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64幅名画背后的故事,你可知道?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4 18:37: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22-4-4 18:41 编辑

中国古代64幅名画背后的故事,你可知道?
中国美术
2022年04月02日 19:14:50


《64幅中国名画背后的故事》所展示的64幅中国历史顶级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她展示着古老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
《64幅中国名画背后的故事》皆为中国各朝历代不二至宝!虽历经战火纷繁,流散四海,如今皆为各大博物院、馆镇馆之宝,可见其价值无法估量…… 她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瑰宝的真正魅力。
中国历史上国宝级名画非常之多,篇幅限制,今天给大家简介64幅中国历史顶级不二名画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花点时间,清楚一下这些历史顶级名画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

《龙凤仕女图》
《龙凤仕女图》,是东周战国中晚期的帛画精品,1949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东南郊楚墓,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帛画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公布的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现了一件“非衣”帛画。画面完整,形象清晰,呈T 字形,画面内容也依T 字形的横幅和竖幅划分为天国、人间、地府3 个部分。横幅部分描绘的是天界。帛画中段画人间世界。华盖与翼鸟之下,是一年老贵夫人的侧面像,老妇人身着锦衣,在小吏侍女的跪迎服侍下,拄杖前行。

《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
《女史箴图》,东晋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水平稍逊,而多出樊姬、卫女2段,亦有研究价值。

《洛神赋图》•局部 • 顾恺之
《洛神赋图》,是著名的东晋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内容画的作品,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职贡图》·局部•萧绎
《职贡图》是南朝梁代萧绎所绘的绘画作品,原作已失,现存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6.7cm,横200.7cm(原为402.6cm),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辟用外域职贡人物为作画题材的工笔人物卷轴画,亦是现存最早的职贡图。同时也为后世研究绘画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证材料。该摹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方净土变》•莫高窟壁画
《西方净土变》是唐代的敦煌壁画中的一壁。这一场面恢宏,色彩绚烂的佛国景象,是宗教美术依据《无量寿经》内容,为信众们构想出来的《西方净土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西方极乐世界。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敦煌壁画中最大、最经典的出行图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在中国美术史中是一幅非常著名的“出行”作品,它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一幅珍贵的历史画卷。《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描绘的是唐朝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此图绘于敦煌156窟的南壁和与南壁相接的部分东壁之上,性质是供养画出行图。

《游春图》·展子虔
展子虔是北齐至隋之间(约550年~600年)的一位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人物,这幅经宋徽宗题写为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卷,是画家唯一的传世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存世最古老的画卷。
《游春图》长卷,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笔法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 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有轻重、顿挫的变化。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

《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局部•阎立本
现今我们所能见到的《历代帝王图》为后人的摹本,又名《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画中刻画了历史上汉至隋间有不同作为的13位帝王的形象,这13位帝王按历史顺序依次是: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步辇图》·局部•阎立本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绢本,设色,纵51.8厘米,横148厘米,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徽宗摹的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


《捣练图》·张萱
《捣练图》是中国唐代名画,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系盛唐时的一幅重要的风俗画,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
画作原属圆明园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周昉
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画,粗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卷无作者款印,亦无历代题跋及观款。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

《江帆楼阁图》·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为立轴绢本,为唐代李思训画作,青绿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现存宋人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江帆楼阁图》是描绘春天游人踏春的景象,作者俯瞰的角度,将山、树、江水和游人融汇一处,江上泛舟、山中树木茂盛,游人穿梭其中。让春天那种欣欣向荣、万物生发的和游人寄情于山水之中的感觉跃然纸上。远景江水荡漾,几叶扁舟凌驾于万顷茫然之上,近景中江岸错落有致,桃、松、竹等树木郁郁葱葱,楼阁庭院在山石树木间若现,楼阁中和岸边游人自然生动。

