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愧是诗仙!连孤独都写得如此浪漫唯美,惊艳了流年,沉醉了岁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04:22: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不愧是诗仙!连孤独都写得如此浪漫唯美,惊艳了流年,沉醉了岁月                                                         2023-11-09 08:26                                            发布于:广东省
   

                                       

来源:古诗文学习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执一枝瘦笔,将万千思绪寄托于那一滴晶莹透亮的露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最喜欢李白的一联诗,“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朵朵白云,滟滟秋水,秋月朗照,白露垂珠,好一幅秋夜月色图,沉醉了千年的时光。

【原作】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释】

吴越:杨齐贤注“越州会稽郡,勾践所都。苏州吴郡,阖闾所都。今浙东西之地皆吴越也。”即今江、浙一符

白露垂珠:江淹《别赋》中“秋露如敢。”此化用其意

澄江净如练:《文选》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径引其后句,而改动一字

谢玄晖:即谢脁,其字玄晖

【翻译】

金陵的夜色美丽岑寂,凉风渐渐吹起。我独自寂寞登上高楼,放眼吴越江天。白云把自己皎洁的身影投入江中,与秋水一起轻摇水面的金陵城。树木草叶上积聚起洁白的露珠,将将滴下,宛若秋月般妩媚灵动。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愿归去。古往今来,有过多少风流雅士,但真正可以入眼作为知己的,却少之又少。想起谢眺曾经唱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佳句,真是让人空自怀念他的才华啊。

【背景】

“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六朝古都,乌衣巷口,秦淮河畔,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

李白一生漫游天下,根据资料显示,他至少到过金陵四次。

这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的创作时间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写于公元726年,也就是李白初至金陵时;也有人认为是在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

根据诗歌内容来看,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此时的李白经历了10多年的仕途求索,终于在742年得到了皇帝的召见,成了翰林待诏。

可惜不到两年,便因奸臣的排挤,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即使潇洒如他,面对仕途的挫折,也是难以释怀。

他来到金陵,登上西楼,想到同样被排挤出京的谢朓(谢玄晖),一时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首诗。

【鉴赏】

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金陵城西楼所见所感,诗人彼时的寂寞也包含在其中。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诗人是在静寂的夜间,独自一人登上城西楼的。“凉风发”,暗示季节是秋天,与下文“秋月”相呼应。“吴越”,泛指江、浙一带;远望吴越,点出登楼的目的。从“夜寂”、“独上”、“望吴越”等词语中,隐隐地透露出诗人登楼时孤寂、抑郁、怅惘的心情。诗人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写“望”中之景的。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十四个字,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十分逼真传神。 “滴”与“摇”,使整个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物,一齐情态逼露,异趣横生,令人浮想联翩,为之神往。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浪漫主义诗人想象的奇特,也充分显示出他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故能捕捉住客观景物的主要特征,“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他苦苦思索。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一个“稀”字,吐露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苦闷心情。“古来”、“眼中”,又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意思是说:不仅是我眼前知音稀少,自古以来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当时也都是如此。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意思是说:谢朓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这样的好诗,令我深深地怀念他。这两句,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我与谢朓精神“相接”,他的诗我能理解;今日我写此诗,与谢朓当年心情相同,有谁能“解道”、能“长忆”呢?可见李白“长忆”谢朓,乃是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诗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令人倍感“月下沉吟”的诗人是多么的寂寞和忧愁。

诗头两句写金陵夜空寂静,凉风忽起,诗人独上高楼,远眺吴越;三、四两句写景,色调以清澈静凉为主;五、六两句写诗人在此情境下,万千悲苦汇集胸间,因觉知音稀少而怅然徘徊,不肯回去;末两句诗说只有南齐诗人谢朓的诗句能道出眼前之景。全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朓的钦佩,以即景抒怀的手法,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表达了作者对谢朓的崇敬和追慕之情。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笔触所及,广阔悠远,足见其构思之精巧。此诗在词语、韵律、色彩、声调、韵味等方面都协调一致,显示出一种苍茫、悲凉、沉郁的氛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8 00:42 , Processed in 0.0087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