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画荷三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0 20:00: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画荷三思                                                         2023-12-10 00:44                                       

     发布于:广东省
                                    
寒露(中国画) 肖伟 作
●肖伟
妖·不妖
中学时代,我们在语文老师的导引下背诵《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千古名篇深入人心,而纯洁、美丽、高雅的莲花,成为我终身的感情寄托。至今,我都能流畅地背诵出《爱莲说》全篇。
染·不染
工笔画的技法,从根本上说来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勾线和渲染。从画面上看,荷花就是点线面的组合:荷叶是面,荷梗是线,荷花和莲蓬是点,看似简单的表达,能够显现不同的质感,加之荷花的四时变化和品种的丰富性,让人在荷的艺术世界里流连不已。
我始终用一颗“诗心”去观看、去感悟、去表现荷花的姿态和精神。薄薄的青雾浮于水塘上,荷花亭亭净植,淡淡的红,淡淡的白,缕缕清晰,婉约而从容;水珠滑过了荷钱,水鸟嬉戏,绿荷红菡萏,摇曳生姿;落日,微澜,金光闪动的小河,芳华退去的荷梗,呈种种几何图案定格在镜般的湖面,昭示了四季的循环,时光的更替。
惑·不惑
第一张荷花图始于大学时代,二十几个春秋过去,痴心不改。
此时,我正在修改十几年前的一幅工笔荷花,用花青沿着荷叶的中心,徐徐地向外渲染、晕化。对着画,既熟悉又陌生,曾经视艺术为生命的执着,仿佛就在昨日,亲切可触,又恍如隔世,遥不可及。
The end of time, art of eternity(时光永逝,艺术永恒)。这是大学时代深入我心的一句英文。我不禁冒出这样的念头:一个人一时的狂热,或者说那种少年时对艺术的神圣感,虽幼稚却是极为可贵的。
事隔多年,神圣逐渐淡化了,因为画画这条路不再陌生,成了一条熟谙的途径;那种迷茫已然消失,虽不再有误途的危险,但新奇、憧憬所带来的激情,似乎变成了一个略带伤感的叹号。现在,绘画已是一个习惯,一个与生活不可分割的习惯。
面对早年的作品,不免有些惊讶,那些看来并不如意的拙作,曾经竟然那么强烈地激动着当时的我;如今的我,对艺术的理解加深了,对画面的控制能力更加自如,而艺术的痴迷与神秘却没那么浓烈了。
历史将个体锁定在某个时间段,不能重复,那么就好好地把握这一时间段所形成的理念和判断。上天赋予我对绘画的某些感悟能力,以至于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看古代绘画,看西方绘画。而我对二者的感悟,最终将汇聚于一池荷塘,绽放出我自己的花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4-1-6 05:42:29 |只看该作者
佳作!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30 19:40 , Processed in 0.00922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