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十多年前,这位美国记者写下一部不朽经典,首次告诉世界红星如何照耀中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05:57: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八十多年前,这位美国记者写下一部不朽经典,首次告诉世界红星如何照耀中国                                                         2022-03-28 18:53                    

              

(来源:内蒙古人防)

                                    

在中共党史上,埃德加·斯诺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上个世纪20年代末,这位美国记者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真实记录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并深入陕甘宁革命边区根据地,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采访,创作出轰动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曾名《西行漫记》),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力量。

斯诺为何会来到中国,为何会前往陕北苏区采访?他又是如何将这段红色旅程付诸笔下,并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呢?

一位美国记者的北平奇遇

《红星照耀中国》成书的起源,还要追溯到94年前。

1928年,身挎一架旧式柯达照相机,憧憬着东方文化的斯诺来到中国,兼任几家欧美报社的驻华记者、通讯员。在目睹国统区官员腐败、民不聊生的种种现状后,他开始同情、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并下决心撰写一部关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著作。1936年春,他辗转联系上宋庆龄,提出希望前往陕北苏区采访。

1928年,年轻的斯诺来到中国

巧的是,初到陕北的党中央也在考虑突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宣传共产党方针政策,正请宋庆龄物色一位正直的西方记者到陕北苏区考察。宋庆龄通过秘密电台征得党中央同意后,即安排斯诺前往陕北苏区。

于是,1936年夏天,31岁的斯诺怀着“拿一个外国人脑袋去冒一下险”的心情,从北平出发,踏上前往陕北苏区采访的旅途。在西安,他与宋庆龄派出的“王牧师”(本名董健吾,以上海圣彼得教堂牧师身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碰头,并对上了暗号。

接着,通过董健吾与张学良接洽,党中央派邓发和刘鼎护送斯诺到达肤施(今延安市)。随后,斯诺由交通员护送,经一周跋涉到达红军前沿司令部所在地安塞,得到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周恩来告诉斯诺:“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

1936年,斯诺(右)通过宋庆龄等人的协助赴陕北苏区采访

一段精彩独特的红色旅程

按照周恩来安排的采访日程,斯诺在陕北苏区度过了为期4个月的采访生活。

这期间,毛泽东抽出大量时间与他彻夜长谈,罗炳辉、张爱萍、耿飚等向他畅叙了红军在长征中创造的人间奇迹。离开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今志丹县)后,斯诺又前往甘肃、宁夏采访了前线部队。

斯诺与毛泽东

通过广泛接触从领袖、红军将领到广大干部、群众、红军士兵等各类人员,亲眼见证红军部队浴血奋战,斯诺感到陕北苏区正在蓬勃发展,一颗红星冉冉升起,即将照耀整个中国。

他写道:“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

位于陕西省志丹县的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斯诺曾在此进行采访

采访期间,斯诺也遵从了我党对保密纪律的要求。斯诺到达陕北苏区时,中央政治局委员王稼祥在作战中负伤,正要赴苏联治疗。为了保障行程安全,毛泽东要求斯诺不要报道王稼祥,斯诺为此郑重承诺并予以执行。

此外,当时全程陪同、协助斯诺采访的黄华因还在北平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特嘱咐斯诺不要提及自己的名字,更不能给自己拍照,斯诺也对此一直注意,未暴露黄华的身份。

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内景,斯诺曾在此与毛泽东畅谈

一次影响深远的秘密出版

1936年10月,斯诺离开陕北苏区返回北平。不久后,他赴陕北苏区采访的相关报道被刊发。

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在伦敦出版,一时间引起巨大反响,让世界第一次走近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重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3次约见斯诺讨论中国问题,了解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表达出希望与中共直接打交道的愿望。

1936年11月14日,《密勒氏评论报》上刊载了斯诺采访毛泽东的文章,配图为斯诺为毛泽东拍摄的照片

不过,在国内,由于国民党政府加紧思想控制、日本侵略者视共产党为死敌,《红星照耀中国》一直未能正式出版发行。

恶劣的处境下,中共地下党员胡愈之果断出手。在从斯诺处无偿获得《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权后,他先是秘密组织翻译工作,后又在上海挂起了有名无实的出版社招牌——复社,秘密印刷该书。发行前,胡愈之再三斟酌,为掩敌耳目,决定把书名改为“西行漫记”。

1938年出版的《西行漫记》

中译本《西行漫记》问世后,像“烟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半年内再版5次,印数高达8万册,盗版更是不计其数。

该书让苦于战火的国人了解了欣欣向荣的陕北苏区,看到了一个与国民党专制统治下“白色中国”全然不同的新世界,看到了救亡图存的新希望。

★ ★ ★

此后,《红星照耀中国》又被译成近20种文字,影响力几乎遍及全世界,“使全世界第一次读到有关长征的英勇业绩,第一次看到了对共产党人物、他们的生活方式、信念和意图的描述。”

也是在这本书的影响下,一批批爱国青年和外国友人排除万难,千里迢迢奔赴延安,白求恩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书信中告诉友人:“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与斯诺(左一)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国庆庆典

主要参考文献:

[1].沈冰清.从《西行漫记》的出版看红色文化的传播.红色文化导刊[J],2017(09):54~60.

[2].周铁钧.《西行漫记》的艰辛出版经历.世纪风采[J],2017(11):21~22.

本期编辑:高 健

封面设计:木 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10:36 , Processed in 0.0081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