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越还击之孤胆英雄:独自一人坚守阵地的黄吴荣,最后是何结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2 06:52: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对越还击之孤胆英雄:独自一人坚守阵地的黄吴荣,最后是何结局?                                                         2021-09-01 22:32                    
                          20世纪70年代,越南深陷战火,中国倾尽全力支援越南,助其取得战争的胜利。
孰料击退美国后,越南却开始变得越发膨胀,还妄想成为东南亚的霸主,甚至还对中国反戈一击。
1979年,中越两国持续在边界发生冲突,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太平,中国解放军向入侵的越军发起了反击。
在此次战役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战斗英雄,黄吴荣便是其中之一。
对越还击战中,即便是黄吴荣独自一人面对越军的枪林弹雨,他也依旧坚守阵地,掩护战友们撤退。
不知这位“孤胆英雄”,最后是何结局?

中国与越南:最终分道扬镳
越南是中国南边的邻国,很早以来便与中国结下了极深的渊源。
自秦始皇一统六国,越南与中国便开始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一直情同手足。
清朝年间,中国幅员辽阔,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周边众多小国亦臣服于清朝的统治之下,越南便是其中之一。
自近代以来,越南几经辗转后宣布独立,却还是再次落入了战火中。
美国为了帮助亲美的南越政府获得战争的胜利,派遣了10万大军进入越南。

随着战火蔓延,越南的士兵及百姓伤亡惨重,四处横尸遍野。
南越政权在美国的支援下,一路势如破竹,北越政权应战十分吃力。
万般无奈之下,北越领导人胡志明来到中国寻求援助。

胡志明
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历来对越南亲近有加。
彼时新中国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混沌之下,但中国依旧不断地向越南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和物资援助。
从1950年到1978年这二十多年间,中国一共向越南援助了将近203.6845亿元人民币,这其中便包括了五百多万吨的粮食、两百万吨的石油,还有汽车和船只等交通工具。
在当时外汇紧缺的情况下,中国甚至调动了整个国家的力量,援助了越南几亿美元。
除了在经济上慷慨解囊以外,在政治立场上,中国还在国际上公开承认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合法身份。
当时中国也正急于与西方帝国主义修复关系,此举无异于站在了美国等多个西方国家的对立面。
1964年,随着越南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却依旧坚定地站在越南背后。

毛主席在接见越南总参谋长时曾直言:“你们不用怕美国打过来,中国随时都站在你们的身后。如果他们敢打到北越来,中国的坦克就直接开过去。”

为了两国之间的手足情谊,中国哪怕是得罪美国,却也不惜一战。
中国与越南如此交好,在变化莫测的国际环境中一直相互扶持。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中越两国“情比金坚”。
孰料就在胡志明离世后,越南政府却与中国逐渐疏远随。
在当时“冷战”的国际环境下,越南也选择了一座更有力的靠山——苏联。
随着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越南更是开始对中国冷眼相对。

后来越南开始频频对抗、遏制中国。
越南政府开始在国内疯狂打压侨胞的日常活动,而后行为越发嚣张。
越南的野心开始膨胀,公然宣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制定了一系列扩张版图的战略,频繁入侵柬埔寨等周边小国家,意图自己成为东南亚霸主。
在越南眼中,中国无疑是当下最大的隐患。
为此,越南开始三番两次在中越边境挑起争端,无故打伤百姓,甚至不断进行武装挑衅,妄图蚕食中国领土。

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中国最初步步退让,多次劝告与交涉。
越南依旧无动于衷,一度变本加厉,甚至越过了中国的警戒线。
针对越南如此背信弃义的卑劣行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邓小平表示:“必须要对越南的行为加以制裁。”

邓小平
对越还击,兵刃相见
1979年,中越两国正式拉开了战争序幕。
当时中国刚刚结束了动乱,由于时间的限制,解放军决定集中精锐部队,以多对少,分两个作战方向迂回包抄,速战速决。
其中,以我军41、42、43、50、54、56等集团军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上将担任部队总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发。

许世友
西线兵团配属11、13、14军,由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从云南方向出发。
2月中旬,第一批参战部队便高达36万。
中越边境,大军云集。
另外还有70余万参战的民兵、民工,坦克、自行火炮及装甲车等800余辆,各种火炮9000余门,各种作战车辆3万余辆。
整个东西战线一共延长了将近五百里。

