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消费主义时代的生产主义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5 08:37: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5-02-24

     “消费”与“生产”本来并不是对立的,但资本来到世间,使两者变得对立,而“消费主义”使这种对立发展到了极端。这种对立的消除是否可能?消除这种对立,是一种理想。在生活中,理想不一定能实现,但它会照亮生活,使生活产生意义。

1

谈“生产主义”,要从“时间”说起。我碰到这个问题,是20多年前,当时我在瑞典留学。瑞典人称自己的国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每到“五一”,就有大规模的游行。参加游行的人按照约定聚到一个公园,党的社区支部书记自驾私车,运来一捆旗帜标语,分发给接到通知应约而来的本社区的同志,然后大家排好队。每个社区一支队伍,依次出发,前面是军乐队开道,乐队奏《国际歌》和其他一些歌曲。最大最长的游行队伍是社会民主党的。许多人手持玫瑰花,那是他们党的标志。从鲜红变为玫瑰红,是这个党“修正”的象征。社会民主党时而在台上,时而在台下。在台上时,游行很有气势;在台下时,游行更有激情。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别的党也在游行,甚至有秘鲁的“光辉的道路”,举着毛主席戴红领章红帽徽的木刻像。各党都打出各自的标语,代表着各自的政纲。我最感到好奇的是瑞典共产党,“苏东事变”后改名为左翼党。他们打出的口号是“六小时工作制”。当时,中国还没有实行每周双休制,假期也不多,每年大约要工作300天。到了瑞典,发现他们每周只工作五天,再加上各种节假日和带薪休假,每年工作200天就够了。在我当时的感觉中,这已经够超前的了。如果再实行“六小时工作制”,那经济怎么办?问题还不仅如此,关键是工作时间越短越好吗?我总觉得这个思路有问题,此后许多年,我一直在回想。“六小时工作制”只是口号而已,20年过去了,也没有实行,看来也行不通。其实,实行后的下一步,是不是该提出“四小时工作制”了?到了共产主义,是几小时工作制?

工作的时间少了,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多了。在现今的社会中,这的确能成为一个理想。上班是无奈的。不挣钱,怎么生活?不挣多钱,怎么付得起那些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品味的高档消费?下班是自由的。下班后是自己的时间,不归老板管,只要不触犯法律,干什么都行。理想的生活,是少上班,多挣钱。如果能意外发一笔财,就可以不上班了。但是,这似乎又不对。钱很多,一辈子也用不完的人,似乎也照样认真地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似乎还有人生追求。

如果我们放在一个较长时段考察,就会发现,上班是一个现代现象。在古代社会,农民无所谓上班下班,按照自然的节律,播种、插秧、除草、收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地享受着劳动及其果实。手工业工人也无所谓上班,想做就做,累了就休息,对手艺精益求精,生活在对自己手艺的自豪感之中。

大工厂、公司出现了,于是就有了上班现象。上班不能迟到,更不能缺席。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时间观念的变化。能按时上下班,把工作与休息时间区分开,这是一种文明素质。如果一个民族还不习惯准时上下班,比方说,让工人八点钟上班,他们不认为十点钟来就是一个错误,这个民族的经济就不可能发达。常听企业主抱怨,到有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很困难。尽管那里劳动力价格不高,但劳动力质量有问题。工人上班不守时,劳动纪律不好,劳资对立很厉害。这不应从民族或文化上找根源,更不能从人种或基因上找原因。守时是“文明”的表现。现代文明之犁或迟或早会把全世界都深耕一遍,使全世界各民族都变成守时的民族,变成劳动纪律好的民族,上班好好干,下班好好玩的民族,这是由不可阻挡的经济规律决定的。

上班与下班的对立,造成了工作与娱乐的对立。上班时玩是不对的,下班时工作是可笑的。上班工作,成为下班后娱乐和享受所必须忍受的痛苦。上班时间属于老板,下班时间才能属于自己。老板发工资,把时间买去了,就属老板所有。如果老板要求工人加班,就应该再付钱来买,给加班工资。如果节假日还要加班,工资就得加倍。

