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回忆“返城”:为回家各显神通,吃火柴、装病、逼父母退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9 05:57: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知青回忆“返城”:为回家各显神通,吃火柴、装病、逼父母退休                                                         2023-01-18 15:29                                       

          上世纪60年代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粮食供应、工作机会等等,中国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上海因为人口众多,成为了知青大户,有100多万知青先后奔赴中国各地的农村。
那些少年就像大海里的无帆之舟,无法掌握自己的方向,只能随着时代的大浪浮浮沉沉。

70年代末,持续不到十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停止,知青们看到了回城的希望,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离开农村,有一些办法合理、有一些办法荒谬、还有一些办法可悲…… 1978年的春天,国家放宽了下乡知青由于健康原因和家庭困难而返回城市的条件,明确规定独生子女可以回城,多子女下乡的可以照顾一个回城。当时大部分家庭都是多子女,符合回城条件的知青不多,但毕竟政策已经松动,说明回城不再是个禁忌,于是许多知青积极寻找替代办法,最直接的就是办病退。
有知青干农活的时候骨折过,为了回上海,拿着骨折的片子去找大夫,说自己没法走路,医生知道他已经痊愈了,本来不想管,但这个知青回乡的意愿很强,待在医院不走,躺在走廊上,非说自己有严重的骨折后遗症,根本无法运动,最后医生没办法,同意了他办病退。
除了这种借助“特殊条件”达成目的的人之外,还有一些知青为了办病退不惜自残,比如把火柴头刮下来吃。
当时的火柴含有红磷,吃下后会造成严重的胃损伤,然而要的就是这个重伤的效果,人被拉去医院抢救,当地怕出事故,不敢再留,只能同意返乡。当然,以终身健康为代价,换来回家的机会,在有些人看来得不偿失,所以他们选择更温和的斗争方法。
有人大冬天只穿一件单衣,站在室外吹冷风,吹到住院几个月,还有白天干重体力活,扛麻袋、耕地、插秧,什么累就干什么,然后晚上强迫自己不睡觉,最后累到尿血,生产队一看这些人太狠了,害怕出人命担责任,只能让他们病退回去。

没有胆子自残的人,只能从自身找点毛病,然后无限拔高,期望获得上面的同情。有个知青人高马大,身体健康,很少生病,他想办病退回城,但思来想去,自己“不争气”的身体只有小时候尿床这一个问题。懂些医术的人点拨了一句:“尿床的专业名词叫遗尿症,也是一种病,检查不出来的。” 就这一句话,达成了这个知青回城的愿望。他到医院去,向医生讲述了自己的问题,人家本身不想搭理他,但是架不住这个知青嘴甜,又拿了一些礼物,最后医生给他写了个病历,顺利回到上海。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子说自己还在尿床,这是伤自尊的事情,即便是假的,也很难说出口,但为了能回家,面子和尊严根本不重要。
当年知青返城,除了病退、装病退,还有一条途径就是顶替。
有些知青的父母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一旦退休形成空缺,子女就可以到他们的单位去工作。不过,退一个顶一个是理想状态,大部分多子女家庭的父母退休有先后,让谁先顶替,往往让父母左右为难。有个上海男知青的母亲到了退休年龄,因为家里两个孩子,母亲准备把顶替名额先给姐姐,因为姐姐已经30岁了,还在乡下没有结婚,再等下去就成老姑娘了,恐怕耽误一辈子。
可是男知青的女朋友不愿意,她已经在上海等了好几年,也20多岁,如果这次男知青不能顶替母亲的职位回来,就只能等父亲退休,而他父亲距离退休还有7、8年,让女朋友再等这么久不现实,后来男知青告诉父母,不让他回去的话,肯定跟女朋友吹了,失去女朋友他就不活了。父母怕儿子寻短见,俩人一合计,只能让父亲提前退休,两个子女才顶了两个职位回城。

在农村没有感情债,还能顶替父母职位回城,对于大部分知青来说,已经算是求之不得的好运气,相当一部分知青在下乡的地方都有一笔感情孽债。 90年代时,有一部影响很大的连续剧《孽债》,讲述了一群在云南农场插队的上海青年们大返城的故事,他们不少人都在农村生下孩子。按照当年的返城政策,如果知青在农村结婚就不能回城,于是一些在农村成家立业的知青,屈服于返城的诱惑,毅然跟农村的糟糠之妻恩断义绝,抛妻弃子。
上海知青小刘曾经在江西插队,他跟当地一位少女相爱,这位少女美丽、勤劳、朴实,具备完美妻子的一切特质。但当知青返程大潮开始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小刘希望回家,他们的爱情要无疾而终。临走前,小刘在少女家吃饭,女孩父亲说:“两个人有没有缘分,老天说了算。小刘要走,如果你们真有缘,以后还会遇到,如果没有缘分,就这样吧。”
几十年后,知青们流行回访下乡的地方,他们称之为重回“第二故乡”,不少当年跟小刘一起插队的知青们都回去了,但小刘没去,他其实很想了解少女怎么样了,不过自己也明白,人可以回去,但心已经回不去了,一切都不再是当年的模样。
对于知青来说,返城只是改变个人命运的第一步,回到大城市之后,该如何展开人生?这是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不能再以过去的思维看待未来,想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只能自强不息,通过读书学习以知识改变命运。 知青小刚家庭条件不好,没有顶替父母工作的机会,好不容易回了上海,只能靠擦皮鞋为生。他知道不能擦一辈子鞋,闲了就在鞋摊上读书学习,后来考上了上海电视大学,虽然学校不怎么样,但至少能给文凭。那个年代急需各种各样的人才,小刚因为有文凭,符合选拔干部“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标准,最终成了国家干部,彻底改变命运。
知青大红从小喜欢读书,他知道不管什么时候,知识都不会没用,就算某一时会遇到低谷,但总要恢复到应有地位,所以下乡的时候,他一有空就读书,不管别人的冷嘲热讽,只是一心一意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恢复高考,他不出意外地考取了著名大学,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后来当上了某著名报纸的副总编。

知青们在迷茫的年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巨变,他们必须独自面对爱情、事业、家庭的三重冲击,有些人清醒地早,有些人眼界较远,他们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还有不少人缺少引导,没有领路人,在懵懂无知中消耗了青春,无奈地步入了中年和老年,他们使尽浑身解数生存在社会上,没人关心,没人可怜。然而,不管成为了社会精英还是回归普通人,每一位知青都对那段往事产生了刻骨铭心的感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3-2-13 01:04:00 |只看该作者
燕呢窗花纸墨趣,风过屏梅笔砚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19 13:28 , Processed in 0.00859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