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如海真的给黛玉留下了巨额遗产吗?种种迹象表明,我们都猜错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4 04:06: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林如海真的给黛玉留下了巨额遗产吗?种种迹象表明,我们都猜错了                                           2023-10-13 06:30                                            

发布于:安徽省
   
                                       

红楼文本中“失落无考”的“朝代年纪”,其实是被“甄士隐”的“烟云模糊处”之一,是“大有考证”(脂批)的。只要从文本整体出发,结合脂批,就可以确定“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第七回脂批)的秦可卿隐指废太子胤礽,也就不难明白文本真实的时代背景是横跨了康雍乾三朝的“九十春光”(脂批)。

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成熟时期,封建时代走上巅峰。也是在这一时期,封建社会危机四伏,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百姓日为衣食所累,最后的丧钟已经隐约敲响,但当权者却依然沉浸在中央帝国的荣光中、太平盛世的狂欢里,官场贪弊成风,民谣“三年清知县,十万白花银”,形容的就是此风之盛、之烈。

黛玉之父如海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祖上曾袭过列侯,高中过探花,后被钦点为巡盐御史,并在巡盐御史任上捐馆于扬州城。巡盐御史不仅级别远高于县令,而且还是个肥差,再加上如海家世显赫,又联姻了时称“八公”的天下望族之一的贾家,根脉深广。于是,人们难免会有一个想法,如海会不会家资豪巨,甚至富可敌国?黛玉是如海的唯一遗脉,由此引出了红学史上又一桩著名公案一一如海是否给黛玉留下巨额遗产?

1、文本诸多细节不支持如海拥有巨额财产

支持如海给黛玉留下巨额遗产者,有一个论据就是,第七十二回贾府的财政早已左支右绌,贾琏不得不向鸳鸯借当,后来宫里的太监又派小太监来所谓借银子,凤姐和贾琏谈起荣国府家务,贾琏感慨道:“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暗示贾琏此前曾发过一笔巨额之财,而黛玉此前回家奔丧往返都是由贾琏护送,很可能如海葬礼贾琏也全程参与料理,而黛玉年纪又小,贾琏趁机私吞如海留给自己女儿的巨额遗产,中饱私囊。

但是,以上仅仅只是推论,看起来分析得头头是道,但真的经得起推敲吗?

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贾敏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亲骨肉,“女死,移疼女之心疼外孙女者,当然”(脂批),贾母对黛玉疼爱有加、呵护备至也是人之常情,因此,贾敏去世,贾母便遣男女船只不远千里来接黛玉,“致意务去”,而且,一入贾府便成为与宝玉并列的、贾母最宠溺之人。如海去世,让黛玉雪上加霜,更加孤苦无依。如果如海真的留下三二百万遗产,这也许是黛玉在这个世界上最牢靠的依靠,贾母已是风烛残年,谁知时日还有多少,此时就算拼了老命,也要为外孙女保住这份最后的依靠,岂能容他人霸占?贾琏带着孤女黛玉两手空空从江南回来,贾母丝毫不过问,贾母岂不就是一个木偶?

如果是黛玉的林家堂族染指这笔遗产,贾母岂能坐视不理?凭着贾家的权势,官府为黛玉讨回公道岂不是分分钟的事?如果林家堂族根本没有染指这笔遗产,而是贾琏干的好事,凭着贾母在贾府中一言九鼎的地位,不说贾琏该如何自处,黛玉拿回这份本来就属于她的巨额遗产也非难事。

其实,结合贾琏说话的背景和贾家的现状,就不难发现,认为贾琏言中之意暗示他曾侵吞过如海遗产的说法似乎不尽准确。进入末世的贾家,“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而此时贾家的内斗愈发激烈,动了谁的奶酪都比剥夺他们的生命还难,又有宫中太监等不断变本加厉地勒索银子,支出更大了。但在声势大不如前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与往昔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开源也更难,此消彼长之下,贾家的财政困境日益加剧。作为贾政、王夫人委托的荣国府直接管理者,他们对这种压力的感受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因此,贾琏渴望,财政收入左支右绌的当下,能够再有新的收入,才脱口而出说了这句话。

既然末世贾家的财政也早已陷入困境,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一一贾琏是为了荣国府而曾经非法占有这笔遗产,而贾母出于家族整体利益考量也同意?末世的贾家“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较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第二回冷子兴语),而林黛玉孤苦无依、整日总是泪水涟涟,两相对比,天壤之别。贾母平日里笃信佛教,吃斋念佛,总是怜贫惜老,面对这样处境下的亲外孙女,她又怎么可能如此狠心?!