《明皇幸蜀图》•李昭道
该幅构图以山水为主,人物鞍马为辅,山水画的比重在构图上明显增强,对于后世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科,在构图意识上可谓居于转化时期的产物。轴,绢本,55.9×81公分。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辋川图》·王维
《辋川图》是传为唐朝王维创作的一幅画,主画面亭台楼榭掩映于群山绿水之中,古朴端庄。别墅外,山下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呈现出一派超尘悠然的意境。《辋川图》里的人物,弈棋饮酒。投壶流觞。一个个的都是儒冠羽衣,意态萧然,作者所用笔触强劲润滑,人物虽小却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王维的山水画中,尤其这幅《辋川图》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给人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上的审美愉悦,旷古驰誉……
现藏于日本国圣福寺


《五牛图》·韩滉
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重屏会棋图》• 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描绘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弟景遂,景达,景过会棋情景。头戴高帽,手持盘盒,居中观棋者为中主李景,对弈者是齐王景达和江王景过,人物容貌写实,个性迥异。衣纹细劲曲折,略带顿挫抖动。四人身后屏风上画白居易“偶眠”诗意,其间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风。故画名日“重屏”。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

《照夜白图》·韩干
《照夜白图》是唐代著名画家韩干的代表作。这幅画是用水墨线描完成的,描绘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坐骑“照夜白”的形象,充满了丰富的情节和感受,反映了当时时代的审美观念。现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珍禽图》·黄筌
五代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匡庐图》·荆浩
《匡庐图》传为五代时期荆浩创作立轴画作,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绢本墨笔,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有宋高宗所书“荆浩真迹神品”六个字,一般认为是其真迹。


《夏山图》·局部•董源
《五代董源夏山图卷》为五代时期画家董源的书画作品。纵49.4厘米,横313.2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夏山图》构图从高远取景, 整幅重岚叠冈, 渊渚烟汀, 树木华滋、牛群放牧, 一派江南山乡气象。画中树木、山石, 全用墨点簇皴而成, 树木浓重厚实, 有葱郁繁茂之感, 山石用雨点皴法, 干笔、湿笔、破笔、浓淡相参, 极尽变幻莫测之奇……

《关山行旅图》·关仝
《关山行旅图》是五代关仝的代表作,画上峰峦叠嶂、气势雄伟,深谷云林处隐藏古寺,近处则有板桥茅屋,来往旅客商贾如云,再加鸡犬升鸣,好一幅融融生活图。此画布景兼“高远”与“平远”二法,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笔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此外,画家在落墨时渍染生动,墨韵跌宕起伏,足见关仝山水画道之精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鹧棘雀图》·黄居寀
黄居寀,宋初著名画家,花鸟画名家黄筌的儿子。
《山鹧棘雀图》是花鸟画名家黄筌的之子黄居寀所创作,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中的鸟鹊与竹石,布满画面,空白很少。设色淳厚无华,描法稳健,略带稚拙之感,有着早期花鸟画的装饰意味,及古朴风韵。

《双喜图》·崔白
《双喜图》·北宋画家崔白作品。
《双喜图》是一幅情景交融的佳作。可见宋人的写实,并非只是简单地写形、求真,而是通过对形的细微刻画以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画面以扣人心弦之情节抓住观者,无论是腾空展翅还是雀跃枝头的二鹊与树下玄兔都为不期而遇在秋风中各显其态,古木槎栎与随风摇曳的翠竹有机结合。章法开阔、布置运迷入疏,而细者不滞物态,秀挺用力的调笔恰到好处地塑造出不同质地的物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早春图》·郭熙
《早春图》,宋代/1072年,郭熙,绢本设色,立轴,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所以称为「卷云皴」……
画面描写的是早春即将来临的山中景象: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的信息……

