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穷人半辈子不懂的规则,上阶层的孩子很早就懂,核心问题只有两个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13 03:47: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穷人半辈子不懂的规则,上阶层的孩子很早就懂,核心问题只有两个                                                         2022-04-11 17:54                    
                                       

阶层固化,很多人接受、认可。原因就是上阶层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中下阶层在抢夺非常有限的资源,这个说法对不对?

编辑

只能说对一小部分,也许起跑线是这样,但人生是马拉松,一个人的成就和起跑线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修行和努力。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上阶层的孩子很早就懂得社会的基本规则,穷人家的孩子摸爬滚打半辈子仍然不懂,这很普遍,很残酷,也很现实。

穷人家的孩子真的没有出路吗?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是的。核心原因并不是阶层或经济问题,而是思维和认知问题。

比如公务员、老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他们很富有吗?如果不是极端情况,其实他们大多属于中产阶级,离财富自由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单论财富,未必有小业主的绝对资产多。但不可否认,前者对于社会进步方向的把握,比后者要高出许多。(不要拿幸存者偏差说事,我们说普遍问题)

编辑

如果升级到权贵和富豪,这个社会处于高端地位的很小的群体,他们看社会阶层、看社会财富分配规律、看成功要素和失败得失,比普通人的高度和维度要透彻好几个量级。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早早地就明白了社会运行规则,明白人性的优劣,那么在个人前途的选择、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他们往往就很清醒很成熟,不大容易走弯路,即便遇到一些困惑,请教家长,家长也比较容易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而普通家庭的孩子碰的头破血流才懂得调整方向,甚至无法调整到正确方向。和他们竞争,如果你站不上他的高度,相比之下,就是他们对你的降维打击。

核心问题其实只有两个:思维和认知。

举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具体例子可以很清晰地说明这个问题:

编辑

一位行业大咖著作出版,其学生向5个人发布了这一情况,因为他们处在不同省份,希望他们到当地新华书店购买给予支持,结果是这样的:

A:退休处级干部,到当地新华书店,直接将书买光了,大约买了100本。他说书很好,准备给原下属和晚辈们发一下。

B:在职处级干部,通过单位买200多本,作为学习读物了。

C:家人,将当地新华书店包圆了。家人嘛,没理由支持的简单粗暴。

D:有工作联系的在职干部,买200本作为单位学习读物,最近又联系说:“看到老师又出版新书了,我们又买了200本。老师的书让我们受益匪浅”。

E:事业单位一个朋友,买了2本。

家人在这里就不说了。其余4人,D是受过大咖帮助的,为了他们的事其学生也前前后后奔波,人家这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尤其是持续关注老师的出版新书,并积极购买,这是用心了,权且不说大咖著作的价值,这不是本篇要讨论的问题,单说人与人的关系,这说明人家知道受人馈赠,当寻时机回报。大咖师生也觉得为他们付出的心血值得。这个关系当然非常的良性,互相之间那是没得说。事不大,双方都感到温暖。

编辑

A、B、E三人,在一年时间内,其学生给予他们的直接受益都超过六位数了,否则学生也不会和他们说这样的事,前两位显然寻机回报,这说明人家有心回馈,正找不到方法,说直白一点,人家希望大家的交往可以实现对等,回报多少一是态度二是实际行动,总之他们这样的举动让人感受到了人际正常交往。其实买200本书也不过万八千的事,和他们的收益比十不及其一。说世俗一点,这买卖划算得很。

E就很好玩了,真是买书给自己看的,他没有考虑过别人凭什么帮你,你的价值是什么?你有什么可以交换的价值。对于这样的人,就是成就他恶心人家自己,疏远是肯定的,再帮也不可能了。

看到了吧,这就是认知差异,我们常说舍得舍得,“舍”在前而“得”在后,我们想让别人帮忙,常常会先释放善意,加强联系增进了解感情,然后谈事,这里面吃个饭喝个茶也还要付出成本和时间,好嘛,您这里先得了益了,一点不考虑别人付出的心血时间和成本。所以,这样的人从此堵住了一条财路,怪谁呢?

