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5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书签探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15:19: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5-1-6 15:07 编辑

                                                           中国书签探析


       书签是人们用来标注阅读进度或内容的装饰用品,也是企业、学校、医院、机关等大型单位庆典赠送贵宾文化性艺术性极强的收藏礼品,纸制书签由于其艺术性、新颖性和低廉的价格往往成为企业广告宣传的上佳选择。

《现代汉语词典》对书签的解释是:一、贴在线装书书皮上写着或印着书名的纸或绢的条,有些新式装订的书也仿照它的形式直接印在书皮上;二、为标记阅读到什么地方而夹在书里的小片,多由纸或赛璐珞等制成。

       一、书签的历史

       书签历史悠久,是跟人类的文字、书籍和阅读的历史紧密相连的。据记载,书签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牙黎,即象牙制成的书签。书签是伴随古代卷轴装书而来,为了区别书的内容和取阅方便,古人就在竹简卷轴的另一端系上署有书名卷次的小牌子,即一根栓有丝线的牙骨,以方便查找书简,这是最早的挂签。也是纯粹贵族的用品。随着造纸术和书籍的发展,卷轴书改成折装,书签变薄了,用骨片或纸板制成,有的还在薄片上贴上一层有花纹的绫绢,于是,原本插在卷轴内的书签变成了夹在书内的书签。书签也就自然而然的在民间流传开来。

      “书签”这一词,出现在唐代,如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当时的“书签”通常是用竹片做成,考究者也有用象牙来做,韩愈诗中曾有这样的描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可见书签随处可见于文人骚客笔端,悠久的历史加上墨客的喜好,更给予了书签的人文积淀,优质的书签也成为了高雅的艺术品,博得收藏爱好者的亲睐。

      北宋以来,由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图书先后出现了蝴蝶装包背装以及线装,这些装帧形式多样的书均由书页和前后封皮构成。人们用纸或绢题写书名,粘贴在封皮上,称为“浮签”。在古籍里,“浮签”又被写作“签”、“面签”、“签题”,文澜阁《四库全书》,书皆抄本,“其面签皆用绢,经以绿,史以赤,子以碧,集经浅绛。”及至近代,精平装书开始盛行并取代了线装书的地位,书名直接印在封面上,无须再用标签粘贴。

      宋朝以后书签式样基本定型,就成了现在的书签这个样子了。



       二、书签的分类

       书签的种类很多。按书签的材质分,有纸质、木质、布质、塑料、金属、景泰蓝和动植物标本,很多书签采用了优质的纯铜、锌合金等金属材料,有镀镍烤漆、镀沙镍、仿古铜、移印、镀金烤漆、双色电镀、镀镍珐琅、镀镍镶嵌等工艺精致而成。

按书签的形状分,长方形是最常见的,其它的如圆形、心形、菱形、扇形、瓶形、灯笼形、 足形、乐器形等等。

      按书签的内容分,可分为书画、文学、建筑、人物、影视剧、花鸟、风光、脸谱、语录、卡通、广告等。 比如在文学类书签中,有楚辞、唐诗、宋词、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内容,在人物类书签中,有世界足球明星、中国足球明星、港澳台影视明星,在影视剧类书签中,有《还珠格格》、《泰坦尼克》、《情深深,雨朦朦》、《流星花园》、《流星雨》等,在书法书签中,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

       三、书签与书标、藏书票的区别

      书签是什么?有什么功能?众所周知:阅读方便,夹在书里,画面随意,取材广泛,哪怕是一张用过的火车票、飞机票都可以当作书签。

       书标是艺术收藏品,是精品图书的标志。中国书标的出品、发行,依托的是我国整个出版业,选题丰富而广阔。从一开始,我们就研究和借鉴邮、币、卡藏品的成败得失,严格掌握选题、制作和发行量。需要重申的是书标的定义,在书标发明专利的文件里是这样阐述的:精品图书的一种标志,内容为精品图书封面和主页内页的艺术浓缩,材质为国际标准的高分子材料PVC卡。五年来,我们再三强调书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权威性,有专门的机构运作,有系统的发行计划,从而确保了书标其大众收藏品领域中一枝独秀、蓬勃发展的收藏价值。

       藏书票可就有点来历,底蕴也十分深厚,最早的藏书票起源于五百多年前的德国,一些墨客骚人,达官显贵,弄风舞雅,我画几枚,你图几幅,互相馈赠,纯属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信物。专家认为,现在批量印制的藏书票,严格来讲,只能是花花纸而已。当然,专家之言也是一家之言,只要有人收藏,花花纸也好,掌上珍品也好,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收藏的本身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藏书票的集藏是极具生命力。据不完全统计,收藏队伍约有几十万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还专门设立了藏书票艺术委员会。世界性的,全国性的藏书票艺术展还时不时地隆重举行。但也要看到另一面,由于藏书票和彩票、火花、烟标、酒标一样,都是民间自发性、随意性地开发、收藏,没有完整的出品、发行的计划体系,所以今天仍然处于一种历史悠远、集者众多、档次欠高、发展缓慢的局面。



       四、“文革”书签记录历史有收藏价值

      “文革”书签,从内容、形式、材料、印刷、发行上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有史以来将个人语录、肖像用于书签上最多的一次。从印制工艺和材料上看,有影印、铅印、剪纸、塑料印制工艺、植绒等,印制考究,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欣赏性,是难得的收藏品种。