《溪山楼观图》·燕文贵
宋燕文贵溪山楼观图》是宋代画家燕文贵所创作,是一幅描绘江景山峦的山水画,气势开阔旷远。文物现状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庭戏婴图》·苏汉臣
苏汉臣,南北宋之交时期的画家,曾在宣和画院当过待诏。
秋庭戏婴图”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两个锦衣孩童在庭院玩着一种推枣磨的游戏。兄妹两人无论从头发、眉目,衣饰,都精心刻画,丝染兼备,而且变化极为丰富,以长而圆润的线条,画出衣纹,再仔细点染衣服上的花纹,不仅画出质料的柔软细致,更赋予衣服华丽的质感,这些细微的处理,使得子孩丰润、柔软、细致的模样,跃然于纸上……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读碑窠石图》·李成
《读碑窠石图》,卷轴,绢本,墨色,纵:126.3cm,横:104.9cm。现存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为五代时期李成与王晓合作。
《读碑窠石图》为双拼绢绘制的大幅山水画,表现冬日田野上,一位骑骡的老人正停驻在一座古碑前观看碑文,近处陂陀上 生长着木叶尽脱的寒树……


《清明上河图》· 局部 ·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墨竹图》·文同
北宋画家文同是湖州竹派的开山鼻祖。文同重写生,尤长于画竹,注重对竹自然形态的描绘。他能熟练运用行草书法的笔势尽情挥洒,借水墨的淋漓酣畅和竹枝的挺拔潇洒来抒发意兴。他画竹叶,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下笔“能兼众妙”,有“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的美誉。他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把中国书法的抽象美和布局美引入墨竹画中,使墨竹画脱离了工笔设色花鸟画而自成一派,故其墨竹画写实而不繁琐,形神兼备。代表作有《墨竹图》等。

《芙蓉锦鸡图》·宋徽宗赵佶
《芙蓉锦鸡图》,绢本设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图设色艳丽,绘芙蓉及菊花,芙蓉枝头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锦鸡,扭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锦鸡的动态。这种表现形式,在宋代花鸟画中很是流行。五彩锦鸡、芙蓉、蝴蝶虽然均为华丽的题材,但如此构图便不同于一般装饰,而充满了活趣。加以双勾笔力挺拔,色调秀雅,线条工细沉着;渲染填色薄艳娇嫩,细致入微。……
画上有赵佶瘦金书题诗一首,并有落款。


《采薇图》·李唐
《采薇图》为绢本,淡设色,纵27.5厘米,横91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李唐此幅水墨人物画《采薇图》是借此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对苟且偷安、舰颜事敌的北宋臣子们进行了一番辛辣讽刺。画中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 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伯夷、叔齐均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上由于生活野外而饱受折磨,但其在精神 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李唐采用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保持气节之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之时,可谓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潇湘奇观图》·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是宋代米友仁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用淋漓水墨画江上云山、云雾变幻的奇境,山峰、江水、树木并未作具体细致的描写,追求的是苍茫雨雾中自然界的特殊韵致……
该画卷材质为茧纸本、墨笔,纵19.8cm,横289cm。该图绘潇湘奇观的景物,运用泼墨法和破墨法,依仗水墨的晕染来塑造形象。

《四景山水图》·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分四幅绘春、夏、秋、冬四景,描绘了幽居于山湖楼阁中的大夫闲逸的生活。
全卷画风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逸劲健。其中界画屋宇丝毫不爽, 山石多用小斧劈皴,秀润过之。

