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昌龄水平极高的一首送别诗,28字成名作,余韵无穷,千古传诵,安慰后世一千多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04:07: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昌龄水平极高的一首送别诗,28字成名作,余韵无穷,千古传诵,安慰后世一千多年          2024-01-09 17:05                                            

发布于:甘肃省
   

                              

在古诗词中,送别是一种很常见的主题。

每当我们面对离别时,总会有一些诗句能够打动人心,让我们想起曾经的点滴和往事。

那些流传千古的送别古诗,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更是人类情感的载体。

送别古诗中,有许多经典之作。

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表达了友情的珍贵、不畏惧距离;

还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表达了纯洁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诗表达了对前途的信心和对朋友的高度评价。

这些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力量。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他的七绝题材不算广泛,大多是边塞、闺怨和送别,但是质量却是少有人能及的。

他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出塞》、《长信怨》等都曾被评为“七绝压卷之作”。

他在边塞诗上的成就无需多言,自他和高适、岑参、王之涣之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佳作。

而他的闺怨(宫怨)诗,同样显示出了超高的水平。

在他之前的“闺怨诗”尤其是“宫怨”,大多摆脱不了六朝绮丽浮艳的色彩。

而他的诗歌有一种洗尽铅华之美,他也因此被誉为“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至于他的送别诗,也许不如边塞诗有名,也不如“闺怨诗”成就高,但是也不乏传世名句。

例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便是他的送别代表。

还有这首《送柴侍御》是他被贬龙标后,送别友人时所写,最后两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这首送别古诗,个人认为是大多数人一读就会爱上的水平,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吧~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首句“沅水通波接武冈”,说的是,沅江的水流四通八达,连接着武冈。“武冈”,就是王昌龄的好友柴侍御即将要前往的地方。

即便我们就要分隔两地,但是因为有了沅水的连接,就感觉我们还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出了次句。

次句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明白如话,送你离开我不觉得有什么好伤感的。

真要说一点也没有舍不得,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是诗人的好朋友。

诗人这样写,主要是为了安慰自己和好友,侧面反映了潜意识里的确很难过伤感,二人情谊十分深厚。

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真的没有离愁别绪,完全不需要特地写“送君不觉有离伤”这句,而且还强调得这么直白。

全诗一共四句,其它三句基本都是写景,就第二句是直抒胸臆,最为扎眼,想不注意都难。

不过,这样写也不是完全没用,多用文字来自我安慰和催眠,人的意识就会慢慢被这种心理暗示影响了。

后两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千古名句,基本上跟首句的内涵差不多。

青山连成了一条道路,一同被白云笼罩,被雨水滋润,明月只有天上的那一轮,哪里会有两个地方的月亮呢。

“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于是诗人宽慰柴侍御说,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同”字表面是指与朋友风雨同行,实则凸显了内心对朋友远离的牵挂。

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这两句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

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一句肯定,一句反诘,笔法灵巧,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都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多少人在离别时写下令人断肠的词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寂寞离亭晚,江山此夜寒”、“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可是诗人却说“不觉”,难道他对友人就没有一丝不舍之情吗?

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因为在他看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即使武冈和黔阳相隔百里,但是两地的青山共沐风雨,同处于一片明月下,既是如此,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这两句一肯定,一反问,便将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推向了高潮。

诗人的心中未必真的没有“离伤”,只是他将这离愁别绪压在了心底,却反过来以乐观豪迈的语言来安慰友人。

正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相对比,一大气豪迈,一婉转,却同样凸显了真挚不移的友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

全诗来看,无一生僻字,诗人也不刻意雕琢词句,却能臻于妙境,触动人心,足见诗人的功底之深厚。

尤其是最后两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极婉转,又极深刻,将诗人的情感完全不走样子地表现出来,千百年来安慰了无数人。

本文转载自网络。以上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4 16:23 , Processed in 0.00826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