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楼主: 大道本无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言成功,只要满足——我的育儿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531#
发表于 2014-9-6 07:37:23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32#
发表于 2014-9-8 03:46:21 |只看该作者
开卷有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33#
发表于 2014-9-9 07:46:18 |只看该作者
谢谢鼓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34#
发表于 2014-9-9 07:50: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9-9 08:00 编辑

           一百一十八、要做五脏,不做六腑——跟儿子谈做人

      做人最忌张扬。过分显露,不能内藏,是做人最根本的失败。

      我是学中医出身,把中医五脏与六腑的功能拿来比喻做人,很发人深省。

      五脏六腑的概念,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内容,是人体组织器官的核心。五脏者,指心、肝、脾、肺、肾。六腑者,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五脏与六腑,在生理功能上具有本质的不同。《黄帝内经》的《素问·五脏别论》对五脏与六腑的功能区别,概括得非常精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就是说,五脏的功能是用来储藏精气的。精气在人体中至为重要,必须要好好封藏,让它呈充满状态,不可轻易外泻。而六腑则截然相反。六腑是传化饮食水谷的,必须不断将饮食物依次向下传送,不得停滞。因此,六腑是中空的,不能满盈。

      正因为五脏有丰富的内涵,充分显示了自我独特的功能,所以,又把五脏称为“本脏”。而六腑除了代为传化饮食水谷之外,自身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所以,又把六腑称作“别腑”。

      我把五脏六腑的功能讲给儿子听,告诫儿子,做人要学做五脏,要藏而不泻,这才有分量。不要学做六腑,把自己掏空了,泻完了,内在的一切也就没有了。

      我还进一步用老子在《道德经》中“不欲盈”这句话来启发儿子:“不欲盈”,就是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要做得太满,不要做到极限。这样才有上行的空间,才有发展的余地。一个杯子里装满了水,就再也没有使用空间了。只有保留一部分剩余空间,才能继续保持有用性,体现使用价值。为人之道也是如此。留有余地,是为自己留有发展的空间。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茁壮成长。像五脏一样好好封藏,用充足的精气充实自己,这样心灵才能得到濡养,才能更快的成长。时时保持低调,不自满,充分认识自我的不足,虚心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更趋完美。

      我还帮助儿子对显露的心理进行分析:显露,其实反映的是一种内在的空虚。因为空虚,所以就惶恐,就自卑。因为缺乏自信,所以就要急于证明自己。让自己本质上的无,转化为众人眼中的有。如果内藏充足,自然沉稳而不慌乱,自信而不自卑,就不会有过强的表现欲。

      做人低调、谦逊、含蓄,这也是一种高尚的品行。道家崇尚“上善如水”,善居低处而不争,默默的滋润万物而不语,就是这种高尚品行的体现。这是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做人不张扬,守持自我,还是获得健康的基本保证。《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有在精神上淡定、收敛,情志上自控、自律,才能使真气很好的内收而不外浮,气机运行平稳,气血和调,增强防御各种疾病的能力。

      最后,我给了儿子值得玩味的这句话:“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收敛与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35#
发表于 2014-9-11 08:37: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9-11 08:38 编辑

            一百一十九、戒贪嗔之心
      秋天到了,果实都丰收了。我和老公、儿子三人乘旅游车,去郊外梨园采摘。
      这是一片很大的梨园。梨子大部分都成熟了,黄橙橙的,大大的,鲜美欲滴,让人馋得恨不得上去咬几口。
      下车之前,旅行社的导游发给我们每人一个黄色的塑料袋,告诉大家在尽情品尝之后,每个人可以免费带走一袋。
      大家撒着欢儿,奔向梨园,迫不及待的从树上摘下一个又一个梨子,大吃大嚼起来。
      刚刚从树上摘下的梨子,水灵灵的,带着鲜活的味道。咬一口,清香甘甜,梨汁溢满口腔,滋润咽喉,沁人心脾。
      肚子里装满了,该往塑料袋里装了。
      如何才能把塑料袋装满,装到极限,是个技巧。
      老公先自装了一袋子,上车了。我和儿子将精心挑选的大个梨子,摆在地上,小心翼翼的往袋子里装,为的是能压缩空间,以便装得更多。
      装到最后,实在装不下了。薄薄的塑料袋似乎马上就要被撑破。我和儿子这才直起腰来,不再往袋子里装了。
      两手拎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一袋梨,几个手指还要把持着没有袋子支撑的中间那几个。稍不小心,梨子就会滚落到地上。我和儿子就像小脚女人一样,一步挪不了三指的向前蹒跚着。
      这种贪婪的样子实在好笑。眼看梨子就要滚落下去了。旁边两个游客给我们出主意说,要把袋子拿近,靠到肚子上,就好走了。我和儿子按照好心人的指点,把袋子贴近肚子。果然,因为有了身体做靠山,不再担心梨子会滚落,可以大步流星的走了。
      我们上了车,把梨子从袋子里倒出来,安顿好。看着采摘到手的丰硕果实,收获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还余意未尽。
      兴奋之余,我又发些感慨出来:看来贪婪真是人的本性啊!事无巨细,都可反映其本质。贪性时时刻刻都在内心深处潜藏着,一遇机会就会显露。
      我对儿子说:人都有贪性,这是一种本能。但是,若能意识到人的贪性,就是一种自觉。有了自觉,是实现自律的第一步。做到了自觉和自律,人的贪性才不会泛化和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要完善自己,就要不断克服人性中的缺陷和弱点。戒贪嗔之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使用道具 举报