《踏歌图》· 马远


《踏歌图》· 局部
《踏歌图》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代表作,貌似山水画,实际却是风俗画。它的上半部描绘了仙境般的境界,下半部表现了南宋首都临安郊区农家“踏歌”的欢乐场景。完全不搭界的一雅一俗,很协调地统一在同一画面里。画家表现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
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溪山清远图》·局部·夏圭
《溪山清远图》是夏圭的传世佳作,纸本长卷,墨色,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溪山清远图》描绘的是山色空蒙、水光潋滟的清远秀丽的景色。画面从雾景开始,近处的巨崖大石清晰可见。一片茂盛的松林在阳光之下茁壮成长,密林深处的楼阁院落若隐若现,院前有小桥流水和往来行人。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千里江山图》· 局部 · 王希孟
北宋青年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绢本青绿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千里江山图》系北宋王希孟所作,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更是中国第一个古画长卷邮票。画作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江山秋色图》·局部·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是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为赵伯驹所画。图中所绘显然是北方山水,群峰绵密,层峦叠嶂,仅在卷之前部有一条长河曲折蜿蜒而远逝,后卷但见崇山峻岭,错落连绵而如龙脉,起伏顾盼,开合揖让,虚实相生,盘桓而上。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写生蛱蝶图》·赵昌
《写生蛱蝶图》年代:宋 ,作者:赵昌,纸本、设色,大小:纵27.7厘米,横91厘米。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乾隆皇帝在《写生蛱蝶图》题诗“青虫出菜甲,起复化为蝶;蝶已不复虫,生灭迅交睫。翮栩飘秋烟,迷离贴露叶;炼得长生术,金丹了无涉。”前四句感慨生命变化(微弱与强盛)的迅速、生灭转瞬,后四句是希帝王常有的希求长生之慨。
有趣的是此图复制品曾作为国礼赠送奥巴马,《写生蛱蝶图》也因此而名声大震。国礼向来意义重于形式。此图被选择显然看中前四句的含义……

《岁寒三友图》·赵孟坚
画中的梅花以淡墨衬染着用细笔,浓墨所圈钩的花瓣、松针用笔尖挺劲拔,墨竹以中锋运使,挺劲有力。松、竹、梅画法各异,充满韵致,是幅极具精神的南宋小品。赵孟坚的作品一笔一画都注意书法与画法的结合,可以代表宋末文人画的艺术特色。
宋代赵孟坚岁寒三友图
收藏上海博物馆




