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末代皇帝参观井冈山,写了一首好诗,却闹出两个笑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05:58: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末代皇帝参观井冈山,写了一首好诗,却闹出两个笑话                                                         

2023-12-22 10:51                                            

发布于:天津市
   
       1964年4月11日下午,革命圣地井冈山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参观团,叫做“政协文史专员参观团”,团长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
有趣的是,由于溥仪对毛泽东和红军不少情况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以至于在参观井冈山期间,虽然写了一首好诗,却竟闹出两个笑话。当然,闹出笑话并非出自溥仪的本意,只不过是由于客观环境造就的,毕竟他的身份非常特殊。
当大客车一进入茨坪时,溥仪兴奋地观望着这大山深处五立的一幢幢高楼大厦。他激动地大声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过去我不太理解毛主席为什么别的地方不去,而偏偏选择井冈山做革命根据地,现在,我理解了。”
随行的一位专员便好奇地问道:“那你给我们说说看,你究竟悟出了什么道理?”

溥仪便仿佛如有所悟地指着窗外的宾馆、招待所说:“你们看,原来这里有这么多的房子可以供红军使用。”今天来看,溥仪说出的这句话着实令人捧腹,但他毕竟做过皇帝,当时并没有人当面笑话他。
听他这样一说,陪同参观的一位吉安地区领导马上解释道:“这些高楼大厦是解放后才修建起来,供中外宾客来参观时用的。过去这里是穷山沟,只有几座用土砖垒起来的平房,大部分是茅草屋,条件非常艰苦。”
当晚,井冈山管理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吕云松向参观团介绍了毛泽东、朱德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溥仪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才开始有了些真正了解。

在黄洋界哨口,溥仪一行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上面刻有毛泽东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词。只见溥仪毕恭毕敬地走到碑前,庄严地行了一个致敬礼。
这时站在他身旁的江西省政协的一名干部向他介绍了黄洋界保卫战的情况。听完介绍,溥仪热泪盈眶,并当场赋诗一首:“到处红旗噪妇孺,粟浮沧海敌心孤。炮声怒吼黄洋界,白匪平明一个无。千点红旗四面山,万夫颠顿妇孺关。梭镖木石成天险,骄敌宵遁指顾间。”
平心而论,溥仪作诗还是有点水平,这首诗算得上是一首好诗。众人听到他抑扬顿挫、富有表情的吟诵,不由得鼓起掌来。
溥仪一行参观博物馆时,在“艰苦岁月”陈列室中看到一根很旧的竹制扁担。溥仪很感兴趣地走到近前,仔细观看。
当他发现这根旧扁担上有“朱德的扁担”5个字,而且文字说明上写道,这是朱总司令当年用来挑粮食的。溥仪用怀疑的口吻问身边的讲解员:“这真是朱老总挑东西的扁担吗?”

讲解员肯定地答道:“一点没错,这是当年朱总司令常用来挑米的。”接着详细讲述了朱总司令扁担的故事。
听完讲解员生动的介绍,大家都深为朱老总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所感动。可意想不到的是,溥仪还天真地问出另一个令人捧腹的问题:“我在北京怎么没有看到和听到朱总司令挑米?”
站在旁边的宋希濂解释道:“朱老总挑粮是发生在战争年代的事,山上产的粮食不够吃,就要下山去挑。现在是和平时期,加上朱老总在北京管理国家大事,不需要再运米了。”
经过这一番解释,溥仪才完全明白了,便没有再问下去。
溥仪看到陈列馆内陈列的两首民谣《红米饭》、(干稻草》,十分喜爱,立即抄在自己的本子上。
回北京后,溥仪以书面形式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自己思想上的收获体会。他这样写道:“通过在井冈山参观访问,我进一步认识到毛泽东主席的伟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8 15:19 , Processed in 0.0076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