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两首诗是王安石、苏轼的经典之作,文学相通,意境却高下不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5 19:54: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两首诗是王安石、苏轼的经典之作,文学相通,意境却高下不同                                                        2023-10-24 08:46                                            

发布于:北京市
   
        北宋神宗年间涌现了很多文坛大咖,是我国古代有一个文艺大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可以说星光璀璨、星光熠熠,其中有两位大家更是相爱相杀、缠斗了一辈子——这两人就是同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苏轼。二人本同朝为官,却因为政见的不同而分道扬镳,但是似乎二人的关系又并非真的“水火不容”,反倒有点儿“惺惺相惜”的感觉。

苏轼因为才思敏捷,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常常在文学上不屑于王安石,两人在变法问题上也常常争的面红耳赤。但是在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要被治罪时,却是王安石及时出手相救,才使苏大才子免于一死,而王安石在被罢相归隐时,苏轼也放下芥蒂千里相会,二人在晚年时成为了一对诤友。今天我们要说就是二人的经典诗作《登飞来峰》、《题西林壁》,从二首诗作中,我们也可以解读出二人的相通和不同。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30来岁,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时所创作,全诗为: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作者从一开始就写出了自己登山看塔的情景,第二句写自己在塔顶看到了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象。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的感怀,“歌以咏志”尤其是其中的“不畏”二字说明了作者的自信和豁达,透露出了一种“泰山崩于前”而闲庭信步的从容和大无畏的精神。

《题西林壁》是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时所作,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诗很有画面感而又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前两句短短十四个字却写出了庐山的千变万化、绵延逶迤、连环不绝、峰峦起伏。后两句写了一个亘古不变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需要真正认识庐山只能是跳出庐山全面、客观的看问题,但是也让人有一种难以看清局势、身处漩涡的无奈之感。

两诗都属于写景七律诗,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立意、谋篇、炼句等文学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从诗题看,王诗用动词“登”,苏诗用动词“题”,都用地名作宾语。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两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理,字字入扣、字字入微,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从表达的语势看,两诗的情语中几个用字也几乎雷同。如王诗转句用“不畏”承上启下作过渡,苏诗转句用“不识”承上启下作过渡,各自的关照都极稳妥,又如两诗都用“只缘”导引结穴;又如王诗的“身在最高层”与苏诗的“身在此山中”也相同。由此看来,两诗的相通与巧合,达到逼肖,如出一辙。真是英雄所见极同,何其相似!

但是从意境来看,王荆公的诗作显得更为大气和自信,透露出作者在政治上不为艰辛坚持改改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苏轼的诗作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却让人感觉诗人心中的不安和“既来之则安之”顺从、无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如果非要比较高下的话,个人感觉王安石的诗作更有意境,更为大气。这两首诗的意境也体现了二人对命运的不同态度,王安石就像一个“斗士”为了变法一直在与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做斗争,而苏轼则是一个对命运安之若怡的态度,所以才能写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2 13:11 , Processed in 0.00733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