     “文革”书签,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大多由新华书店发行,个别的由高校或某单位发行。二是内容多为口号、语录、红太阳、葵花和敬礼毛主席万寿无疆等。三是色彩以红色和黄色为主,底色多为红彤彤的。如新华书店于1968年元旦发行的书签有26张,印有各个不同时期的毛主席肖像和手书语录,细细品味十分壮观。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40周年的书签上印有毛主席戴五星军帽侧面肖像,下部分印有毛主席著作、枪和井冈山主峰等。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25周年印制的书签(上海出版系统革命造反司令部赠),上面印有毛主席戴五星军帽侧面肖像和题词“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下部印有延河和宝塔山。1968年,钢二司红水院红武测制的书签上有毛主席头像和题词“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杭州东方红丝织厂“文革”时期专为韶山特制的纪念书签,是我国惟一一套织锦丝绸书签。

      片片书签是社会的缩影,历史的镜子。你看,有一枚“文革”书签上所言“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反映了那个时代浓厚的政治色彩,留下了那个时代深刻的社会印记。 

      “文革”书签是书签收藏市场最活跃的品种,有的还价值不菲,尤以带有毛主席头像的为最。单枚“文革”书签单价多为35元,但成套略高。一套植绒质地的毛泽东诗词“文革”书签(一套10枚)市场参考价为4080元;革命样板戏“文革”书签(一套10枚),因有剪纸图案,艺术性较高,市场参考价为60100元;而少见的毛家六烈士“文革”书签(一套6枚),因十分少见,市场参考价不低于百元。

  现在的书签是夹在书中的小薄片,作为阅读进度的一种标记。书签的材料有多种多样,有檀香木、塑料、纸等制品,甚至于树叶、花草都可以用来做书签。最广为流传的是纸制书签,中小学生常常以此作为朋友间互赠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包装袋,由若干张系列书签合在一起,签上的图案都是朋友精挑细选出来的,或雅致秀丽或诙谐幽默,打开来的时候那种惊喜至今不忘。也曾自制书签,用一些手绘画,或是天然的树叶花草,再填上些诗文词句,每一张都是自己心中的艺术品。有时还请冲印店里的人给这些作品过塑,翻开以前的一些书,偶尔也能遇上那时自制的书签,也算是一个永不褪色的回忆了。

       没有随便折书的习惯,书签成了读书时必不可少的工具。现在市面上的书签越来越精致,有时在书店里买书,也会收到免费赠送的书签,当然经常是带广告性质的。买书的习惯依然在延续,买书签自制书签的心情却不再有了,但书签还是要用的,随手夹在书里不过是一张废弃的卡片或是一张服装的标签,物尽其用,修饰已成多余。

        由于过去物质生活的匮乏,市场上书签极其有限。书签在市场上大量出现,只是近年来的事。即便如此,书签的数量比起邮币卡来,还是相对要少的多,而书签从某一角度而言更能准确、生动的记录生活、反映生活,方寸书签,如一面镜子,窥千年文化,映百态人生。展卷读书之余欣赏这精美的艺术书签,不但平添了许多情趣,更是读书的一大情趣。

      书签的收藏

      书签以其广阔的艺术行为空间,成为越来越多艺术文化的载体。其收藏价值也与日俱增。例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24枚一套的名画书签左右拼上,竟然有1.2米长,就是一幅完整的、精美绝伦的绘画珍品《清明上河图》的缩影,再加上每枚书签下方的一首首古诗,更增添了这套书签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令人爱不释手,设计者真是匠心独具。至于齐白石、潘天寿、王雪涛、韩美林等名家的画作,均在书签中有所反映,尽管这些都是印刷品,但均印制精美,艺术性和观赏性丝毫未减,极具收藏价值。方寸书签,如一面镜子,窥千年文化,映百态人生。展卷读书的同时欣赏书签,不但平添了许多乐趣,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书签的发展

       现在,全球迈入了信息化社会,书签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出现了网络书签,作用是存储网址、建立文件夹、转移目录、整理网址等。可以将本地IE浏览器收藏夹的内容导入进来,还可以收藏的网址导出到本地收藏夹。个人网页书签(bookmark)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方便访问,同时还能够自动连接到感兴趣的网站,将内容自动摘取,存入数据库。

      能经历时间的洗礼的,就是经典的。从古老的牙黎,到现在的书签,历经几千年,人文积淀不言而喻,现在书签还是展现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有精美的传统书签,更发展出网络书签,可见书签文化也必将传承下去,书签也将更好的胜任艺术载体的角色。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3-3-27 11:06: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 于 2013-3-27 11:06 编辑


  真是个有心人,堪称收藏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6 12:32:31 |只看该作者
好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5-1-6 15:08:34 |只看该作者
海燕 发表于 2013-3-27 11:06
真是个有心人,堪称收藏家。

多谢好朋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5-1-6 15:08:42 |只看该作者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4-11-16 12:32
好贴!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5-5-20 18:57:05 |只看该作者
赞!好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5-5-20 19:56:41 |只看该作者
致敬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5-5-21 05:31:26 |只看该作者
赞书签:

陪读万卷页栖身,字里行间浸墨馨。
曾阅人间多少事,甘愿付出默无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5-5-21 15:19:56 |只看该作者
安晖 发表于 2015-5-20 19:56
致敬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2015-5-21 15:20:19 |只看该作者
思雨 发表于 2015-5-21 05:31
赞书签:

陪读万卷页栖身,字里行间浸墨馨。

好诗!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13:19 , Processed in 0.01219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