536#
发表于 2014-9-11 10:25:5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瀚墨重书平生志,丹青再写夕阳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37#
发表于 2014-9-12 08:05:30 |只看该作者
纤纤小雨 发表于 2014-9-11 10:25
写的 真好!

谢小雨姐驻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38#
发表于 2014-9-12 08:05: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9-12 08:06 编辑

                  一百二十、如何评价自己?
                                 ——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
      我对儿子说:我们看电视上一些竞赛类节目时,其比赛规则,常常约定俗成的是,将评委打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然后将其余的评分累加后,得出的平均值,视为参赛选手的所得分数。这是让大家心服口服的一种最公平的做法。把它拿到生活中来,以此来认识别人对于我们的评价,很有益处。它会使我们更多些自知之明,对于自己的认识能更加客观。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在性格上都有偏颇。当别人评价我们的时候,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都会带有不同程度的个人喜好。因此,在评价成分中,都不免掺杂进不同程度的主观色彩。喜欢我们的人,赞赏我们,就容易把我们人为的拉高到超出我们自身;不喜欢我们的人,不接受我们,就容易将我们挤压到实际的自我之下。这是人性中的弱点。就像竞赛时,评委们给出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有时会相差很悬殊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别人对于我们的评价,也常常会有相当大的反差。
      所以,在生活中,无论我们是受到别人的热烈追捧还是强烈的排斥,都应该保持清醒而理智的头脑。既不要得意忘形,也不要自暴自弃。在心里为自己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心态就平和了。
      认识到人性中这一弱点,当我们对别人作出评价的时候,也应当注意排除个人感情因素,避免主观性,尽量使自己对别人的评价公正、客观。这样,我们就能少犯主观盲目的错误,我们的主观愿望就能尽量达成与客观实际的协调一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39#
发表于 2014-9-14 07:59: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9-14 08:01 编辑

            一百二十一、前半生喝苦酒,后半生才能饮甘露
      儿子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大小伙子了。我们在一起时,更多的是谈论未来,谈论人生。
      我用一个过来人的经历告诉儿子,如果把人生分为前半场和后半场的话,那么,前半生应该多喝苦酒,后半生才能尽饮甘露。
      人在生命之初,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大脑是一张白纸,意识是一片空白。将来走什么路,成什么材,具备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建立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种,接受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如果能生活在一种教养良好的环境中,奠定一个雄厚的教育基础,那么,你的人生就具备了有高度的起点。在接受教育之后,人生就开始进入创造财富的工作阶段。
      创造财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将自己接受教育、多年所学的知识变为生产力,成为社会的一分子,与社会群体合流,为社会的发展尽力,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是创造财富的客观目的。另一方面,人要活着,吃喝拉撒睡,是要消费财富的。如果不在年轻的时候,努力工作,坚实自己的经济基础,到了老年,生活就会窘迫。因此,为自己的后半生积累财富,是创造财富的主观目的。
      人生前半场要接受教育,创造财富。而且人生的重大选择——成家、立业都要在前半生完成。所以,人生的前半生是最关键的时期。一定要发奋努力,寻找机会、创造机会,让自己的才干发挥到极限。这个过程很艰难、很辛苦。要有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甘愿吃尽天下苦的精神准备。
      人的能力有大小,机遇有不同。但“天道酬勤”,只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上天就会恩赐于你。就会心想事成,不为自己的一生留下遗憾。
      如果前半生奠定了一个坚实雄厚的基础,那么,后半生就可以尽享辛勤耕耘收获的果实,活得轻松而洒脱了。
      这是由人生前半场的有为过渡后半场的无为过程。它顺应了老子有为化无为的自然之道。
      经过了人生前半场的奋发努力,后半场放下了工作的担子,卸去了养儿育女的家庭责任,就可以轻轻松松进入无为了。当然,这个前提是一定要有前半生坚实而丰厚的基础,才能没有遗憾、没有拖累的过渡到无为。
      当然,人生后半场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如老子所说的“无为之中无不为”。选择一种自由的、充实的、满足的、快乐的、健康的、有意义的晚年生活方式,老有所为,才是无为的最高境界。
      有为化无为,无为之中无不为,顺其自然之道,这样的人生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40#
发表于 2014-9-14 13:57:20 |只看该作者
赞!说得太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6 19:50 , Processed in 0.01063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