杨得志
从兵力部署看来,我军就具有了绝对性的优势。
尽管越南气焰嚣张,但实际上来说,越南整体的战斗实力十分有限。
战斗打响后,中国解放军最开始只派遣了30万大军进入越南。
战役的第一阶段,我军先是由西线的主力军队扫荡红河东西两岸,同时对东线封土、同登及禄平地区的越军实施牵制性进攻。
越过红河防线后,我军部队直达甘塘屏障谷珊西山脚下,准备配合部队主力围歼越军。
在谷山以西,覆盖有茂密的灌木和茅草。
东边是广阔平坦的田坝,北侧只有一道山谷。
越军在这个阵地上修建了17个碉堡,共有58个火力点,武装系统都较完备,形成了通向北边纵深的一道屏障。
当时主攻越军高地的任务交给了1营。
“3连担任主攻部队,突击西北面。2连助攻,从高地山脊进攻。1连做预备,必须紧跟3连后方,必要时接替3连发起进攻。”

越南因兵力火力不足,战术迂回保守,一直边境线内顽强抵抗,与我军进行周旋。
几日下来,越军虽然给我方军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亡,但仍抵挡不住中国解放军猛烈的攻势。
解放军各参战部队配合密切,灵活运用迂回包围与正面突击的各种战术,以势不可挡的压倒性优势,胜利夺取了所有预定的战区目标。

仅仅十多日的时间,越南多个重要战略城镇便接连失守。
尤其是在广西东线方向作战的第55军,火力强大,援兵充足,一直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短短几日时间便迅速占领了整个谅山市区,并牢牢控制了市区以南的诸个高地要点。
谅山市是越南首都河内的门户和通往越南北部的战略要地,亦是当时越军最为重要的作战方向。

谅山失守,越南政府方寸大乱。
20世纪50年代,为防止中国军队继续南进,越南政府将先前在柬埔寨的主力部队紧急撤出,星夜兼程赶回越南增援,当增援部队回到谅山地区后,也未敢轻易对中国军队实施反击。
直至3月份,我军已达成了战斗初期的预定目标,随着战事接近尾声,中国政府便决定开始撤军。
中国解放军一边清剿一边撤退,沿路还炸毁了越南北境内诸多重要的军政设施,中国曾经援助给越南的大量武器装备和粮食物资,也被中国军队带走或销毁。
越军因忌惮中国解放军的实力,越军未敢组织规模性的反扑,亦不敢和中国军队正面迎战,只能在中国撤退的部队远远尾随着,由少量人员对我军侦察、骚扰和零星炮击。
在回国的过程中,中国有些部队遭到了越南地方部队的偷袭,造成了一定数量的损失。

“孤胆英雄”黄吴荣:独自一人坚守阵地
3月11号,43军128师取得了战争胜利。
战士们接上级命令:撤出越南,凯旋归国。
当时与越南谅山接壤的边镇小店早已张灯结彩,百姓们正准备着迎接凯旋的英雄。
而越南政府并未打算让中国军队顺利回国。
越南军第338师组建了一个团的兵力,计划攻下612高地以阻断我军回撤的路线,意图将我军主力困在越南境内。
面对越南的挑衅,128师师长孔宪礼指挥:“全军进行战斗准备,7连的炊事班守卫我军高地后侧,务必阻击越军袭扰,确保大部队安全回撤。”

当时黄吴荣所在的部队,就是7连。
1957年8月,黄吴荣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
十九岁那年,黄吴荣参军入伍。
参加对越反击战那年,他已是第43军128师383团3营7连7班的一名副班长。
七连此前在战事中一直表现出色,接到任务后,全员士气高涨。
当时七连的炊事班一共有十七个人,但全部的火力加起来也一共只有七把枪支和少量的手榴弹。
为了应对敌人,炊事班的战士们还拿上了石块、菜刀和擀面杖等。

越军和我军对峙多时,对我军兵力的部署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了打赢这场阻击战,越军还以特种兵为中坚力量组建了一个加强连队,企图绕过我军正面的部署,从高地后侧突袭连队的指挥所。
越军有备而来,而七连所在的后方是我军兵力部署最薄弱所在——兵力少、装备差、作战能力也差。
在越军看来,炊事班的人都是伙夫,根本毫无作战能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突袭,七连炊事班战士们立刻对越军展开了还击,还硬生生地顶住了越军的三轮进攻。