《鹊华秋色图》·局部•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由元代赵孟頫所作,原故宫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图为图卷、纸本、设色画,纵:28.4 厘米,横:90.2 厘米。在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的超然楼中有一幅“动”的《鹊华秋色图》
《鹊华秋色图》是赵孟于一二九五年回到故乡浙江时为周密(字公谨,1232~1298)所画。周氏原籍山东,却生长在赵孟畹募蚁缥庑耍游吹焦蕉U允霞任苊苁鏊导媚戏绻庵溃沧鞔送枷嘣A衫江水沼泽地上,极目远处,地平线上,矗立著两座山,右方双峰突起,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此幅向为画史上认定为文人画风式青绿设色山水。两座主峰以花青杂以石青,呈深蓝色。这与州渚的浅淡、树叶的各种深浅不一的青色,成同色调的变化;斜坡、近水边处,染赭,屋顶、树干、树叶又以红、黄、赭。这些暖色系的颜色,与花青正形成色彩学上补色作用法。运用得非常恰当。此卷画齐州(今山东济南)名山华不注和鹊山的秋天景色,画中平川洲渚,红树芦荻,渔舟出没,房舍隐现。绿荫丛中,两山突起,山势峻峭,遥遥相对。作者用写意笔法画山石树木,脱去精勾密皴之习,而参以董源笔意 ,树干只作简略的双钩,枝叶用墨点草草而成。山峦用细密柔和的皴线画出山体的凹凸层次,然后用淡彩,水墨浑染,使之显得湿润融,草木华滋。可见赵氏笔法灵活,画风苍秀简逸,学董源而又有创新。
《鹊华秋色图》不愧是一幅名画:长汀层迭,渔舟出没,林木村舍掩映,平原上两山突起;林木红绿相间,枯润相杂,树姿高低变化丰富,疏朗有致;房舍人畜、芦荻舟网均精描细点,诸多景物安排错落有致。这幅图在元、明两朝一直收藏于民间,到了清朝,被收入皇宫,成了乾隆皇帝心爱的宝贝,乾隆亲笔以大字“鹊华秋色”题于引首,题跋九则,钤印众多。
赵孟钗裁炊约媚系纳剿绱耸煜つ?原来这“才气英迈”的艺术家仕元不久即升为集贤直学士,后又被任命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任职3年有余。赵孟钍虑寮颍κ掠蟹剑录ㄗ恐K墓偕嵩诩媚隙郑饫镉肴怠⒒缴较嗤T凇鄂劳蝗芬皇兴吹:“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由此,他能画出传世名画《鹊华秋色图》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传,《鹊华秋色图》曾被乾隆皇帝二次打入冷宫。
第一次,是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皇帝巡狩济南,闲暇里登上城门楼赏景,四下一看,觉得这一带景色似曾相识,他欣然一笑,回想起这是《鹊华秋色图》中的景色。他急命飞骑去京城禁中取来,对着鹊、华二山展卷对观,开始时赞叹不绝,仔细对照却又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原来,赵孟所画《鹊华秋色图》的鹊、华二山方位有误,本应鹊在黄河北,华在黄河南,可画中两座山却在同一岸边。对此乾隆十分生气,他想:两座山的基本方位都没搞清楚,若打起仗来还不败下阵来,这可不是小事。随即下旨:朕发现古人之画有失实之处,本该将此画焚毁,以免误我大清之战事,但念此画流传几百年,得来不易,权且将此画收入大内,任何人不得观赏。就这样,《鹊华秋色图》被打入冷宫。
第二次,相传他游览济南大明湖,登上鹊华桥,观赏眼前如画景色“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又一次想起了宫中的《鹊华秋色图》。面对美景,念及名画,他早已把上次打入冷宫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于是下旨又一次派人回宫取画。乾隆皇帝真是遐思妙想,由鹊华桥想到了《鹊华秋色图》,又想到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感慨他们天各一方不能相见的伤感爱情。挥笔写下了《题鹊华桥》诗一首:长堤数里亘双湖,夹镜波光入画图。望见鹊华山色好,石桥名亦与凡殊。大明岂是银河畔,何事居然架鹊桥?秋月春风初较量,白榆应让柳千条。榆烟杏火接空蒙,稳度芳堤饮练虹。李杜诗情天水画,都教神会片帆中。不巧的是,乾隆写完此诗后仅五天,就得到了皇后去世的消息。他认为是写这首诗招致的祸端,悔恨自己不该乱用银河鹊桥的典故。伤心之余,他更是大为懊恼,认为是自己在鹊华桥上写的诗不吉利,应了牛郎、织女相爱却分离的事,而勾起他诗兴的就是《鹊华秋色图》,此画是罪魁祸首。乾隆当即下令焚烧《鹊华秋色图》!可就在火盆端上来的一霎时,他反悔了。他明白,这幅传世名画失而不可再得,若依自己的性子烧了,自己会被后人指责!想到此,他恢复了理智,打消了烧画的念头,但他还是再次下旨将《鹊华秋色图》打入仓库,贴上封条,任何人不许再碰。
从此以后,乾隆皇帝也就再没看过《鹊华秋色图》,更不肯再登鹊华桥了。不论传说是否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清朝,《鹊华秋色图》的确是深藏皇宫,不为外人所见的。直到1949年初,国民党政府撤离南京,退踞台湾,他们将故宫藏品连同南京博物院等地共5500多箱珍贵文物运往台湾,传说中被乾隆皇帝下旨封存的《鹊花秋色图》,也被迫离开深宫,和这批国宝一起,越过海峡到了宝岛台湾,被珍藏在台北故宫。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一思乡名画,1989年10月5日,台湾以横四连形式印发了赵孟頫的《鹊花秋色图》。

《云横秀岭图》·高克恭
横秀岭图是“元初三家”之一高克恭晚年的代表作品,清代著名鉴藏家安岐曾评此画为“房山(高克恭)所作第一,当不为过”,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局部·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富春山居图》2011年6月在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

