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8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名由来--黄龙府·古塔·农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09:52: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9-13 09:52 编辑


                           黄龙府·古塔·农安
                                                                                       --农安县的由来
                                       

     位于吉林省中部的农安县,因县驻地农安而得名,农安这座古城因历史上的黄龙府而闻名遐迩。那么这些名字都是怎么来的呢?

     据史料记载,农安古城始建于古夫余国,两汉时曾是夫余国的都城。隋为高句丽扶余城。到唐朝是渤海国的夫余府。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并设黄龙县。关于黄龙府这个名字,可有一段传说故事:

      公元926年(辽天显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兵攻打渤海国,他们先占领了夫余城。正月,又长驱直入攻打渤海王城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渤海王投降。二月改渤海为东丹,改年号天显,改忽汗城为天福城。此后辽太祖又回师夫余城,并在这里住下养病。七月,辽太祖病重。某夜有一颗巨星落于太祖殿前。次日天刚亮,夫余城上空便有一条黄龙盘旋缭绕,身长一里多,浑身光芒四射,金光耀眼。后来黄龙钻进了太祖住的行宫,顿时紫气遮天,黑烟蔽日,经过一天时间才渐渐散去。不久太祖病故,享年55岁。从此辽将夫余府改为黄龙府。这段传说当然不足为信,只是为了神化辽太祖,但黄龙府之名确是由此而来。

                                 

      公元975年(辽保宁七年)七月,黄龙府的卫将燕颇反叛,杀了都监张琚,辽派大军平定了这起叛乱。战火给古城造成了重创,随后辽便放弃了黄龙府(农安),将黄龙府南迁至今四平市的一面城。自此古城降到了很不重要的地位。45年后,辽圣宗为了加强其东北部的防御力量,再次把黄龙府迁回古城(农安),为了避免重名,把一面城由黄龙府改为通州,把古城(农安)仍称黄龙府。领益州、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兴宗时于东北境伊通河地置怀德县,为祥州治(今农安万金塔乡)。1037年(辽重熙六年)辽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节度使,统辖女真五国部,隶属于黄龙府。此时是辽的极盛时期,当时黄龙府是各族人民杂居之地,人烟稠密,工商繁荣。据史料载:“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相通晓,则各为汉语以证方能辨之。”自黄龙府迁回之后,辽就对黄龙府加紧进行建设,使黄龙府成为“五京二府”七大城市之一。当年黄龙府雄踞在伊通河西岸的高地上,呈正方形,城垣周长3840米,四面除有大门外,在南、西、东三面还各有一个小门,四角各有一个高大的角楼。有名的农安古塔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建的。该塔用砖砌成,八角13层,高33米余,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至今已有千年,仍矗立在古城农安。

                                            

     关于造塔有许多传说,其中一说:辽国钦天监有一次夜观天象,忽见有巨星从天而降,落在黄龙府附近。急奏圣宗:“黄龙府一带恐怕要有土龙出世,应立刻修一座塔压住它。”圣宗闻听大惊,立刻答应,马上命钦差赴黄龙府造塔。钦差带领大队人马,日夜兼程,走了七天七夜,来到黄龙府地界,当船行至祥州(今万金塔镇)时,发现土龙的头就在这里,于是就决定把塔修在祥州。谁知塔刚修了半截,一夜那钦天监又观天象,忽然又大叫不好,说土龙知道要在祥州压它,所以又掉头跑回黄龙府了!于是干活的民工只好停下来,连夜赶到黄龙府去修塔。为了快些把塔修好,别让土龙再跑掉,又征调了大批民工和车马,日以继夜地干。一晃过了三年三月零三天,塔终于修好了。这回土龙被压在下面不能动了,圣宗松了一口气,安心坐他的金銮殿了。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有人说这就是黄龙府地名的由来,也有人说,这就是俗名龙湾的由来。当然也有人解释“龙湾”,是由于伊通河在此蜿蜒曲折,其形象龙一样弯曲,故而得名。