编辑

人与人的关系,底层逻辑就是等价交换原则。比如结婚讲感情,更得讲实力相当,养儿子付出心血也想你长大成才回报父母辛劳。走向社会更是了,都想获得,但需要先想想自己有什么可以交换,收益了想想自己凭什么?然后想一想获得多少,自己准备付出多少才能平衡这个关系,或者说付出多少才能可持续。所有良性的关系,所有可持续收益都必须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之上,不对等即不可持续,天平倾斜即不可持续。

有人说了,我没有钱,也没资源,无法给予别人实际的帮助。其实这些并不是最关键的,想一想最基本的,哪怕你刚工作,每个领导都需要上进、忠诚、值得提携的下属;每个老板都需要上进、忠诚、值得帮助的小弟……不管你处在什么社会阶层,你都可以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比如绝对的忠诚,比如做事比所有人都靠谱,比所有人都值得信任和托付,大人物也都需要有能力的人给他执行,这种品质或者格局的事和出身、财富、外表没有一毛钱的关系,问题是你能抓住吗?你认识到了吗?

在这样的过程中,思维清晰、认知到位者就上去了。而糊涂的人自然被淘汰,为什么抓不住机遇,不是人家针对你、看不起你,大多是因为你目光短浅、格局不够、自私贪婪、不懂基本规则,是一个认知低下者。

编辑

认知低下的群体,是社会比较大的群体,也是活得最累的群体,为什么累?因为你笨,为什么笨?因为思维混乱认知低下,而一不小心很可能滑落到这个群体中的,就是中产阶级,其实这是近二十年来一直发生着的事情。这话难听,但是事实。

庞大的基层社会渴望富裕,渴望下一代能实现阶层跨越;中产阶级对阶级滑落更是充满恐惧,不能容忍下一代沦落为底层。于是:

整个社会充满了焦虑!而内卷、高房价和医疗加重了这种焦虑。

年轻人毕竟还是充满着希望的,中年人才是焦虑的主力军,很多事情看不透不明白,不仅仅是经济捉襟见肘的压力,实际上也无法自信,无法内心笃定,什么也把握不住,谈不上什么精气神,很难处理好各方关系,不幸福大多由此而来。

这肯定不是一天能形成的,一定的长期积累的结果,说透了无非两点:

一、事业上不甚满意

二、财富上肉眼可见此生无法实现的自由

实际上我们观察我们身边的成功者、平庸者、失败者,他们在精神上的状态是差别巨大的。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活得通透是他们共同的特质,只要他们愿意,与他们交流,一般都会有如沐春风之感。他们具备对于问题一针见血的洞察力。其实,这就是他们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他们在很年轻时就明白许多基本的规则,弯路也就走得少,无论是事业的积累还是财富的积累,他们都容易旗先一着,是大家公认的聪明人,或者是智慧的人。

编辑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本质是对等原则。两个能提供差不多价值的人才有可能实现真诚、有效、互助交往。高价值的人是不可能持续愿意和不能为自己提供对等价值的人交往的,亦或说有价值的交往。

说到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跪舔权贵、富人、有高价值的人是无效的,他们一眼看穿你的目的,只会敷衍你或更加远离你。

因此,提供价值不同就将社会分层了,起关键作用的不说财富。

没有人生来就是失败的,出身仅仅是一个方面,后天的修行才起决定作用,当一个人懂得反思、反省并进步时,伴随的往往是好运。

很多事真的很难吗?其实不是的,是自己努力不够,是学识不够,是坚持不够。那些特别成功的人是天外飞仙吗?他们的智商其实和普通人差不多,但认知差距甚大,这个差距也是聚沙成塔的结果。

幸而,认知是可以提升的,除了高认知的家庭父母的教导,今天的社会获取信息极为方便,只要你愿意,可以免费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而读好书,无疑是最快捷的方式。那么,到底应该读什么书呢?当然要读经典的书,有价值的书,能加深你思维深度和宽度的书,比如读历史让你明白社会发展规律,明白人性发展变化规律,明白文化传统的作用规律;比如读经济类的书让你明白社会经济运行规律……

编辑

低思维认知和高思维认知在表现上是根本不同的:

低认知的人执着于对错,高认知的人强调合理平衡;

低认知的人重眼前利益、当下得失,高认知的人行稳致远看未来;

低认知的人跟着感觉走,欢迎接受迎合自己的人和事,高认知的人思考逻辑、规律,不太在意对方的态度、风格,会非常宽容表象;

低认知的人热衷社交,热衷积累所谓的人脉,高认知的人投资自己,提升自己,把自己变成人脉。

提高自己的认知吧,从现在开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10:38 , Processed in 0.00816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