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楼梦:林黛玉小性儿?别闹了,她的情绪稳定程度无人能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0 19:43: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红楼梦:林黛玉小性儿?别闹了,她的情绪稳定程度无人能及                                                         

2023-12-08 21:55                                            

发布于:云南省
   
                                

林黛玉的性情是淡定而又稳定的一个,在这方面,整部《红楼梦》里的女性,没有一个能超过她的。

史湘云口中的林姐姐“小性儿,行动爱恼人”是不实之语,而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放大了林黛玉的所谓性格缺陷,导致广大人民群众根深蒂固地认为,林黛玉心眼小、爱生气。

这么认为的读者,大多是没有读过《红楼梦》原著的,但凡读了原著,且刻意留意林黛玉言语措辞、性格演进的读者,是不会这么认为的。

作为《红楼梦》第一女主角,曹雪芹给予黛玉的标签是比较多的,其中“喜散”就是一个,这也是曹雪芹对她的一个定位,喜散,就是喜欢独处,不爱扎堆。这个特质可以理解为高冷吗?其实不是,只有内心丰盈的人才可以享受孤独,之所以可以享受孤独,是她有能力找到足够多的东西滋养丰富自己,这一点古今同理,不分时代。

林黛玉是《红楼梦》首屈一指的诗人,《葬花词》《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等,都是林黛玉在独处时的创作,如果她每天都身处于热闹之中,或者她是一个向往欢聚的人,就不可能有这些体悟和作品,也就不是诗人了,也就不是林黛玉了。独自创作作品的,其他的姑娘几乎没有或者很少,宝玉有,但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远不及黛玉。

人有思想和感情,所有人都如此,林黛玉自然也不例外,曹雪芹笔下所有的看似情绪稳定的人物,至少私下里也都有各自思想和情绪上的波涛汹涌。

比如被贾母视为最得意重孙媳妇的秦可卿,人前那是情绪极其的稳定,但私下里因为一句话都要琢磨个三日五夕,心病一得就再也好不了了。比如薛宝钗,树立的人设就是主打一个稳重,可是她有若干次的行动言语都是不庄重、不妥当的,当着众多的人凌厉骂小丫头,伏热天气里不打招呼就往青年公子的卧室里闯,可不符合大家小姐的体面。相比她们,黛玉的自制和自我消化能力很强大。

林黛玉自出场,没有一次越距行为和过分的言语,她所谓的情绪化无一例外都是针对宝玉的,而且都是在背后产生压力之下的结果,她不过是在金玉良缘极限压力下的反击而已。

史湘云认了宝钗这个“好姐姐”后,刻意疏远黛玉,好几次对黛玉言语刻薄,根本不考虑黛玉的面子感情,比如宝钗的生日宴后她说黛玉爱辖制宝玉,比如她认为贾母疼宝琴黛玉会不舒服,比如芦雪庵联诗她直说黛玉是假清高,黛玉一次回击也没有,不仅没有,她对史湘云从头到尾都是宽容、包容和毫无芥蒂的。二人在贾府最后的中秋之夜联诗,看看湘云和黛玉二人的互动,湘云转变为真心的关切林姐姐,而黛玉对于湘云,自始至终没有任何的变化,是很令人动容的。

像黛玉这样包容史湘云的行为,她并不刻意,也不是装的,纵观整个红楼人物,没有一人能做到这样真正的开阔和大度。

感情上,林黛玉从头至尾都在金玉良缘的阴影笼罩之下,在宝黛钗三人行的早期,这件事的确对于黛玉的心情影响比较大,黛玉失了双亲,在贾府寄人篱下,婚事无父母撑腰和做主,面对薛家和王夫人强悍的势力,她产生危机和不安全感再正常不过。但她从来不会向他人释放情绪,除了自我消化,就是向宝玉求证二人感情的证明。这个过程,并不是任性,而是一介孤女处境艰难的白描。

但是在清虚观打醮那个端午节后,也就是宝玉给她送两方旧帕之后,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黛玉再也没有哭过,也再也没有和宝玉的争执,她和宝玉的互动全部都是关怀、体谅,不论发生任何事,典型的如众人都认为贾母看上宝琴要为宝玉求婚配,黛玉都极为淡定,她甚至从那之后,和宝琴的关系极为亲密,和薛宝钗、薛姨妈的关系都极为亲密。

曹雪芹为林黛玉设立一个书香之族出身的身份,她也是《红楼梦》众多人物里文化素养的一个顶级存在,她是大家闺秀标杆式的人物,位列金陵十二钗之首位,她在品格上是超出凡人的存在,她是绛珠仙子下凡,是灵河岸上的仙葩,这是曹雪芹对于他心目中女主角的定位。岂能是哭哭啼啼、期期艾艾、任性小性的人?这样的人,能担得起《红楼梦》第一女主角的分量吗?

林黛玉表面看,似乎身体柔弱,但她在意志上其实最坚定的,她坚守的东西是不会变的,看她的《葬花吟》,用词之凌厉,虽知为闺阁女儿所写,却是用血泪写成的,真正的弱者是哀嚎于血泪,强者才能将它酿成自己精神的呐喊、结成作品。

林黛玉的情绪极其稳定,这一点超出所有的人。很多人不同意这一点,但我们需要从细节中找答案,比如对于贾府的经济危机,黛玉其实和秦可卿、凤姐、探春一样,看得很透彻,因黛玉的文化水平又最高,就危机感来说,她经历了林家的离丧,感受当然是最深的;从历史来说,黛玉诗词中用了大量的典故,她也吟咏过许多的古人,对于规律的洞察不会比秦可卿低,她不管家,但对于贾府的寅吃卯粮和凤姐看得一样的透彻,薛宝钗那么稳重的一个人,动不动喜欢给人做教师爷,她们和黛玉比,就情绪问题来说,都差的太多。

读者总是将林黛玉放置在一个只知道自己悲春伤秋情绪上的一个人,这当然是不对的,曹雪芹对于贾府的定位是武荫世家,而林黛玉是诗书之族的定位,是对贾府的弥补,小说多处都隐晦地点出了二者的关系:

比如“灵河岸边的绛珠草”“人参养荣丸”“有凤来仪”,舜妃娥皇女英的象征“潇湘妃子”等等,都在告诉读者,以武力取得天下,却不能以武力治理天下,而必须用文化的力量,林黛玉就是那个文化的力量。

林黛玉之于《红楼梦》,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曹雪芹最善于不写之写,也擅长写为不写,读黛玉这样第一重量级的人物,要细读细看,去寻找她对于这样的巨著,那个分量到底在哪里,如果她只是一个沉浸在自己感情世界的一个小姑娘,《红楼梦》也就称不上是什么名著了。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6 05:46 , Processed in 0.00820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