                                 

     “土龙”是被压住了,可谁知到1115年(金收国元年)完颜阿骨打聚两千五百人誓师反辽,八月他的军队就攻破黄龙府。而后阿骨打“命完颜娄室镇守黄龙府”。金国建立以后,曾定都黄龙府,接着便不断派兵进攻北宋政权,并于1126年(宋天会四年)攻入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南宋初抗金英雄岳飞曾激励部下,“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即指此城。至今这段故事一直被传为佳话。

       当年完颜阿骨打在进攻黄龙府的途中,被松花江水所阻,附近又无船只,阿骨打急中生智,挥着马鞭向江对岸一指,命军队沿着他马鞭所指的方向涉水过江,结果人马行至江心,水深刚及马腹,大军顺利地过了江。等大军过后他再派人测量刚才走的地方,竟深不可测。为了纪念这次渡江成功,1140年(金天眷三年)金下诏改黄龙府为济州,又设利涉县。后因与山东的济州重名,且因黄龙府早有龙州之称,故于1189年(金大定二十九年)改济州为隆州,有时亦写成龙州。1214年(金贞佑二年)将州升为府,称隆安府,为府治。元灭金后,1236年(蒙古窝 台罕八年),仍称黄龙府,废利涉县。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将府升为路,黄龙府先后为开元万户府、辽东路、开元路治所。后来开元路治所迁到咸平(今开原市),黄龙府古城便被废弃。此后在战火的硝烟中慢慢变成一片废墟。1375年(明洪武八年),属辽东都司三万卫,后属亦东河卫,置龙安站。

       明朝末年这一带变成了蒙古族的游牧之地。清初为郭尔罗斯前旗地,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招垦。一直到1882年(清光绪八年),由于关内农民来此耕种的日渐增多,清在这里设农安分防照磨,属长春厅。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正式设农安县,一直延用到今天。取用“农安”二字,为“隆安”、“龙安”的谐音。俗名“龙湾”。曾名农安堡。1956年置农安镇,聚落呈正方形网格状。面积15平方公里。                    

                                                               吉林省地名档案资料馆  董晓红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4-9-13 10:47:21 |只看该作者
好贴!地名文化博大精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4-9-13 11:41:56 |只看该作者
好帖 农安我去过 快20年 没少喝农安啤酒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4-9-13 11:47: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9-13 11:48 编辑
潇洒 发表于 2014-9-13 11:41
好帖 农安我去过 快20年 没少喝农安啤酒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4-9-13 18:46: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9-13 19:08 编辑

好帖!
农安是一个充满典故和传说的地方,
阅之很有收获。

录新农安颂诗一首:

悠悠岁月流金,
看蓬勃农安熠古今。
羡高楼鳞次,洋房栉比。
群芳争艳,绿柳成阴。
百姓安居,人民乐业。
满面春风诵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4-9-13 18:51: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9-13 18:52 编辑
123 发表于 2014-9-13 18:46
好帖!
农安是一个充满典故和传说的地方
,阅之很有收获。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5-12-29 08:58:24 |只看该作者
好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5-12-29 10:34: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5-12-29 10:34 编辑

青砖古塔尽悲欢,
化成云,化成烟。
耳畔铃声,风雨未曾闲。
借问黄龙何处去,
有人指,指地头,指天边。
地头天边心际宽。装座城,装座山。
当年二帝,已经是、铁马无还。
转过时空,我在彩霞间。
走向塔前量气度:十三截,八角形,千禧年。


农安古塔高十三层,八角形,
余曾在2000年千禧之年前往。据传,1127年金灭北宋后,将徽宗、钦宗二帝押解北归时,曾路过此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5-12-30 09:00:16 |只看该作者
思雨 发表于 2015-12-29 10:34
青砖古塔尽悲欢,
化成云,化成烟。
耳畔铃声,风雨未曾闲。

说得好!谢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0-6 22:26 , Processed in 0.00971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