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折柳赠别的诗词里,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02:09: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折柳赠别的诗词里,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2024-01-21 11:02                                            发布于:山东省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隋代佚名
隋代无名诗人的送别诗,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痕迹。万千柳枝垂地,婀娜多姿;漫天杨花飞舞,惹人遐思。诗人借杨柳、杨花将依依不舍的离情写得感人至深。诗人的名字淹没在历史长河里,但诗中传递的真情,亘古不变。
暮春时节,风拂柳,杨花飞,青青柳色让离别的行人感到几分温暖。折尽柳条、飞尽杨花,离愁别绪,弥漫在空气里。诗的结尾,诗人没有问何时归,一句借问行人归不归,将离别的惆怅写到极致。

夕阳西下,王维在深山送走友人,缓缓关上柴门。在心里问了一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朋友什么时候回来,还能不能回来?王维不曾问,他知道,即便问了,也没有答案。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古代,每一次离别都有可能成为永别。
所以,51岁白居易,说了一句: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写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是无奈,更是解脱。那一年,白居易再次由长安贬往杭州,任杭州刺史一职,感慨万千: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早上才刚从紫禁城归来,傍晚时却要走出长安城东门。世事无常,便是如此。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离开长安,何必在意长安城内的阡陌曲折,此后踏上的,是前往江南路。
宋代的苏轼,心有感触地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所有的云淡风轻,都是经年沉淀的结果。对于宦海沉浮多年的白居易和苏轼,对于官场的风云变幻,早已司空见惯。对于归不归,何时归,早已看淡、看开了。

三千多年前,一位解甲归田的老兵,从遥远的边关返回家乡。一路跋涉,踽踽独行,饥渴难耐。心中的伤悲无人理解,边关渐远,家乡近在眼前,感慨中追忆往事,老兵写下有名的《采薇》。其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认为是《诗经》中最有名的诗句之一。
想当年老兵离家时,正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彼时春风吹拂,杨柳依依,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是谁在那个春天为他送别,是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满怀希望期待他的回归?未曾提及的往事,是否有他不忍提及的伤心和遗憾?
悲欢离合的故事,无时无刻都在上演。长途跋涉的老兵,回到久别的故乡,寒冬时节,雨雪霏霏,与离开时春暖花开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短短十几个字,说尽了心中的离恨。

言浅情深的诗句,更扣人心弦。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青门柳》一诗中,将一树青青柳色,融入人间的离恨,别出心裁。
借用柳之谐音,古代的人们折柳送别,寄托相思。也在伤感中多了几分浪漫。白居易在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柳树目睹离别,长此以往,有了人类的感情,那青青柳色,化身为一片伤心的颜色。路上的行人,在这一片伤心的颜色中,依依不舍,不忍离开。
这株柳树,因为距离城门太近,来往的行人众多。送别的人们随手,折下柳条。垂下的长枝条,被行人折尽,失去了原有的风姿。在春风里摇摆的枝条,也不似以前婀娜。长条折尽减春风,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氛围。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笔下的杨柳,一枝一叶都充满别意离情。三十五岁的李白,游览洛阳,住在异乡的客栈里,一天夜里听到《折杨柳》的曲子,怀念故乡,写了一首诗,诉说离愁。
“谁家玉笛暗飞声”,春天的夜晚,不知从谁家传出悠扬的笛声。此刻,客居洛阳的李白,或读书,或写作,或冥想,或闲坐,夜阑人静,让异乡的游子更感惆怅。隐约传来的动听笛声,引起了诗人的注意。
“散入春风满洛城”,寂静的夜空,春风吹拂,笛声传遍洛阳城。在诗词中采用夸张的手法,是李白的独特之处。李白写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豪迈又大气。这首诗中,笛声动听,春夜宁静,故而听得专注,传的远。

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笛声缥缈似仙乐,诗人仿佛听到了《折杨柳》的曲调,伤感又温馨,思乡更切。笛子吹奏的《折杨柳》曲,为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多写离愁。因“柳”谐音“留”,在古代,大家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以表示留恋、留念之意。
折柳,在当时是一种习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俗,期盼远方的亲人早日归来。南北朝时期流传《折杨柳枝》,歌中唱道: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字里行间流露着离愁别绪。

此夜曲中闻折柳,思乡心切的李白,或许真的听到了一首折柳曲,或许从笛声中听到了折柳曲哀婉动人的意境。
“何人不起故园情”,功力深厚的李白,以寥寥数笔引起天下人共情。试问,听到这动听感人的笛声,还有谁不会动思乡之情?
春夜闻笛,笛声似有《折杨柳》曲,自二十多岁便离家东游的李白,引触乡愁,那一缕乡愁融化在折杨柳曲中,让人动容。
唐代诗人郑谷,送别友人,依依不舍。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扬子江边,杨柳青青,柳条低垂,千丝万缕似人的愁思。漫天的杨花,让行人更添愁思。江南的春景,似一幅水墨画。诗人以景寓情,将离愁写得如诗如画。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江边杨柳树下,折柳赠友人;离亭饯别,哀怨的笛声回荡在耳边,似乎是离别之曲《折杨柳》。从此后,天各一方,各自珍重。
唐朝,人们离开京城,东行者居多,长安青门,成为送别之地。一年春天,王之涣在长安城外送别好友,写了一首七绝《送别》,诗中说道,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唯一能在七绝领域比肩李白的王之涣,不愧为七绝圣手,这首短小精悍的送别诗,全诗未提及离别,却字字是离别,字字含离情。一个苦字,不仅是折柳辛苦,更是离别之苦。护城河两岸,杨柳依依,青青一片。青门外,诗人送别好友的身影,掩映在一片绿色中,人在画里,情在心中。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根据《三辅黄图》的记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李白词中写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大意如此。唐代诗人杨巨源,在折杨柳一诗中还原了灞水之畔送别的场景。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长安灞水之畔,正值初春,一对离人即将分别,即将远行之人驻马立足,接过送行人折下的柳枝,轻轻地说了一句:烦君折一枝。此情此景,俨然一幅“灞陵送别图”。
唐代诗人雍陶,任简州刺史时,将城外的“情尽桥”改名为“折柳桥”。在诗人看来,世间的真情,岂有了断时?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4 18:27 , Processed in 0.0077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