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岳的这一首冷门七律,不事雕琢,造语自然,很有晚唐作品的风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14 08:37: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方岳的这一首冷门七律,不事雕琢,造语自然,很有晚唐作品的风味                                                         2023-08-12 02:33                                       

                                       

千年之前的那个秋夜,江南水乡的那次停泊。让唐代诗人张继写出了那首,让他名传后世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以至于后来去苏州的人们,都要去寻寻枫桥,访访寒山寺,感受下那悠长浑厚的古寺钟声。

多年后的宋代,有这样一位才子,他也如当年寂寂无名的张继一般秋浦夜泊,故地重游,触动客愁,于是在歙州府城江畔舟中写下了这一首清美落寞的七律。

《泊歙浦》

方岳〔宋代〕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这首诗的大意是:

还是这条路上,执手依依,不忍相别。岸上的红枫,仍然像去年一样鲜艳。秋风萧瑟,踽踽独行,南归的大雁,暂停相伴。

此时,霜露满江,月亮斜挂在寒渚之上;又听得城头吹角,激起江声震荡。孤独的游子,更感到客况凄凉,旅愁荏苒。他悄立船上,默默无言,遥望水天。

方岳,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安徽祁门人。绍定五年进士及第,但方岳的仕途之路,却又是坎坷不平。他几经启用,又几经罢黜,人生跌宕起伏。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离家,行至歙州城,引发客愁,写下这首诗。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虽然是暂时停泊,却感到不忍分别,因为岸上火红的枫叶勾起了去年的回忆,年复一年,漂泊依旧,人都会对它感到留恋。

“丹枫”这一色彩强烈的景物十分引人注目,“霜叶红于二月花”,多看看它,亦可以聊解客愁。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萧瑟的秋天本来就容易引起悲凉的感情,再加上一个人孤零零地出门在外,举目无亲,只有南归的大雁好似同情旅人的孤寂,暂时停下来相陪伴。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这一联由白天写到夜晚。霜露满江,月亮似乎也感到寒意,忽听吹角之声越江而来,格外凄厉,船上难眠的旅人不由得吃了一惊,更感到了旅况的凄凉。

“江声”即指下联的“吹角”之声传到江中,在寂静的月夜里是震动人心的,故用了个“惊”字。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这两句把诗人的身影突出地刻画出来,孤城在岸上耸立,小船独泊在江边,而船上正站着孤独的游子,面对万里寒江,倾听城中传来的号角声,不禁分外感到天地的寥廓,人生的渺小,前途的渺茫了。

这首诗借景抒情,不事雕琢,造语自然,很有晚唐作品风味。

读这首诗,会让人想起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两首诗在诗人的经历、表达情感和诗词意境方面有相似之处,都含有诗人浓烈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与这首诗也有些意境上的相似。不同的是,《次北固山下》表达旅途顺利之喜悦,抒发了久客思归之情,给人乐观、向上之感;《泊歙浦》则是抒发旅途孤单、寂寞的悲凉之情,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和无尽的孤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29 06:32 , Processed in 0.01274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