《幽涧寒松图》· 倪瓒
《幽涧寒松图》是元代画家倪瓒创作的一幅中国古画,该作品是为友人周逊学所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四清图》 · 李衎



《四清图》· 局部
画首段绘二石,用笔含而不露,清润浑圆。数竿秀竹立于石后,清健潇洒,浓淡相间,石下一兰草疏影横斜,飘逸柔和,欲断还连,接下来又是竹影婆娑,竹间两株梧桐,笔墨淋漓,缈缈如烟,极富韵味。此画应是李衎墨竹画的代表作。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堪萨斯纳尔逊博物馆。

《墨梅图》·王冕
墨梅图轴为元代王冕的书画作品。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这一幅“墨梅图”是繁花的代表作。此图作倒挂梅。枝条茂密,前后错落。枝头缀满繁密的梅花,或含苞欲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犹如万斛玉珠撒落在银枝上。白洁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

《风雨归舟图》•苏显祖
南宋宫廷画家苏显祖《风雨归舟图》为立幅绢本,通高96厘米、宽49厘米。图绘近处巨岗高树,中部为广漠的江河,并置沙渚、坡岸、板桥、行舟、人物等,远处山峦耸峙,景色具有江南水乡山崇水阔的特点。现由马乐平收藏

《江山渔乐图》·吴伟
《江山渔乐图》为明代“浙派”画家吴伟所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江山渔乐图》纵高约270厘米,横宽约170厘米,描述的是江南秀丽的山水景色与渔民闲适、安逸的生活。吴伟用笔酣畅、粗犷,使得画面极富气势。这幅画的空间感也十分写实。近处细画远处粗描,近实远虚,让画面显得有深度,因此适宜挂在客厅处,显得空间得到拓展。

《庐山高图》·沈周
《庐山高图》是明代杰出画家沈周41岁时为祝贺老师陈宽70岁寿辰的精心之作,此画仿王蒙笔法,图中山峦层叠,草木繁茂,气势恢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秋风纨扇图》·唐寅
《秋风纨扇图》由唐寅创作,画中描绘了立有湖石的庭院,一仕女手执纨扇,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她的衣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身旁衬双勾丛竹。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桃源仙境图》·仇英
桃源仙境图》,明代,仇英,立轴,绢本青绿设色,纵175厘米,横66.7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仇英此《桃源仙境图》描绘远处峰峦起伏,幽深高远,山间云蒸雾漫,远山深处庙台亭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若仙若幻。前景是流水木桥,奇松虬曲,景致幽雅。在艺术表现上,画家勾勒精工,不论一草一木,一枝一叶,还是人物的动态和表情都描绘的细致入微,严谨工细。通幅青绿着色,色彩妍丽雅美。显示了仇英精深的人物和山水表现能力。

《汉宫春晓图》• 仇英




《汉宫春晓图》•局部•仇英
《汉宫春晓图》是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重彩,尺幅很大,纵30.6厘米,横574.1厘米,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缤妃生活。
《汉宫春晓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作品。
《汉宫春晓图》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时节宫闱之中的日常琐事:妆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画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凡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显示了画家过人的观察能力与精湛的写实功力。人物皆唐以来衣饰,取名汉宫,是当时对宫室的泛指。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湘君湘夫人图》·文徵明

《湘君湘夫人图》· 局部
明代画家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画幅的中间湘君、湘夫人一前一后。此图画法简洁明快,无背景衬托。人物的衣纹作高古游丝描,细劲而舒畅,有益表现湘君、湘夫人在空中款款而行的动态,给人以飘飘若仙之感。
湘君湘夫人图是明朝的作品,作者是文徵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葡萄图》·徐渭
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风格疏放,不法语形似,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杰作《葡萄图》作 者:徐渭 创作时间:明
收 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秋兴八景图》·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明代,董其昌,纸本设色,公8开,每段均纵53.8厘米,横31.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秋兴八景图》是董其昌的山水画与书法相结合的精品之作,画册8开,作于万历四十八年。《秋兴八景图》为董其昌的精品之作,共八开,所写为作者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见景色。
每幅皆构图精巧,意境高远,韵味充足。笔墨则集宋元诸家之长,形成苍秀雅逸的画风。所写为作者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见景色。图中峻拔的山头,沉重的石块,深邃的溪谷,弥漫的烟雾,各尽其态。既有草木葱茂、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点,又有沙汀芦荻、远岫横亘的水乡情调, 亦有江天楼阁、彩舟竞发的江上景色。

