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8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盛世收藏: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7:59: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盛世收藏: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2018-12-30 14:45                                                   

名称: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起拍价:220万港币
规格:高:37.5cm,口径:27cm
类别:杂项
款识:大明永乐年施

佛教最早创立于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金铜佛像作为佛教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更是受到很多人的重视。金铜佛像在佛教刚传入中国时称“金人”,其后亦称“金泥铜像”。金铜佛像因其身份地位不同,其形象、材料、种类也不尽相同,佛像依其身份可分为佛、菩萨、明王、天等数种。在各大寺庙中,有各种不同的佛、菩萨、罗汉守护主尊佛像,这些塑像是代表某种教义上的理想,是博爱的象征,是众生膜拜的对象。

依据传统,永乐时期的宫廷艺术,制作的工匠都隐匿其名。由于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和明代诸帝对藏传佛教采取的政策、态度略有不同,明代佛像艺术出现了汉藏佛像艺术交融、交替影响的局面。但是他们所制作的鎏金佛像被视为佛教世界最重要的作品,其特色是精致无暇的铸造技术与丰厚的鎏金技巧。在Ulrich von Schroeder,《BuddhistSculptures in Tibet》,2001年,卷2页1237-91,记录了四十五件刻有「大明永乐年施」的永乐佛像,都是来自西藏庙宇的鎏金铜佛。这些作品之所以能保存在西藏,主要是在永乐皇帝执政时期,皇室盛行馈赠佛像给西藏宗教领袖或是寺庙。这是源自于明成祖朱棣(1360-1424)在执政的永乐年间致力于强化与西藏宗教领袖之间的紧密关系。
释迦牟尼佛(梵文: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
此释迦牟尼像,黄铜铸造,分体浇铸,满饰鎏金。绀青螺发,螺发排列规整,肉髻高耸,顶有鎏金宝珠,面庞圆润,神态安逸,眉如初月,双目微合,刻有下眼睑,呈半闭状,眼帘低垂,向下凝视,带有沉思冥想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扬,略含笑意,直鼻,唇微张,双耳下垂,耳垂中空。颈施三道弦纹,身穿袒右肩袈裟,织物质感较强,衣褶起伏自然。结跏趺坐,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无畏印,金刚跏趺而坐,象征作为佛教创始人的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修行悟道的重要时刻。台座上下层各镶嵌一周整齐的连珠纹,底座为双层仰覆莲座,仰莲花瓣略短,覆莲花瓣稍细长,仰覆莲瓣之间夹成锐角,莲瓣挺拔饱满,主瓣间露出底层莲瓣一角,微微上翘,莲座底部略大于上部,平稳匀衡。基座上部中间錾刻“大明永乐年施”款,为从左至右的顺读形式,而不是传统的自右至左的倒书形式,主要是为了迎合藏族人的读写习惯。

佛像的肌肤感刻画细腻到位,尤其是手的姿势,身体的坐姿,下俯的双眼,把一尊抚悯人世,证悟得道的释迦牟尼刻画的淋漓尽致。整像造型端庄,权衡合度,工艺精湛,鎏金灿然,极富皇家风范。
铜造像素以衣饰华丽精美、装饰丰富繁缛称著于世,尤其是宝冠、缨珞、项饰、耳珰的精细雕刻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此件造像简洁生动,质感极强,所用铜质之精,鎏金工艺之美,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神情表达之准确,洵为有明一代佛教造像的上乘之作,无论在铜质与鎏金上,皆呈现出细腻之工艺技法。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与艺术研究价值,是为收藏家们的珍藏首选。
当今收藏界,佛像收藏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增值投资。随着各类明清金铜佛造像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大放异彩,佛像越来越受到收藏家的追捧,尤其是保存完整的金铜藏式佛造像,因其工艺精湛、造型传神,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
近年来,明清鎏金铜佛造像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大放异彩,受到各路收藏家极力追捧,尤其是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用以赏赐西藏上层僧侣的鎏金藏式佛造像,因其工艺精湛、造型传神,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例如,2004年,一尊明15世纪大威德明王鎏金佛像,在香港佳士得以1906.2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鎏金佛像成交纪录之冠。2006年秋拍时,香港苏富比推出“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铜佛收藏专场”,总成交额超3亿港元。一尊“大明永乐年施”款的鎏金释迦牟尼座像以1.16亿港元被内地蔡姓收藏家竞得,刷新铜佛历史成交纪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云:“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盘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

佛教是造像艺术的精神土壤,造像艺术是佛教灵魂精华的具象体现。
《法华经》亦有云: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众宝罗 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摩尼宝王,变现自在,雨无尽宝及众妙华分散于地;宝树行列,枝叶光茂。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尔时,世尊处于此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 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而恒示生诸佛国土。无边色相,圆满光明,遍周法界,等无差别;演一切法,如布大云⋯⋯
《乐府诗集》中武帝刘彻有文:
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厥事。

其意尽在与神灵通达,与天地交融,惟愿世人业乐居安、政通人和,此同为佛家之愿,窃以为亦是西泠拍卖祈愿之所依,当此之时,合什定神,畅想天际之大象有形,大爱无疆……
这十余年来,佛像在各大拍卖市场中受到了藏家们追捧,成交价屡创新高,成为艺术品拍卖杂项专场里表现最为出色板块之一。
(备注:国内资深藏家旧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8-12-30 18:00: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8-12-30 18:23 编辑

