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清照16岁时写了两首词,名满京城,至今仍是婉约词巅峰之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2 19:0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清照16岁时写了两首词,名满京城,至今仍是婉约词巅峰之作?                                                         2021-09-02 10:19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宋代诗歌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词的形成标志着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和辛弃疾是当时豪放派的代表诗人。柳永和李清照是当时婉约派的代表诗人。它们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李清照,作为当时最著名的女诗人,对婉约诗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一,第一次亮相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他的官职是礼部的袁外郎。他的母亲闺秀,是书香门第。
父亲李格非并不认为女子才学不足是美德,所以他从小就开始教李清照识字写字,下棋书法。只要李清照想学,他就会请求帮助找一个大师。
李清照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因能自由吟诗而受到父亲和其他文学前辈的称赞。当时,闺秀的每个人都经常组织各种观花聚会,经常写歌词取乐。渐渐地,李清照开始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赞美她的诗。

生活幸福的李清照,创作欲望与日俱增,其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早期的代表作,让人惊叹于一个小女孩的出众才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的女孩游春图,体现了从押韵到对仗的优美歌词风格。这是当时北京词坛的一部杰作。
二、婚后的幸福生活“赌书茶香,那时候才常见。”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是古代的一个老处女。她的父母似乎并不着急。由于李清照才华出众,当时媒人络绎不绝,但李清照不喜欢,所以他很久没有结婚。

这时,吏部侍郎来为儿子赵明诚,和李清照结婚,两人都很满意,很快就为他们定下了婚事。据《金石录》说,他们婚后很幸福。赵明诚对诗歌一无所知。为了让李清照开心,努力学习诗歌,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开始研究所有的碑文和古董。
-105-->
赵明诚在入朝为官后,不能时常在家,二人十分真爱在一起的时光,夫妻之间最珍贵的不就是志趣相投,心意相通。
据传当时朝廷内部党派之争十分激烈,李清照的父亲和赵明诚的父亲政见不和,最后李清照的父亲被陷害入狱,父辈之间的事并没有让他们两人的感情陷入冰点,李清照让丈夫安心上朝不用理会。

李清照不卑不亢地来到公公的面前,没有求情,没有过多废话,只是诉说父亲一生光明磊落,从不做陷害他人之事,如今含冤入狱,还是被自己女儿的公公亲手送进监狱真是何等的可笑。
李清照虽已嫁入赵家为妻,终其一生还是父亲的女儿,父亲有罪她必定不会独善其身,只会与父亲李格非共进退。
三、半生飘零
不久之后,李格非被罢官。事情最终还是牵连到了李清照,当时有法律条令上言明,官宦后代不得娶罪臣之女的规定。

李清照随即收拾行囊与父亲一起回到了故乡明水。李清照并未因父亲之事迁怒与赵明诚,两人经常书信往来,李清照经常赋诗一首向赵明诚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崇宁五年,李格非官复原职,李清照返回京城。生活给你开了一扇窗势必会关上你的一扇门。
朝堂局势神秘莫测,变幻无常,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被罢官不久之后病逝,赵明诚因此丢官。刚回到京城的李清照不得不随丈夫回青州老家。
在京城为官之时,两人为了购买名贵的金石字画,积蓄本就不多日子过得清贫。如今孑然一身回到家乡,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两人收藏的金石字画随便买上一点,两人后半生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他们并没有这么做,他们过着清贫的生活,仍然不愿舍弃金石字画。
两人在故乡的小院里为自己居住的小屋题字“归来堂”。
两人远离京城富裕无忧的生活后,仍然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幸福的真谛。正是落魄至极的乡间生活却是李清照后半生唯一的幸福时光,在这段时期俩人琴瑟和鸣,创作出了《金石录》。
两人经常废寝忘食,研究金石字画,可以说《金石录》凝聚了两人数几十年的心血。

赵明诚虽不善诗词歌赋,却极其擅长作画,闲暇之时,他经常偷偷为李清照画画,如今在上海博物馆还珍藏着赵明诚为李清照画的画像。李清照写诗,读书的每一个时刻都是赵明诚画画的绝佳时刻,足见当时两人感情的深厚。
公元1121年两人出游青州,沿途收集珍贵的金石字画,结识了众多的好友。诗人多半是多愁善感的,见到诸多美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李清照诗兴渐起,不久《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和《感怀》两首诗词问世。

公元1125年赵明诚官至淄州太守,两人自此离开了青州,定居淄州。不久之后,发生了“靖康之变”,南宋朝廷危在旦夕,赵明诚的官职开始四处变动,为了不让李清照受颠沛流离之苦,将留在了淄州,然而不曾预料的是,这一次的别离成了永别。
赵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一直重病不起,几乎肝肠寸断,为了保存好丈夫留下的金石字画,她决定去投奔妹婿李擢权,让他保管这些财物。
当时金人来势汹汹,失去家庭庇护的李清照,开始南下前往南昌寻找李擢权。世道艰难,李清照为了保护和赵明诚收集半生的珍宝,一路上吃尽了苦头。

世道不公,人心难测,李清照一个弱女子,身上携带着众多宝石,惹得有心人窥探不已,在绍兴时李清照曾栖身于友人处,不曾想竟丢失了大批金石字画。
此时李清照内心几近崩溃之际,她认识了张汝舟,本以为找到了庇护,却不曾想原来谦谦公子竟是披着羊皮的狼。他结识李清照是因为,听说李清照有许多奇珍异宝。
婚后发现,她的财物所剩无几,张汝舟开始原形毕露,对李清照恶语相加。为了离婚李清照甘愿受3年牢狱之刑,因友人相助,李清照得以全身而退。
此后李清照不问世事,专心修补《金石录》。

总结: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半生幸福,半生孤苦,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活,她都创造出了传世佳篇,两首《如梦令》一首《醉花阴》如今仍是婉约词派金字塔金的存在。

历经半生孤苦后,李清照写出了《声声慢》等宋词的巅峰之作。直到现在许多文人对她仍然是赞誉有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1:23 , Processed in 0.0082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