现代社会还有一种发明,这就是打卡机,上下班要打卡,不是老板站在那里看着你是否迟到,而是机器监督你,用机器把你的上下班时间区分开来。这种非个人化的机器,避免了雇主与工人的直接冲突,使工作与业余的对立变得像自然规律一样不可抗拒。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中的愉悦被忽略不计了。在上班时找乐是不对的:上班是件严肃的事,负有重大责任的人在上班时,开不得半点玩笑,弄得不好事情会办砸;在危险岗位上工作的人更不能有玩笑的态度,稍有差错,人命关天。既然上班,就得能吃苦耐劳,把事情做好。要寻欢作乐,下班以后再说。上班要拼命干,下班再拼命玩。这样,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的发展,生产效率提高了,不需要那么多工作时间了,当然就得缩短工作时间。

这种主张,是建立在工作与业余对立的基础上的。工作时,人是机器,业余时,人才还原为人。工作时间是人生必须忍受的时间,业余时间才是人作为人对时间的享受。

2

再来谈消费。过去的三十年,我们经历了从消费可耻到消费光荣的变化。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时代,消费是一件可耻的事。

只消费而不生产的人是社会的寄生虫,消费城市是寄生的城市。我家乡在扬州,又生长在重视“生产”的年代,从小就听了很多对旧扬州的批判。从小学到中学,老师都对我们说,解放前,扬州是一个消费城市,全城只有两家半工厂,休闲业很发达。扬州人过的是“早上皮包水”(上茶馆喝茶),“晚上水包皮”(上浴室泡澡)的生活。老师们又说,解放后,经过一些年的发展,扬州建成了一个工业城市,我们有了许多家的工厂,甚至都能造拖拉机和水泥船了。有一段时间,市里还想建钢铁厂,后来中央没有批准。老师说,账要算在刘少奇身上。大跃进时扬州就大炼钢铁,照那个方向发展,早就建成钢铁厂了,可惜后来砍掉了。砍掉后再建,就困难了。在那个年代,中国所有的城市,都是生产城市,能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社会不容寄生虫存在,一个人不能生产,他活着还有什么用呢?扬州城的西南角有一个湖,叫荷花池。文化革命时斗走资派,当时的扬州市长有一个大罪状,就是妄图把这个湖变成一个公园。我们当时也觉得该斗。当上了市长,还不想想多办几家工厂,建什么公园?

这些年,情况变了,消费变得光荣起来。“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成了介绍扬州的导游词,诱惑全国人民,都来包一包、泡一泡。荷花池真的成了公园,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都有很多老人聚在那里,唱歌、跳舞、做操、抖空竹。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休闲产业,甚至发展养老产业,也能使一个城市繁荣发达。全国各大军区都在扬州有干部休养所,让有功勋的老军人在扬州安度晚年。现在占据着市领导注意力的,是建成卫生城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这太好了,扬州人很以此为荣。

从重视“生产”向重视“消费”发展,这似乎符合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物资匮乏时,有一个想象,如果物资丰富就一切都好了。但等到物资丰富了,又有了新的烦恼,东西卖不出去怎么办?物质财富充分涌流了,反而带来了经济危机。

经济为什么会有危机,西方的一些政治家都会说,原因是消费信心不足,人们不敢花钱。消费信心是经济状况的一个指标。

我们现在也这么说。通过刺激消费来发展经济,这是常用的办法。让人们放心花钱。人们买商品,于是商品销出去了,制造业就发展了。人们买服务,于是服务业也发展了。

记得有人曾说,中国经济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老百姓不敢花钱。有钱总是往银行里存,留着养老、子女教育、治病,主要原因是社会福利不好。西方一些福利国家就不一样,人家不怕。养老、教育、医疗都有保障。无后顾之忧,就可放心消费,甚至贷款消费。

听了这个故事,我总是在头脑里浮上一个镜头:澳门赌场。有一年去澳门,参观赌场。那时,赌场主要还是香港客光顾。里面供应便餐,以节省赌客时间。赌场还免费送一张回香港的船票,赌客不必留路费。赌场周围有很多的当铺,都取名为“必胜押”、“常胜押”等吉利的名字。在当铺里可以用随身的手表、珠宝等抵押借款,并可以在香港的连锁店赎回,不必再为赎当回一趟澳门。这样,赌客身上所有的钱都可拿出,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可以当掉。为你服务到家,服务你到家,你也就有了消费信心。

是不是我们发展经济也要这么做。让人们没有后顾之忧,有钱就花。人们总喜欢说一个故事:一对中国夫妇攒了一辈子的钱,终于买到房子,住进去没有几天就死了;一对美国夫妇贷款买房,然后住进去,边还贷款边享受。可见美国夫妇多么聪明。

