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楼主: 海燕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壶里乾坤大:史上最有名55种紫砂壶欣赏 (2)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21#
发表于 2016-7-5 04:44:3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22#
发表于 2016-7-5 04:45: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4 编辑

菱花壶通体作菱花式,盖身浑然一体,技艺精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23#
发表于 2016-7-5 04:45: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4 编辑

筋纹壶:紫砂筋纹器型制残片,最早见于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器皿,历经宋、元及明代早期无数陶工的开掘,并逐渐演变,在明代中期以无名氏陶匠为先导,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徐友泉等为杰出代表的特有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壶造型气势饱满,浑圆如玉。花蒂下逐渐展开花瓣,至壶腹处膨胀至极,给人以心灵的震动。壶足亦呈展开状,壶嘴壶把如花茎延伸,自然和谐,成完整玉兰花状。历来为后代艺人仿造,成为楷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24#
发表于 2016-7-5 04:47: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4 编辑

葵仿古壶是紫砂壶的传统作品,是在圆仿古壶中用筋镶、块面转折的表现手法制作而成。作者张普泉,制作此壶显示了他的精湛技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25#
发表于 2016-7-5 04:47: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3 编辑

“龙带”的来历是指壶身上的装饰线如黄帝的玉带。整器造型简练大方,古朴雅致,是早期的几何形圆器与筋纹器相结合的佳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26#
发表于 2016-7-5 04:48: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3 编辑

“竹”是品性高洁的植物,更是人们眼里的爱物,代表着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段便是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笔直而粗壮的壶身,给人一种踏实之感,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壶亦清高。 竹寓于壶,更显清雅。似有古风轻轻徐来,又似君子款款走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27#
发表于 2016-7-5 04:48: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3 编辑

鱼化龙壶为典型传统壶型,是鱼跃龙门之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28#
发表于 2016-7-5 04:49: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2 编辑


南瓜壶”,以瓜形为壶体,瓜柄为壶盖,瓜藤为壶把,瓜叶为壶嘴,构思巧妙,雅而不俗,陈鸣远作传世品现藏南京博物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29#
发表于 2016-7-5 04:49: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2 编辑


葡萄果实堆叠繁密,象征着五谷大获丰收和富贵。成串的葡萄还有“多”的含义;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喻“子”之意;葡萄松鼠合喻为“多子”“丰收”“富贵”。 松鼠葡萄作品古雅大方,极具自然趣味,枝叶及葡萄缭绕壶的全身,数只松鼠跳跃其间,憨态可掬,惟妙惟肖。此壶真正做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30#
发表于 2016-7-5 04:50: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1 编辑


报春原意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当日,让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样子,于街市、里社道路上高声喧叫“春来哩”“春到哩”,将春天来临的消息报告给邻里乡亲。 报春壶的壶盖壶把和壶嘴以树木为形,壶身却为圆坛形,恰恰显示出报春壶的美丽逼真。特别是壶嘴像劲松一样向上傲立,代表着松树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代表春天的到来和大地复苏,树木伸开枝干迎接春天。报春壶从古至今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21:57 , Processed in 0.009353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