    明代宣德炉真伪鉴定方法                                2018-12-30 17:18                                                   

  香炉是古人焚香的用具。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陶、瓷、铁、瓦等材质制作的香炉。千百年来,它在我国民间有烧香拜佛、祭祀祖神之用,广为流传。随着古代冶金铸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到明代宣德年间,开启了中国用黄铜铸造香炉的先河,“宣德炉”也因此而得名。我们现在所说的宣德炉,其概念不仅是指宣德炉,而是泛指与宣德炉相近有款或无款的铜炉。

宣德炉铸造的工艺技巧,文献记载很少,对外一直是保密的。古玩商为了牟取暴利,从明宣德年间,民国时期,直到现在仿制从未间断,但因缺乏详细资料,致使仿造者不知其合金成分的配比,犹如中药药方,只知道药名,不知其配伍用量,就无法对症下药,所以怎么仿造也不像。尽管如此,但有些仿品的制作也相当精细的,可与真品媲美。目前,各大博物馆所收藏的铸有“大明宣德年制”印款的铜炉,几乎全是仿品,只有一件 “大明宣德年制”印款的宣德炉,经专家鉴定是真品,现藏于首都博物馆内。长期以来,人们对宣德炉的认识一直是真假难辨,不识其庐山真面目。若从下列几个方面去分析对比的话,就会发现仿品的种种破绽。
一、原料:由于宣德炉在冶炼过程中,所用合金成分不同,导致铜合金表面氧化层颜色的差异,如铜炉表面氧化层颜色呈黑色或黑色带绿,那是铜材料中含铅太高,不属纯铜;如铜炉表面生成绿锈,那是含锡太高,已接近青铜合金;如铜炉表面发黄,氧化层不致密,那是含锌太高,是黄铜合金;从表面上看,如被氧化得粗糙不平,或者能见到砂眼等,那是黄铜合金铸造或是粗铜铸造。真宣德炉都是纯铜(风磨铜)铸造的,其他材质的均是赝品。
二、器型:宣德炉的样式较多,但基本形状为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圆鼓腹,三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兽形耳,具有明代陶、瓷器形的突出特征,造型给人以流畅圆润、生动自然的美感,而一般仿品造型都很笨拙。
三、颜色:宣德炉的炉质特别细腻,表面有一层坚硬的黄金色,似乎从内体透出的奇光,变幻无常,韵味无穷。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项元汴曾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明末清初冒襄在《宣德炉哥注》中说:“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肤柔腻可掐。”仿品则色泽呆板、黯淡无光。
颜色的变化与其成分和冶炼技巧有密切关系,因此,最难仿的也就是颜色。宣德炉色彩有藏经色、棠梨色、朱红斑色、枣红色、琥珀色、茶色等。而且以藏经纸色为最稀少和最贵重。真宣德炉由于表面经过长时间氧化,色彩已融于内质,形成栗红色的氧化层,黯淡中放出奇妙的光泽,如果将真宣德炉长时间放在火上烧烤,彩色仍灿烂多变,与烧前一样,伪造者经火烧后,则形容枯槁,色彩昏暗。
总之,明仿的宣德炉,如 “大明宣德五年监工部官吴邦佐造”之类,是当时监造者仿造的炉,虽工艺精,形态更为多变,但铜质不及真器,且底款字数增多。明代中期仿的宣德炉铜色泛黄,器身开始铸有伊斯兰文,大多为明正德年间仿造;明末清初仿的宣德炉造型灵巧,胎厚重,有暗红、橙黄等色,除大明宣德款外,还有 “水云居”、“风月侣”等篆书方款。晚清民国仿的铜质粗、砂眼多、炉壁薄、分量轻;现代仿的造型粗糙,重量较轻,与真品不合,多用电解铜,呈紫红色,手摸无细糯感,而且为抛光机打磨,光辉刺眼,过于强烈。

爱好收藏宣德炉者,眼界应放宽一些,不要死盯着真品,有些铸造精密的仿品也很有收藏价值。如明代仿品中不仅有铜质优良、设计规范的,也有洒金、错金等特种工艺的精品,其价格可达10万元以上。多年前,在中国嘉德一场拍卖会上,清中期的“洒金扁方宣德炉”以7.15万元成交。如今在市场中最走俏的宣德炉应该属使用了洒金等特种工艺的,这类铜炉向来受到港台藏家的喜爱,在拍卖会上成交的平均价格也比较高。近年来有两种宣德炉较有升值潜力:一种是厚重个大、造型奇特、外表亮丽、纹饰繁复的铜炉;另一种为带金斑的铜炉,这类炉外表高贵富丽,又很雅致,符合有实力投资者的品味,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宣德炉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特别是金属工艺方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明代,它与景泰蓝和明式家具成为最突出的三种工艺品,其中以宣德炉显得尤为珍贵,价值连城。有些仿品工艺虽然赶不上真品宣德炉那么好,但在仿品中也属精品,确也有增值和收藏的价值。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8-12-30 18:24:08 |只看该作者

董其昌书画艺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8-12-30 18:25:41 |只看该作者

董其昌书画艺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8-12-30 18:26:57 |只看该作者

雕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8-12-30 18:28:45 |只看该作者


李天马(1908—1990),广东番禺人。幼承家学,笃嗜书法。1961年受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展览展示了李天马先生不同书体的作品,还有其出版的著作,以及照片资料等,可从中一睹其书法艺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8-12-30 18:30:20 |只看该作者

张伯驹的书画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8-12-30 18:31:18 |只看该作者

西方素描作品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8-12-30 18:32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8-12-30 18:34:29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书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8-12-30 18:35:40 |只看该作者

精美青铜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3:02 , Processed in 0.01085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