但是,这个故事已经过时了。更好的刺激消费的办法,是让消费成为时尚。对奢侈品的追求,原本是社会上的富裕阶层所特有的特征。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各种装饰品的存在,如冠、笄、项链、金玉饰品等等。这种少数人对奢侈品拥有的现象,在以皇权和贵族特权为中心的传统社会,被发展到了极致。从曾侯乙墓到明定陵,挖出了大量东西供今天的人饱眼福,对墓主人的奢华生活发挥最充分的想象。到了当代,消费社会的特点,是奢侈品的普及化。人们在各种奢侈品的使用上,进行着激烈的攀比竞赛:汽车高档,衣服靓丽、手表名贵、提包入时、手机新潮,都成了身份的象征。

奢侈品成了经济发展的新的引擎。而这种消费具有无限性。一个古老的理想似乎行不通了。我们曾相信,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时,就可“按需分配”了。但现在,消费不再是有限的,吃饭、穿衣、住房,这些消费具有有限性,但现在,人的无限贪婪和无限的对奢侈品的追求,开启了经济发展的新的大门。在即使“充分涌流”也仍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有着无限的需求,“按需分配”仍是不可能的。因此,还是要多挣多花,仍是要鼓励人们能挣会花。这就进入了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之中。

消费光荣,消费水平代表着品味,代表着档次,我消费故我在,消费成了人的新的存在方式。

3

审美、艺术和享受,原本是联系在一起的。农民看着绿油油、黄灿灿的庄稼地,牧民看着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景,总是充满着喜悦。手工艺人则具有半艺术家的性质。在现代艺术观念形成以前,一件作品并没有由于被认定为艺术品而得到欣赏。制作者在制作时愉悦,接受者也分享这种快感,这就够了,与它是否被认定为艺术无关。

机器和资本,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大规模生产剥夺了这种生产的愉悦,造就了生产、创造和审美三者的分离。对生产效率的追求,使得生产过程的愉悦被牺牲了。人成了生产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只是有时比铁制的齿轮和螺丝钉更有效而已。赤裸裸的功利性追求,原本总是有一点忌讳,这时明白地提了出来。资本的运作,消除了原本笼罩在一些职业上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语)。不仅如此,它将所有劳动者对他们劳动过程和成果的享受都剥夺了。对于一位劳动者来说,重要的不再是他的生产过程和他所生产的东西使他感到快乐,而是他的劳动的成果所换来的金钱使他有可能去购买快乐。

出现于十八世纪的现代美学和现代艺术观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现代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审美无利害。从世纪之初的夏夫茨伯里,经鲍姆加登,到世纪之末的康德,这种思想逐渐成熟,成为一种现代美学体系的基石。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辟出一个领域,给心灵一个住所,这是美学形成的一个理由。几乎与此同时,现代艺术体系和现代艺术观念也出现了。现代艺术体系,指十八世纪中叶夏尔·巴图所提出的将诗、绘画、音乐、雕塑和舞蹈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美的艺术”的体系。这一体系在经过修正后,被《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百科合书》采来作为所依据的概念框架的一部分,后来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与美、崇高等概念结合起来,成为美学体系的一部分。现代艺术概念,从夏尔·巴图将这些艺术门类归结为单一的原理,即“摹仿”以后,被人们不断修正,形成了对艺术本质的共同追求。由此,艺术与工艺被明确地区分开来。这样就确定了,一些人的制作的物品是艺术,而不是工艺或其他工业制成品;确定了一些人的活动是艺术活动,而不是生产活动;也确定了一些人是艺术家,他们是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依据着与普通人不一样的原则而生活,对他们也要依据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原则来看待和欣赏,并以别的原则来与他们交往。

当艺术生产与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界限被明确分开来,艺术依赖于一系列相关的体制而得以确立的时候,在社会生活中同时发生的,是劳动与享受,工作与业余,上班与下班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就成了工作之外的时间的填充。艺术要提升业余生活的品味,用美来克服庸俗,要使自身成为宗教消退时代的宗教,感情缺失时代的感情。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设计的组成部分。艺术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又需要艺术,这时,艺术就成了生活的滋补营养品,让生活的片面性得以缓解。人没有艺术也是可以活的,但有了艺术,就会活得更好。

