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12-3 14:18 编辑
“三教九流”与“五花八门”
在我国古代,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泛指复杂多样的社会人物,通常所说的“五花八门”也是泛指事物繁多,变化莫测。 “三教”:即儒、道、释,为三教,“释”是指佛教。 三教之说,最早见于《北史·周高祖纪》,周武帝建德三年,十二月于癸己,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辩释三教,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九流”:据《汉书·艺文志》载,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教九流,随着时代变迁,词意有所演绎,常合起来用,泛指宗教、学术流派,也泛称江湖上各种行业的人。 “九流”:早先分上、下之说。“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朝廷、四流官、五作工、六庄田、七馋八懒九耍钱”。“下九流”是:“一流勤行二流艺,三流鹌鹑四流猴、五修脚、六剃头、七春八典九吹手”。歌诀中的耍钱即为设场搞赌博的,勤行指开饭馆的厨师,春指妓女、典指开当铺的、吹手即民间吹喇叭的艺人。由此可见,旧时职业分类划分,有着强烈的褒贬色彩,也有对社会底层人从事服务性工作歧视的烙印。
后来的“九流”,无论形式和内容,均有延伸,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至于“五花八门”,原是指兵法中“五花阵”和“八门阵”,现作各行各业的暗语来解。 “五花”是:金菊花—指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指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指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指玩杂耍的艺人。土牛花—指挑夫。也简称为:菊、棉、仙、棘、牛为“五花”。 “八门”是:一门巾—指算命占卦的。二门皮—指卖草药的。三门彩—指变戏法的。四门挂—指江湖卖艺的。五门平—指说书译弹者。六门团—指街头唱者。七门调—指搭蓬扎纸的。八门聊—指高台唱戏的。又简称为:巾、皮、彩、挂、平、团、调、聊,为“八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