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久鼎拍卖藏品赏析」郑板桥 竹荷响石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5 06:56: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久鼎拍卖藏品赏析」郑板桥 竹荷响石图      2021-12-23 12:01                    

                                       

纵:136.5厘米 横:67厘米

本件《荷竹响石图》纸本墨笔立轴, 纵136.5厘米、横67厘米,如此巨幅作品在郑板桥的传世书画中也是难得一见的,何况还有五处题字五处落款。

此图由简劲的笔锋,勾勒出坚硬的岩石,石前修竹数枝,瘦劲挺拔,竹枝不高,竹干极细,但不脆弱,极其傲然。笔致灵动疏爽,竹浓石淡,浓淡辉映,妙趣横生。竹前清宛着一池荷莲,亭亭玉立,倒也颇有风趣。

自满清统一中国后经顺治、康熙、雍正以至乾隆,可以算得上是“盛世太平”。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大运河入江口,自古为“淮盐”总汇。也是南北交通要塞,河运集散之地,由于运河的关系,又重新繁荣起来了,商旅云集,笙歌达旦。所谓的“扬州八怪”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新画派。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我想作为知识分子的郑板桥,他的名气大更在于他的诗书画“三绝”。

细节部分



《荷竹响石图》局部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图中书法也妙,熔黄庭坚、苏东坡于一炉,掺篆、隶、楷、行各种书体的杂糅,既有峻峭纵横之雄,又有潇洒秀丽之韵,人称“六分半书”。以兰竹笔画入书,以书法用笔入画。熔真草隶篆于一炉,结诗书画于一体,独树其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9 21:18 , Processed in 0.00768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