消费社会来临,带来日常生活审美化,推动了一种艺术走向生活的倾向。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的艺术化,即产品不再只是满足生活需要,而且以其外观满足审美的需要。通过时尚产品的制作,使消费符号化,成为财富和品味的象征。二是艺术的产业化,通过大规模生产,廉价的复制,利用新媒介的广泛传播,就使艺术改变了过去的性质,造成了制作者和接受者的脱离。

在这种情况下,迫使原来意义上的艺术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消亡,二是成为生活的救赎。在一个“产业艺术化,艺术产业化”的时代,实际上消除了美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这时,如果艺术还想在社会生活中起某种作用的话,只有一种办法,这就是宣布艺术化的产业只是产业,产业化的艺术不是艺术。艺术要别有一种追求,要针对生活的现状发言。这里,艺术与美分离了,艺术是生活的救赎,是解毒剂。它不再是滋补的营养品,而是医治社会之病的药品。

4

生产主义(producerism)是从消费主义(consumerism)而来的。并不是说,原来就有一种主义,叫“生产主义”,后来经济转型了,出现了“消费主义”。事实恰恰相反,在经济生活以“生产”为中心时,人们并没有提出一个“生产主义”。“生产”就是“生产”,无所谓“主义”。当然,认为生产关系的问题解决了,主要的力量应该放在发展生产力上,也是一种“主义”。但是,那与这里所谈的“生产主义”,不属于一个层面。“生产主义”是说,“消费”发展了,走向泛滥,从而“为消费而消费”,即“我消费故我在”,并且有了“主义”时,才提出回到“生产”上来,这才有了“生产主义”。

消费主义有多种理解。对消费主义,有人理解得很具体,即主张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待商业行为,如保护消费者,反对包装、广告、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欺诈,推动包括“消费者日”在内的各种活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还有,意识到消费者的力量,并适当地使用这种力量,如抵制某商家或厂家的商品,抵制某国某地区的商品,以此作为政治的手段。另外,还有一些反消费主义者,他们从自然保护、环保、反对少数人的特权,等等角度,对种种社会现象提出质疑、批判和抗议。“生产主义”也是如此。在西方,一些“生产主义”者反对通过增税来增加非生产者的福利,还有一些人反对外来移民,要来保护本国劳工的就业机会。一般说来,在国外,生产主义的提法,都涉及具体的经济话题,与一部分人的权益有关,这种对权益的维护,有时还很狭隘。但是,“生产主义”也可以有积极的解读。

劳动本身,并非只是谋生的手段。劳动本身有着快乐。我们在生活中会看到大量的从劳作过程中汲取快感的例子。母亲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其过程本身是充满着快感的,她不会计算单位劳动时间的产值。从手业者对手艺本身的爱好,从科学家对研究工作本身的痴迷,从运动员对比赛的享受,从艺术家在创作时的全身心投入,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劳动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由人的智力和体力的自由运用所形成的,是由人的“知解力”与“想象力”的和谐运用所产生的,同时,也是自我实现的内在冲动得以体现出来时所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作决非只是用来购买快乐所需要忍受的辛劳,上班与下班的对立可以化解,生产劳动本身,可以具有审美的性质。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这个话题:那么,理想的生活是什么呢?不是工作时间越短越好,挣的钱越多越好,不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就好,而是将“最喜欢的事做得尽善尽美”才好。人的理想不应该是不劳动,或者少劳动,而应该是劳动的性质发生变化,不再从事奴隶式的劳动。劳动的解放,生产的快乐,都体现在这一点上。人的全面发展,使兴趣与生产结合起来,使每个儿童的聪明才智通过教育得以发展,社会又能使这种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应该成为我们的理想。孔夫子一生最大的感叹,是“不吾知也”。他的希望,是有人能用他,让他发挥自己的作用,但这个愿望在当时不能实现。未来社会的理想,当然不只是让某一个人发挥作用,而是让所有的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一个自由、自觉、自为的社会,当全部力量被发挥出来时,它所能达到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过程。这个过程不能理解成从强迫劳动到不劳而获的过程,而应该理解成从劳动被奴役到解除这种奴役的过程。写到这里,打开电视等待一个重要信息。这些天电视上有一个主题:幸福。电视上打出了一个标题:幸福要靠创造性劳动。这当然是对的,但我想强调的是另外一点:幸福就是创造性劳动,或者说幸福包含了创造性劳动。幸福与劳动的对立消除了,奴隶式的劳动被取消了,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原载《读书》2013年第3期高建平 文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8 17:24 , Processed in 0.03056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