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奇特的一个字,3000年来读音都一样,你的读法估计也错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10:39: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奇特的一个字,3000年来读音都一样,你的读法估计也错了                                                         2024-01-27 15:57                                       

    发布于:天津市
   
中国字,中国魂。
中国汉字是中国历史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极其珍贵的现存文物。我们每天,无论与人交流或是网上冲浪,都无法离开文字环境,识文断字便是记事后必须学会的第一门功课,从牙牙学语到巧舌如簧,汉字随着人的成长也在变化。
汉字是十分有趣的,其千变万化的字义和读音,常常让远渡重洋的外国学子头痛不已,因理解不了中国文化与用语习惯,常常闹出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除开这个,汉字本身也是十分特别的,许多字来源于象形文,而象形文来既源于日常生活,又来源于所见所闻,皆是图画所得,属于表意文字,易被学习与掌握。如“鱼”,字形是一条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山”像一座层峦重叠的大山,中间的顶尖则是山峰之形,“口”则像张开的嘴巴,“月”则似一轮空中的弯月牙。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奇特字,但也因象形文字的图画性,有些抽象的想法无法用象形字表达,这也是它的局限性。

文字除字形有趣,读音也是好玩之极。中国话可不只普通话一种,而是由方言和不同民族自己的语言组成的,方言通常为十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还有平话土话。其中还不包括同省不同区的地方性方言,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区拥有不同读音,这真是太过于神奇,中国语言的奇妙之处让人不得不深深热爱并为之歌颂。中国奇特的一个字,3000年来读音都一样,你的读法估计也错了。读音相同的奇特汉字
中国文字的演变与读音,在使用同一文字的前提下,读音与含义区别不是特别大,读音相同的字也不在少数。今天所要提及的文字,不是最生僻的,也不是最有趣的,却是最日常的,基本天天都会看见或听见,这个字便是“街”,其含义指城市的道路,通常指有商场或者能闲逛的地方。这个字早在古代,便有文人注释讲解,如《康熙字典》中的“允街,地名”,含义一直没多大变化,但读音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发生变化。其字主要有两种读音,一种称为“gai”,一种称为“jie”。

“gai”一般是方言所读的音,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带的方言,但除此之外,东南地区内的部分粤语方言当中,“街”的读音也是“gai”,可见“gai”的读音并不是独特,而是广为流传。以成都话为例,“上街”等于“shang gai,”含义为出门逛逛,购物或者吃吃美食,还有“XX街道”也是经常称为“XXgai dao.”提到这个,不得不说一位重庆的说唱歌手,他也叫“GAI”,本名周延,来自四川内江,后与一名重庆本地妹子结婚,是重庆的骄傲。重庆属中国西南地区,与四川为邻,重庆话中的“街”读音同为“gai”,周延取名为“GAI”也是由于这个读音,它所具有的烟火、世俗之气,让人感受市井的文化,读音真是妙哉!

第二个读音则为普通话中的标准读音“jie”,统一标准化的中国汉字读音后,现代拼音输入也基本使用这个读音,这个读音虽严肃正规,但也无意增添“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冰冰,带着不请自来的寒意。其含义仍然指城市两旁的道路,但“gai道”能指代的偏僻小巷的传神之感,是“jie道”所不能替代完成的,不过“jie”这个音调用在正规场合时,显得恰如其分,毫无半点不妥之处。

汉字的读音就是如此的神奇,方言更具有人民生活的气息,而普通话的统一读音则显得更为沉稳大气。中国方言的形成原因有许多,历史,地理,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诞生方言,且产生众多分支。方言在另一种意义上,被语言学者分为八大官话,分别是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其群众基础大,流传也最为广泛。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变体,是历史演变的“文物”,其不同的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各个地区的历史演变的活化石,它植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土壤中在,现由于人口流动广,中国教育工作者要求从小学习,大量的方言正在流失,这是属于地方的文化,地方的宝物,国家也正在采取措施,保护这些濒危的文化产物。浅谈汉字发展史
中国历史最开始使用的为“表意符号”,起源于远古时期,类似图画,书画同源,只能传达最为简单的含义。殷商时期才渐渐形成较为似字的“象形文字”,它被认为是中国汉字的祖先,是刻在龟壳等硬物之上。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也统一文字,由宰相李斯收集整理加工后,形成“小篆”,此时已无象形文字的痕迹。汉朝时期,则由原来的小篆演变成“汉隶”,又被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新造字体“楷书”逐渐取代,这时的现代汉字开始初具雏形。盛唐之时,楷书的工整耗时较长,且不适合友人的闲谈书信,渐渐衍生更为自由奔放的“草书”,但在“楷书”与“草书”中间还有“行书”,集两种字体的优点于一身,更受大众的喜爱。

宋朝时期印刷术发明产生,与之一同被创造的还有“宋体字”,此时已相当接近现代的文字。再到新中国解放,国家重新统一汉字,现使用广泛的则是“简体字”与“繁体字”。中国汉字的发展史远不止这些,且还未论另五十五个民族的文字演变,与部分地区不同的用语习惯,中国汉字博大精深,非一朝一夕可窥其奥妙,它在上下三千年历史的洗涤中,一遍遍的以新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结语
文字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一字一句皆有其力量,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选择弃医从文,他所见到的中国人是一群愚蠢麻木,苟活于世的可怜人,他想将手中的笔使作手术刀,拯救麻木的中国人,不在沉默中灭亡,想要将笔使作枪,瞄准敌人的空隙,发出有力而致命的一击,想要将笔使作风,向中国青年传播爱国精神的种子。

文字是救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文学大家遭遇十年之乱,很多学者在那时忍受非人的折磨与侮辱,许多作品被评判为“妖言惑众”,被关押监狱的文学家数不胜数,有些不堪受辱,自杀而亡,而有些则靠着为数不多能看的名著,硬生生的捱过那段艰难岁月,文字是他们唯一救赎。文字是慰藉。离别是必受之苦,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相聚必有相离,战争之年多有分隔两地无法见面的新婚夫妇,很多男人刚刚结婚,第二天便要快马加鞭赶去前线,上场杀敌。相思之苦难解,只能以书信相传,传达绵绵不绝的爱意,文字是他们唯一的慰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所形成的词句文章,比汉字本身更为神奇,无形而抽象的感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解之感,这些都是其真正巧妙之处。中国字,中国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4 06:56 , Processed in 0.00854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