《南山积翠图》·•局部•王时敏
《南山积翠图》为画家清代王时敏晚年所作的一副图,画面布置有序,层次井然,笔墨清隽秀润,沉静淡雅,毫无躁气,具有温厚而博大之美。此作题“壬子长夏写南山积翠图,奉祝蓉翁太老亲台七襄大寿并祈粲正。弟王时敏时年八十有一”。由此题款可知,这是画家为人贺寿之作。
南山积翠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642年作 款识:空山寂寂罨遥青,石作屏风树作扃。昼永幽人无个事,餐芝饮涧读黄庭。壬午九秋仿子久南山积翠图,奉祝汇翁年先生七十大寿并题请正。……






《康熙南巡图》·局部·王翚、杨晋等
《康熙南巡图》是中国清代宫廷绘画作品,1691年绘,历时3年完成。其展现了康熙帝第二次南巡(1689年)从离开京师到沿途所经过的山川城池、名胜古迹等。康熙南巡图总体设计及画中的山、水、树、石均出自王翚手笔,人物及牛马等为杨晋所画,房屋、舟车等由供奉内廷的其他画家绘制,整个画面宏大,人物逾万,形形色色,牛马牲畜过千,姿态各异,充分展示了康熙南巡时的盛况。《康熙南巡图》绢本,重设色,共12卷,每卷纵67.8厘米、横1555~2612.5厘米不等。
康熙南巡图卷所在地一览
该画原藏清宫,后散佚,
今第一卷、第九卷、第十卷、第十一卷、第十二卷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第二、第四卷现收藏于巴黎Guimet博物馆,
第三卷现收藏于纽约MMA,
第六卷现收藏于美国凤凰城,
第七卷现收藏于加拿大Alberta大学。

《锦石秋花图》 清代 恽寿
《锦石秋花图》是清代恽寿平创作的花鸟画,作品创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该作品是作者50岁时所画,此时正是作者精力充沛、艺术上极为成熟的时期,也可以说是展示作者较高绘画水准的代表作。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苍翠凌天图》清 髡残 《苍翠凌天图》是清髡残创作的山水水墨画,作品创作于清代。作品尺寸为纵向85厘米,横向40.5厘米。该作品是清代山水画的代表作,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天都峰图轴》• 弘仁
是由清代弘仁创作的画作;描绘了悬崖峭壁古松虬曲,松针茂密,枝干如盘龙蛟出。远处主峰直指云霄,危崖之上奇松点点,山腰又有流泉,直泻而下的情景。作品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淮扬洁秋图》• 石涛
《淮扬洁秋图》是清朝的一部古画,作 者:石涛
此图满幅洒落的浓墨苔点,吸收采用了董源一派的皴法点土石,配合着尖笔剔出草丛,使整个画面萧森郁茂,苍莽幽邃,体现了一种豪情奔放的壮美。

《积书岩图》• 赵之谦
上海博物馆所藏的《积书岩图》是赵之谦山水画中的集大成者。本幅为纸本设色,纵69.5厘米,横39厘米。此图取材于河北层山积书严的景色。崖脚下碧波荡漾,陡直的峭壁险峻无路,石崖间青松盘曲,苍翠欲滴。山腰上缀有洞窟一穴,洞内有天然横坚交错的石纹,远望状如堆积书卷的藏书库,赋予无限的生机和情趣。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7 04:50 , Processed in 0.0102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