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生·创作——陈櫑写生作品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5 04:35: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私享云展丨写生·创作——陈櫑写生作品展                                                         

2022-08-14 13:00策展人言
“写生”一词,对于艺术创作者并不会陌生。在不同的艺术践行过程中都不会缺少这一环节。古往今来中国画历史上,大成就者都是“写生”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早在五代时期便出现了黄荃的《写生珍禽图》,真实的体现了以中国工笔画的手法来塑造对象的写生能力与高超的艺术水准。宋代荆浩在其《笔法记》中提到自己在太行山中画松树,先是“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论述花鸟写生的规律,“万物生于天,天有四时。”“至禽鸟蜂蝶,各按四时。梅时无燕,菊候少蜂。冬花不宜绿地,春景勿缀秋虫。随时体察,按节求称,各当其可,则造物在我。”石涛是“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宾虹则将师古人和师造化结合起来。综上所述,前人绘画鲜少面对景物写生完成,多半是通过目视、心记、神会完成其创作,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西方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西方的艺术贵在写实,而中国的艺术重在写意,其“写实”与“写意”背后都有深邃的历史文化蕴藉,各呈异彩。古今中外,艺术殊途同归,写生遂成为近代中国艺术创作与传承中,被广泛接纳的一种方式。写生在当下中国画系统中不单纯是物象的表现,就艺术创作的结果而言,写生同时完成创作;借助写生收集素材,重新结构画面,最后完成的作品也是创作。如何理解和表达“写生”,是中国画家面临的重要课题。
「私享艺术」推出线上系列云展:“写生·创作——中国画写生系列云展”。展览遴选不同题材的写生作品,有体现北国风光、江南水乡、西部风情等,旨在集中展示当代画家在中国画写生方面的创作能力与审美趣味,进一步探讨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召唤我们对自然、人文及一切濒临衰落的历史遗存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怀。

陈櫑-云台山红石峡-45cm×33cm-纸本水墨

陈櫑-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45cm×33cm-纸本水墨

陈櫑-拙政园松风水阁-45cm×33cm-纸本水墨
写生随感
文·陈櫑
神游太虚,妙参造化。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置身自然,临春风,思浩荡,望秋云,神飞扬。沐浴晨曦,静观斜阳。我想这是画者在师古人之后对师造化的渴望与期待。渴望物我两化,期待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传之于笔,赋之于墨。将自然山川之神妙皆赋予绢素之上。
最初随恩师初次写生便是太行洪谷,山川连绵,溪水潺潺。面对自然物象,唯有赞叹。如何画出作品,实在为难。索性只观恩师作画,几天之后,拿出自己作品是笔墨生涩散乱。构图章法布局刻板。气韵不生动,用笔无骨法。赋彩未能随类,应物也未象形。挑不出可观可看之画。作画不多,识见不广,必会执一己之见,以之前所学古人之笔法套用写生之上。故未能得山川妙象。
前贤云:师古人而后师造化。古人之法是用,而造化之象是体。古人之所画皆是造化,而造化之显著,无非是画。所以画者到至极之地,行住坐卧无在非画。回去潜心研学,笔耕不辍,终有一些体悟和感受想要表达。近两年写生欲求越来越强,行走到处,可画之景绝不放过,可观之地一定前往。再面对自然物象时,可以相对完整表达内容。取舍心中开始有数,笔墨开始随心而到。面对青山绵绵,溪水潺潺,树展风散,云雾生烟。哪是近景主体,哪是中景呼应,哪是远景连绵。已是成竹在胸。写生的佳趣在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自然山川里画时,随着物象的动我们的心亦在动。水流云在,树随风摆,心亦自在。心即灵动,画也生机。所绘作品传达出观者的感叹于心声,神妙之处令人回味无尽,静逸之处令人细思日长。方可称为佳作。
画固所以象形,但不可求之于形象之中,而当求之于形象之外。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可目视,画面止而神欲行。齐白石先生讲“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妙在似于不似之间,欲立艺者”。写生应抓住自然物象之神气,不拘于笔墨形式,皴擦点染,横涂竖抹,或三笔五笔,或千笔万墨。只为传达出此刻心与自然的神会。打动自己的作品,才有可能感染别人。要达到这种高度,必当先求法度,笔有笔法,章有章法,理有理法。笔法全备,然后能辨别诸家。章法全备,然后能腹充古今。理法全备,然后能参变脱化。羚羊掛角,无迹可寻。非拘拘于法度者所能知也,亦非不知法度者所能见也。笔不可穷,眼不可穷。笔要有转运提按,要有一波三折。眼要有扩充见知,要有博览万物。这样勾勾画画栩栩生机才可能会跃然纸上。若心无专注,手无把握,腹无丘壑,既使日日写画,亦是徒劳无成。唯有博览多闻,功深学粹,日积月累,自然天成。
当画者知见日进于高明,学力日归于平实。舞笔弄墨,墨随笔至,情趣自来。即使一色笔墨也会浓淡自见,绚爛满幅。写生是为山川物象立新颜,为观者传佳作。唯有写生,临摹,创作结合一起。反复立破。终究会有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形成和表达方式的完善。
画者最终追求的境界和高度应是作画胸有成竹,用笔自能指挥得当,一波三折,一纵一横,皆得自如。惊蛇枯藤,随形变幻,如有排云列阵之势,龙蜒凤舞之形。重不失板,轻不失浮,枯不失槁,肥不失甜。无穷神妙,自到豪端,心闲意适,乐此不疲,心迹游荡太虚之巅,笔落画案绢素之上。一挥而就快哉畅神……
艺丨术丨家

