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孝文化:孟子提倡“劳而不怨”,为何孔子却会主张“以直报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06:01: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谈孝文化:孟子提倡“劳而不怨”,为何孔子却会主张“以直报怨”                                                         2023-12-30 12:30                                            发布于:天津市
   
         先秦时期,中国的哲人们早已提出了孝的观念,经过后代哲人的演绎和发展,形成了我们独具特色的“孝文化”。现在,我们来深入探讨孟子对“孝”的阐释。与当今的道德楷模类似,孟子认为孝的楷模是古代的舜。舜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帝王,还是一位孝子。尽管受到父母的不喜,舜却毫无怨言,全心全意地侍奉父母,这正是孟子所称颂的“劳而不怨”。
对于“劳而不怨”的原因,有人认为孟子所倡导的只是一种愚昧的孝道,即古代版本的父母有错也不能反驳,不能劝谏父母。

让我们先来看看《孟子》的原文:“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这里,万章的意思是用曾子的话“父母爱之,嘉而弗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来考验孟子,问舜是否会怨恨父母。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如果你的父母对你不好,不仅偏袒其他人,还让你辛苦劳作,你会怨恨他们吗?

阅读过《孟子》的人都知道,孟子喜欢用例子来说明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用了之前的一段对话,来自长息和曾子的弟子公明高的对话。即长息不理解舜为何在田野里哭泣,想了解舜对父母的感情。公明高回答说,虽然舜当时已经名利双收,娶了尧的两个女儿,成为天下之主,但他之所以哭泣,是因为尽管他在外表上已经很成功,但在孝顺方面,他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完美,有所欠缺,因此而哭泣。

孟子在这个故事中传达了他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孝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最重要的情感联系,不能获得父母的喜爱是子女忧愁的主要原因,父母的爱构成了子女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舜而言,如果不能赢得父母的爱,即使“王天下”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然而,有人可能会问,像舜一样,尽心尽力地孝顺父母并不能确保父母一定会喜爱自己,子女对父母单向的爱也是存在的,这是父母的错还是子女的错呢?

在后来的儒家看来,舜不被自己的父母所喜爱,并非舜的过错,因为舜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然而,从舜自己的角度来看,不被父母喜爱一定与自己有关,说明自己尚未尽到全力。因此,他的忧郁中包含了自责的成分。最终,“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豫, 瞽瞍豫而天下化, 瞽瞍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
简而言之,舜通过对自己的反省,最终赢得了父母的喜爱,达到了最高境界的孝顺。

然后他治理天下,实现了天下大治,这正是儒家所推崇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孟子提倡“劳而不怨”的背后,是充满了自我反省的精神和境界。外界对你的“劳和怨”,都是你自己尽力不完美的体现。儒家认为,孝植根于家庭关系,是治理天下的基石。未得到父母之爱,说明自己有所不足,不能自认为已尽“孝”,凸显了亲子关系的双向性。这种双向性建立在情感的自我反思基础上,而非义务的基础上。舜之所以能做到孝,主要在于内心的反省。

反省在根本上是靠“本心”发现来维持,不能尽孝是“失其本心”的结果。舜的大孝是自发的行为,他的行为自然而然地影响了周围百姓,最终万民皆服从他,推举他为王。
在以直报怨的思维下的“劳而不怨”,不仅是孟子所推崇的,也是《论语》中讨论过的问题。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与孟子不同,孔子更为厚道,不像孟子一样引用具体的例子,而是选择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段。

父母做错了事,子女该如何处理?这段话暗示了孔子对于“以直报怨”的理解,即子女要适时、委婉地多次劝谏,因为子女与父母之间难免有不理解之处。如果不能适时劝谏,子女之孝与亲之爱都难以实现。孔子认为,人若问心无愧,就不会害怕什么。在尽孝的事情上也是一样,通过反省自己,达到无忧无怖、无愧无悔的境地。然而,孟子没有提出一个无忧无怖的境界,这是孟子之忧与孔子之惧的不同之处。
那么,孟子之“劳而不怨”与孔子之“以直报怨”的观点是否矛盾呢?

首先,在儒家思想中,并不像墨家那样主张“兼爱”,而是将爱父母放在首位,然后推广到兄弟、君臣等关系中去。孔子的“以直报怨”有可能是对父母之外的人而言,即泛泛地讲人与人如何相处、国与国如何相处的问题。然而,从这句话的背景看不出它是普遍适用的还是特殊的用法,是针对所有人还是仅仅针对如何对待父母的。笔者认为,即便将“以直报怨”作为普遍适用的道德观来看,它与“劳而不怨”并不矛盾,要看我们对“直”作何理解。

孔子曾被问到:“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里的“直”可以理解为正确、公正的方法,而非狭隘的“以牙还牙”的心态。这种“直”是适时、委婉、多次的劝谏,是为了更好地尽孝。孔子还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他认为,如果人问心无愧,就不会害怕什么,对于尽孝也是一样。忧虑与惧怕虽然看似负面的情绪,但其实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忧虑与惧怕,才能达到无忧无怖、无愧无悔的境地。对于孟子而言,君子总是在不断的反省中,在“本心”的发掘与扩充中。他没有提出一个无忧无怖的境界,这是孟子之忧与孔子之惧的不同之处。
总体而言,孟子的“劳而不怨”所揭示的孝不仅不是愚昧的孝道,而是真实情感的需要和本心的要求。即使在今天,这一观点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文/扒拉文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6 08:56 , Processed in 0.00784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