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帮忙带孙子时,糊涂老人逢人就说的4句话,聪明老人守口如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4 00:05: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帮忙带孙子时,糊涂老人逢人就说的4句话,聪明老人守口如瓶                                                         

2023-10-02 14:38                                            

发布于:湖南省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多言惹祸,沉默是金”,类似的道理,谁都知道,但是很多老人,习惯性唠叨,难以做到。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回到城里,帮忙带孙子,或者把孙子带到老家。
家里多了一个孩子,气氛就热闹了,生活的话题也多了。如果老人管不好自己的嘴,不仅会惹麻烦,还会制造家庭内耗。
关于带孙子的几句话,聪明老人守口如瓶,糊涂老人逢人就说。

01
第一,表达“身不由己”的话,怨气很重。
很多老人,在中年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我不会带孙子,我养老靠自己”。可是到了一定的年纪,发现养老还得靠子女,因此不得不帮忙带孙子。
也有一些儿媳,要求公公婆婆带孙子,否则就给脸色,或者直接说“不带孙,我不会管你们养老”之类的话。
老人带孙子,很多人是“有苦难言”的,处于“心不甘情不愿”的状况。
一开口就说“我也是没办法,否则不会来带孙;人老了,只能服从子女安排”,把内心的不愉快,一股脑地告诉周围的人。
古人说:“一叹穷三年。”
抱怨越多,人心越穷,幸福的生活,就荡然无存了。
聪明的老人,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可以随时做出调整,而不是固执己见。
“既来之,则安之”,让内心平和了,带孙的态度就积极了,生活会多一些阳光。
02
第二,吐槽“婆媳矛盾”的话,恶化关系。
我的老邻居张大妈,长期生活在农村,非常节俭。
她到城里帮忙带孙,很快就和小区里的老人混熟了,还把别人家的旧衣服拿过来,给孙子穿。
儿媳见状,非常讨厌。认为孩子穿旧衣服,会引发自卑心理。
张大妈很委屈,把婆媳之间的争执,告诉了小区里的老人。
一传十,十传百。张大妈的话,回到了儿媳的耳朵里。
还有老人指指点点:“这个儿媳,太刁难了,太奢侈了......”
张大妈对外人说的话,导致婆媳关系进一步恶化,似乎是水火不容了。
其实,儿媳、婆婆,说的话都有道理,只是观念不一样而已。需要内部沟通,而不是对外吐槽。
两代人之间,存在代沟,但是老人应该遵照晚辈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固执“老一辈的做法”。
尤其是对儿媳的一些看法,不要到处去说,人言可畏啊。

03
第三,贬低“孙子成长”的话,很伤自尊。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很小的时候,很调皮,还喜欢击剑。父母给他取名“犬子”,类似于“大毛、二毛”等,其初衷是,名字显得卑微,便于养活,远离鬼魅。
司马相如长大之后,很羡慕春秋名人蔺相如,于是自己改名为“司马相如”。
很多家庭,纷纷仿效,把自家的孩子,称为“犬子”。
现如今,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很好养活。毕竟,生活条件好了,医学也发达了。
可是很多老人,却习惯性把孙子当成“犬子”,或者说一些贬低孙子的话。
比方说,老人一开口就说:“这个孙子很不懂事,在家里乱翻东西;读书很糟糕......”哪怕孙子学习成绩不错,老人也会说:“现在成绩好,不代表以后有出息。”
看似谦虚的话,只要是孙子在一旁听到了,就会很伤自尊。毕竟,孙子是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的。
贬低了孙子,难免孙子要到儿媳面前告状,或者孙子会表达委屈。接着,家里人就不好相处了。
04
第四,闲聊“儿媳儿子”的矛盾,揭露家丑。
有的老人,一开口就说“昨天,儿子和儿媳吵架,为了某件事”。外人听了,会给出一些建议,但是外人还会把“话”传出去,并且导致多个版本,真假难辨。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儿子和儿媳的小家庭,不可能没有任何矛盾,作为父母,应该学会旁观,而不是像嘉宾一样,反反复复点评。请外人来点评,那就更不可取了。
要相信,所有的矛盾,都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小两口自己会处理的。
另外,儿子儿媳和孙子之间的矛盾,也不要揭露。毕竟,他们之间的磕磕碰碰,多为教育的过程,不可能很恶劣。

05
什么是聪明?什么是糊涂?引用郑板桥的一段经历,就明白了。
有一天,郑板桥去山东莱州的云峰山,晚上在一间茅屋里借宿。
茅屋的主人自称糊涂老人,还拿出笔墨纸砚,请他题几个字。
郑板桥信手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字,落款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一张偌大的白纸上,还有很多空白地方,郑板桥就谦虚地说:“您也写几个字吧。”
老人写完字之后,落款:“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原来,老人是禅师恒彻上人,
看到落款,郑板桥非常钦佩,幸好自己没有夸夸其谈,闹出笑话。
以此可见,人活着,要内心通透,对外人却表现出“糊涂”。千万不要内外不分,把外人当成宝,把家人当成草;不必“真糊涂、老糊涂”。
带孙子的老人,和周围的人聊天的时候,应该这样做。
其一,任何时候,给儿媳、儿子、孙子点赞,展示出一家人很和睦,都在积极向上的姿态。
其二,家人之间有任何事情,都应该在家庭内部沟通,并且老人要学会让步。毕竟,子孙的日子,终究要他们去把握,老人不得不放手。
其三,和外人,聊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一笑而过。比方说,天气如何,城市如何,人生经历、时代变迁如何。
其四,听到别人家关于带孙子的困惑,不要“好人为师”,也不要到处传播。
古人言:“言行在于美,而不在于多。”
既然多言是祸,那就把话放在肚子里,自己承受。
人这一生,都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6 07:58 , Processed in 0.00914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