陈櫑,祖籍河南商丘,毕业於天津美术学院,青年山水画家。师承天津美术学院霍春阳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姜金军教授、河南省书画院院长谢冰毅先生弟子;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山水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黄宾虹艺术院副院长、中国书画文化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绘画以院体山水,青绿、浅绛见长,风格清新俊逸、细紧工密、恬静幽淡,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扬宋人之法取元人之韵,其艺术面貌渊穆清华,含古合新,气象雄健,意味隽永。澄传统非保守,明古法蕴生意,法古宋元意。北骨南风互为表里、洋溢着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旋律。

陈櫑-太行农家-33cm×45cm-纸本设色

陈櫑-云台山-33cm×45cm-纸本水墨

陈櫑-云台山-33cm×45cm-纸本水墨

陈櫑-苏州园林-33cm×45cm-纸本水墨

陈櫑-千灯烟雨-33cm×45cm-纸本水墨

陈櫑-晋城小暖掌-33cm×45cm-纸本设色

陈櫑-云岩寺-33cm×45cm-纸本设色

陈櫑-晋城陵川小暖掌-45cm×33cm-纸本设色

陈櫑-苍山石韵-45cm×33cm-纸本设色

陈櫑-武夷茶山新绿-45cm×33cm-纸本设色

陈櫑-浮岚映翠-45cm×33cm-纸本设色

陈櫑-天游峰观景亭-45cm×33cm-纸本设色

陈櫑-钟楼-33cm×33cm-纸本设色

陈櫑-虎跳峡-33cm×33cm-纸本水墨

陈櫑-枯松不倒屹立云霄-33cm×33cm-纸本水墨

陈櫑-玉龙雪山-33cm×33cm-纸本水墨

陈櫑-慧苑寺-33cm×33cm-纸本设色

陈櫑-武夷胜境-33cm×33cm-纸本水墨

陈櫑-天心禅寺途中一览-33cm×33cm-纸本水墨

陈櫑-玉液湖-33cm×33cm-纸本水墨

陈櫑-小亭休憩天游峰-33cm×33cm-纸本设色

陈櫑-玉龙山下-40cm×45cm-纸本s水墨

陈櫑-云捲玉龙雪山-45cm×33cm-纸本水墨

陈櫑-武夷大王峰-33cm×45cm-纸本水墨

陈櫑-玉女峰-33cm×45cm-纸本设色

陈櫑-崐山亭林园玉峰-33cm×45cm-纸本设色

陈櫑-板岩秋色-33cm×45cm-纸本设色

陈櫑-石板岩山色-45cm×33cm-纸本水墨

陈櫑-红石峡-45cm×33cm-纸本设色

陈櫑-锦溪古镇-33cm×45cm-纸本水墨

陈櫑-九龙潭-45cm×33cm-纸本水墨

陈櫑-万壑树声-33cm×45cm-纸本设色

陈櫑-太行峡谷-33cm×45cm-纸本水墨
-- END --
主编丨王成业
编辑丨「私享艺术」全媒体运营中心
出品丨私享时代文化传播
媒体传播丨展览策划丨书画经纪丨图书出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0 17:23 , Processed in 0.00935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