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元稹的这首诗,很多人却把意思理解错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04:44: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元稹的这首诗,很多人却把意思理解错了                                                         2021-10-23 03:53                    
   从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到白居易《梦微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从纳兰性德《浣溪沙》: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到贺铸《半死桐》: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关于悼亡的诗词,是文学世界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毕竟,生离死别,最是摧人心肝。
生离还能盼重逢,死别却只能空相忆。
那个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提前离席,不在人间,对她的思念,就只好从心里,流淌到字里行间。

“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句为大家所熟知的诗句,就是出自一首悼亡诗,作者是唐朝元稹。大多数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贫贱的夫妻在生活中步履维艰,会为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烦恼,再好的感情也会因此磨灭,从而劝告大家,结婚找对象的时候还是现实一些比较好,不要头脑发热去“扶贫”。其实,按照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单纯这样理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者的本意并非如此。
元稹的本意是,一起经历过贫贱生活、共患难过的夫妻,其中一人去世后,一点小事就会触发另一人的哀思。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本意是共患难过的夫妻感情更深。
如果把这句话,放到原本的全诗里去,就更好理解了。
遣悲怀三首·其二
唐代:?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起笔就是“昔日”二字,一股追忆之风迎面扑来。昔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那就是“戏言身后事”,
“戏言”
差不多就是开玩笑的事,
“身后意”
即去世之后的意愿。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有一个名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里的
“身后名”
指的就是去世后的名声,跟本诗中“
身后意”

“身后”
是一个意思。
“今朝都到眼前来”
里的
“今朝”
和上半句的
“昔日”
形成时间对比,表达了元稹对亡妻的追思与怀念。
正是因为元稹思念亡妻,才会想到,之前跟妻子开玩笑的时候,说如果谁先死,另一半就要帮TA完成死后的遗愿,不料一语成谶,当时的戏言,如今都成真了。这里面,隐隐还包含了元稹的一点懊悔之意,他可能会想,如果当初不开这种玩笑,妻子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早离开人世了。
接下来,元稹详细写了“今朝都到眼前来”的一些具体事情。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亡妻的衣裳眼看着就要施舍完了,她的针线盒却仍然保存着不忍打开。
从这一句,可以推断一下,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可能生前对他说过:
“如果我提前死了,那么就把我的衣裳都施舍给穷苦的人家吧。”
只有一个贤淑善良的女人,才会说出这样的充满同情心的话。韦丛善良,可能也是元稹对她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吧。

“针线犹存未忍开”
,则是元稹害怕自己看到妻子韦丛生前用过的针线,就会忍不住睹物思人,加剧自己的相思之苦。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我想到了我们的夫妻之情,就会因此怜惜你的婢女仆人,也曾经在梦里给你送去一些钱财。
“尚想旧情怜婢仆”
其实是一种移情,也就是爱屋及乌。正是因为思念追忆妻子,元稹甚至忍不住对妻子的婢仆都生出怜惜之情。就好像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男孩如果真的喜欢一个女孩,就会连带着对她的父母也很尊敬。如果一个男生把见女生父母这件事都不放在心上,那么,他多半是不够喜欢这个女孩的。
“也曾因梦送钱财”
,日有所思,才会夜有所梦,正是因为元稹白天有着对妻子的无限追思之情,才会在晚上梦到她。但是,为什么是送钱财呢,而不是其他的事?这是因为,韦丛在嫁给元稹之后,一直过着穷苦的日子,她却毫不抱怨,甘于清贫。如今,元稹写这首诗的时候,家境已经有所好转,因此才会在梦里送钱财,想要对妻子进行物质上的弥补。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我当然知道,失去妻子的痛苦人人都有,但是,一起经历贫贱生活的夫妻却更甚,无论生活中多么琐碎的小事,都会引起无限哀思。
“贫贱夫妻百事哀”
本来是抒发共患难的夫妻之间感情更深的,但是却被后人理解成强调物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当然,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大家在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感情,否则,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20:36 , Processed in 0.00787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