或许,巡盐御史如海并不像营缮郎秦业那样“宦囊羞涩”,但只要“细心体贴”(脂批)文本,也不难发现有诸多细节不支持如海拥有巨额家产,如:

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贾府,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极老,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又甚小,也是自幼随身的小丫鬟雪雁,只有十岁,一团孩气。饱经世故的贾母一下子就料定,“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鹦哥与黛玉。鹦哥就是后来的紫鹃,她在未来黛玉的贾府生活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几乎相当于宝玉身边的袭人,相形之下,王嬷嬷和雪雁几乎就没有存在感了。

如海“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黛玉是他唯一的后代,自然爱若珍宝,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俗语说,女行千里父担忧,黛玉此行路途迢迢,况且黛玉“多病,年又极小”,而且,此去一别,再见亦甚难,如海定会不惜血本,也会派出身边最得力之人一路护送,但最终却是两个难堪重任的下人随行,如海的财产状况可想而知。作为丈母娘,贾母对女婿如海家中财政肯定也是熟知的,女儿一死,便急切地要接黛玉入贾府,想必也是料定亲外孙女在如此经济状况之下得不到最好的照顾。

第十六回,林黛玉奔丧重回贾府,也只带了许多书籍,又将纸笔等物分送给姐妹们,并未见她带来任何金银财宝。这其实也是照应第二回关于林如海家世的描述一一“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可以说,“学海文林”(脂批对林如海名字寓意的解读)的家族穷得只剩下书,也富得处处有书!

而且,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初入贾府时,虽然极小,但就已经知道“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面对各色人等,应对得体,如此灵心巧性之人,自然对自家的经济状况是熟稔于心的。如果林家家资饶富,如海去世之前,黛玉已经赶回来,他一定会千叮万嘱地对宝贝女儿交待遗产事宜;如果如海来不及等到宝贝女儿,他也一定会对遗产作好安排,因为这笔遗产对于自己从此孤苦无依的宝贝女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即使如海来不及交待或者有人想趁机非法占有这笔遗产而没有将他的身后安排传达到黛玉,此时的她,比初入贾府时大了好几岁,而且又经历了寄人篱下的历练,她当然更应该知道自己会拥有一笔价值不菲的遗产,也应该知道遗产的去向。

第四十二回钗黛合一之后,宝钗成为黛玉在荣国府中无话不谈的好姐妹。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黛玉向宝钗傾吐心里的烦难,“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体弱多病的黛玉在荣国府获取她的救命之物一一燕窝的艰难历程,也可印证黛玉所言不虚。如果如海真的留下巨额遗产,知道遗产去向的她再说出这样的话,岂不是莫名其妙?

2、林黛玉的寓意不支持她有巨额遗产可继承

在“表里皆有喻”(第十二回脂批)的文本中,诗句“虎兕相逢大梦归”、“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双悬日月照乾坤”以及脂批诗“自执金矛自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无不暗示文本在风花雪月、脂浓粉香的表象下,暗藏着金戈铁马、血流成河的惨烈斗争。

与文本之第一正人贾宝玉并列为“通部之主”(第一回脂批)的黛玉,在如此文本中暗藏着极其独特、极为重要的寓意。她的神奇的前世今生隐喻了比托于文本中的正统之象征、“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第七回脂批)、隐指废太子胤礽的秦可卿的跌宕起伏、盛极而衰直至消亡的正统之“九十春光”;她浸泡在泪海中的今生,隐喻的则是正统之残影。

黛玉隐喻正统之残影的今生,开始于“热日无多”(脂批)的末世,此时胤礽已死、太虚幻境已有,正统已式微,可以说事实上已经灭亡,她一生至死不干的眼泪其实就是亡国之泪,她的别号“潇湘妃子”就是亡国之典。

与此寓意相应,黛玉必须终日以泪洗面,直至泪枯夭亡,而且,她还必须无家可归,一无所有,因此,她刚登场不久,母亲便病故了,很快父亲也一命呜呼,当然,也应该没有给她留下什么遗产,从此,她真正成为无枝可依的孤鸟,只能在异乡的贾府中将寄人篱下的泪海余生继续到底,就像在所有候鸟都已南迁的冬季被迫滞留北方雪原上的孤雁(雪雁),又像日日悲鸣着亡国哀音的杜鹃(紫鹃)。

第三回,黛玉初入贾府,回目名就用“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其实,那时的黛玉至少还有父亲,很难说荣国府是收养,而回目名却急不可待地用收养二字,或许正是考虑到黛玉所具有的寓意。既是被收养,自然就是无家可归,无财可继,倍加凄凉,脂批也指出,收养“二字触目凄凉之至!”。

当然,黛玉父母很快相继亡故,还有其他深意一一“开笔即写贾夫人已死,是特使黛玉入荣府之速也”(第二回回前总批),而第十四回黛玉之父病殁,是“颦儿方可长居荣府之文”(脂批)。就这样,以黛玉为首的主要梦中人因各种不同原因、以各种不同方式相继长住荣国府,汇集在第一正人宝玉身边,为大观园正文开启作好了准备,人类文学史上最为精彩的梦幻对手戏才得以上演。

本篇拙文本中所引用的观点大部分来自于此前的《“行”走红楼》系列拙文,由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详细展开,也无法一一注明,敬请谅解!各位朋友,如有兴趣敬请关注此前系列拙文的相关文章!特此注明!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4 09:30 , Processed in 0.00741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