听到后方的战斗声,七连连长立刻让黄吴荣带上队伍前往炊事班阵地支援。
此时越军对我军已经形成了一股前后夹击的攻势,黄吴荣一行人想要支援炊事班阵地却也并非易事。
为了阻断黄吴荣的兵力增援,越军在半路上留下了大量的火力封锁线。
与黄吴荣同行的两位排长受到炮火波及,还有两名机枪手不幸中弹身亡。
黄吴荣本想先救身边的战友,排长却在此时大喊:“别管我们,快去炊事班先守住阵地!”

黄吴荣深知,如果炊事班后方的阵地失守,越军前后夹击的战势必然将拖住我军撤退的步伐。
为了顾全大局,黄吴荣扛起枪就往炊事班所在的阵地拼命跑去。
黄吴荣一到后方,就与战友们形成了十分密切的配合。
他先是和后方阵地的指挥官了解了当前战况,而后两人便迅速商量了对策。
黄吴荣说道:
“如今夜色已深,这对我军的防御是有利的。再者炊事班的后方阵地占据了高处的地形优势,敌人进攻的路线需要进入我方视野,因此他们的行动不易隐藏。
敌人每次进攻的兵力都十分充足,由此可推断敌人并不清楚炊事班阵地的真实兵力,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战斗优势。”

黄吴荣毕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因此很快便摸清了当下的战争形势,和战友们开始准备反击。
黄吴荣决定将炊事班的所有人员分散开来,扰乱敌人的视线,给敌人一种“兵力很多”的错觉。
黄吴荣带着战友进入第一道堑壕,开始巡视周围的情况。
他先是在这里干掉了2个越军,被敌人发现以后,黄吴荣果断地扛起机枪对着越军一通扫射。
黄吴荣的枪法很准,几乎是一枪便干掉一个。

再加上他和炊事班的战士们采取游击式的打法,相互往返于掩体当中,这让越军以为我军的防御火力很猛,不少越军还没开火便先逃走了。
在黄吴荣的指挥下,战士们不断地变换着位置,机智灵活地击退了敌人的一波又一波进攻,牢牢地守住了后方阵地。
待到天刚蒙蒙亮时,因为炊事班的后方阵地吸引了敌军的大部分火力,此时七连的主力部队已经从阵地上安全撤出。
此时此刻,后方部队也接到了上级命令:任务完成,立即撤退!
但当下的战斗仍在进行着,黄吴荣对指挥员说道:“我留下来给你们作掩护,如果没有人在这里,越军势必卷土重来,到时候也会拖累大家都走不了。”

指挥员忍痛批准了黄吴荣的请求,马上组织战士们开始撤退。
黄吴荣此时身处的环境十分危险,敌人下一刻会随时发起进攻。
之所以让大部队先走,黄吴荣是想着牺牲越少越好,他一人便足够与越军决一死战。
越军向黄吴荣所在的战壕发起了第八轮总攻。
越军见无人回击,以为我军的战士们都被消灭尽了,便跨过了第一道战壕。
黄吴荣找准机会,扛着机枪大步走出去,对准过来的敌人一通猛打。
越军再次退下阵地,狼狈而逃。

黄吴荣最后的结局
好在43军128师的大部队最后顺利撤回了祖国,但战士们却似乎仍在等待着某人的身影。
黄吴荣独自一人坚守阵地,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任务几乎就是一个有去无回的死局。
但令人意外的是,黄吴荣最后居然平安活着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

事后据统计,仅黄吴荣一人就击毙了越军四十多人。
鉴于黄吴荣如此杰出的功劳,回国后,中央军委授予了他一等功的殊荣,并授予他“战斗英雄”的称号,还受到了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亲自接见。
黄吴荣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戴和肯定,人们称他为“孤胆英雄”。
1979年4月,黄吴荣升为7连的副连长。
复员后,黄吴荣选择了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1986年11月,黄吴荣转业回到潮阳区城内派出所工作。
1991年,黄吴荣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又荣立三等功,之后不久又转到潮南区陈店派出所工作。
在后来的和平年代里,黄吴荣虽然已经从部队里退伍,但他仍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守护着当地的一方安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20:34 , Processed in 0.00858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