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孤独老知青64岁重返陕北,突如其来的女儿,让他看到了生活的曙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3 01:29: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孤独老知青64岁重返陕北,突如其来的女儿,让他看到了生活的曙光                                                         2024-01-26 10:28                                         

   发布于:天津市
   
                             
前言
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自古矜贵,可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却有一群读书人上山下乡,接受农民“再教育”,他们就是“知青”。
其中一位叫杜满尹的老知青,更有过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只可惜有缘无份,2016年重返农村才发现多了个女儿。
那么在下乡时杜满尹到底经历了什么?后来突然冒出来的“女儿”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 下乡知青与农家女1952年,杜满尹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为响应国家号召,高二时他跟着几个同学一起,来到了陕北农村,开启上山下乡生活。
听起来颇为有趣,可实际上知识分子下乡,日子过得非常辛苦,需要和农民一样劳作。
因此娇生惯养的刘志青、张文顺等人,很快就有点熬不下去了,唯独杜满尹肯吃苦,很得村民欣赏,还被选为组长。
在农村,杜满尹等人不仅要在天蒙蒙亮时就爬起来开垦荒地,闲暇时候还会教村子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因此村民对这些知青也颇为照顾,不仅指导他们干活,还会给他们送一些吃食。

杜满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了村长的女儿古小梅,她虽然个头不高、皮肤也黝黑,但是长的俊俏,性格也好。因此一段时间相处下来,杜满尹就跟古小梅互生情愫了,只可惜两人都有活要干,平时相处的时间极少。
好不容易等到有空相处了,两人也只是直愣愣的呆在一块,说不了几句话。
直到后来遇到一个契机,两人才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那是某天,同为知青的刘志青跟古小梅告了白,结果理所当然的遭到了拒绝。
刘志青心中不忿,对杜满尹有所怨怼,就在闲聊的时候编排了他与古小梅几句,结果杜满尹气得差点跟他打起来。
经过这番风波,杜满尹与古小梅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两人关系愈发契合。

后来各地知青陆续返乡,刘志青和张文顺等人都回去了,张文顺甚至还和一名女知青结了婚。不过杜满尹却选择了留下来,因为古小梅为了他推了好几桩婚事,因此他想留下来娶古小梅。
只可惜,杜满尹的家人不赞成这件事,他们更希望杜满尹从城里找个门当户对的姑娘。
最终,两人的事也没成,古小梅不想他为难,转头嫁给了别人,而杜满尹则是黯然回家。
这段原本有机会成为一段佳话的感情,最终潦草落幕,而杜满尹与古小梅也是分道扬镳。
回城后,杜满尹也娶妻生子,不过还没来得及生下孩子,妻子就因病去世了。
而杜满尹也自此孤居,独自寂寞生活。
直到2016年,64岁的杜满尹重返昔日农村,想要再看一看劳作过的地方,结果没想到,居然意外多了个女儿!

二 留在陕北的女儿从北京城赶到陕北后,杜满尹很快就发现,一切都已是物是人非。
昔日村落的光景早已不在,就连古小梅和她后来的丈夫,都已经去世了,只留下一个女儿。
怀着复杂的心情,杜满尹去看了古小梅的女儿,原以为会不被欢迎,没想到对方意外的温和。
不仅如此,对方还对杜满尹的故事颇为熟悉,说古小梅在世的时候,时常说以前的故事。
听到这里,杜满尹已是泪流不止,他原以为自己的心将一直枯寂下去,没想到如今却充盈着温暖。
他最终决定把古小梅的女儿郝圆圆认作干女儿,也算是给予自己一份慰藉,郝圆圆也很高兴。
后来,郝圆圆一家生活上比较困难,是杜满尹拿钱出来给她家盖了房子,供养两个孩子上学;
而郝圆圆一家也把杜满尹留在了陕北,像亲生父亲一样供养。
一家人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却充斥着温暖与幸福。

其实,类似这样的知青下乡的故事还有很多。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男女知青都选择了下乡。
作为“城里来的孩子”,他们往往一开始都不太适应农村的生活,从做饭到务农都要慢慢学。
有个叫马琳的女知青就是这样,她白天做些农务,晚上则是和大家一起读读报、看看书。
不过岁月并非一直这样静好,某天马琳正在工作的时候,就接到了一个宛如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母亲去世了。
她父亲早就去世,一直都是与母亲相依为命,此番母亲也走了,她一直想不开,就去储藏室里拿了瓶农药想自杀。
好在被村里一个叫做国良的小伙子及时发现,打掉了她手里的药品,把她送到了公社卫生院去,这才让她保得一命。
后来,马琳和国良慢慢走到了一起,倒也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

奈何命运无常,国良后来被诊出患有“闭塞性血栓脉管炎”,当时已经比较严重了,需要截肢。对于在地里干活的农民来说,截肢等于失去了营生,国良不想拖累马琳,最终以性命相逼,让她离开了。
恰好当时知青也能回城了,马琳最终回到了城里,不过她并没有放弃国良,反倒一直牵挂着他。
很多下乡的知青,都和我们上面所提到的杜满尹、马琳一样,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找到了爱情。
只不过,受限于时代,再加上双方知识水平、眼界上的差异,这些人其实很难走到最后。

像上面我们所提到的两个例子,主人公属于比较重感情的,纵然结局不大圆满,但也能称得上是没有遗憾了。可实际上当时还有很多知青,哪怕是在农村结婚了,后来也选择了离开。
既然如此,那些知青为何要选择上山下乡,又为何选择在当地结婚呢?
这还得从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起说起,从那个独特的时代说起。

三 上山下乡的独特时代其实,“上山下乡运动”的本质,是处置庞大的城市失业人口。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城市人口和知识分子数量得到了疯狂增长,可是生产力和就业岗位却没有同幅增多。
这就导致上山下乡运动正式开始之前,我国将近有2,000万知识分子面对就业困难问题,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多。
这种情况下,将这部分人口转至农村,不失为一个处理问题的良好手段。
关于城市人口的遣散,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其实就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当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据统计在1950~1952年间,将近有30万原籍在农村的失业人员,重新回到农村进行农事生产。在工业未能得到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农业其实才是“基本盘”。
当时农村人口不足,粮食供给紧张,这就更加凸显了动员城市人口返乡的重要性。
当时,动员城市人口返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移民垦荒,安排失业人员去新的地方开垦;另一种是移民插社,就是把失业人员安置在农村生产合作社里。
实际上,第二种处理方式正是后来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雏形。
只不过当时人数还比较少,哪怕是到了1957年经济调整时期,通过这两种方式安置的城市人口数量依旧是相当有限的。

直到后来苏联撤资,短短两年间城市就业人口就下降了将近1/3,这才彻底掀起了下乡运动。后来到了1968~1970年间,随着全球冷战不断带来的区域性热战。
我国经济第二次出现了紧张,随之就带来了第二次大规模的知青下乡。
至于第三次大规模知青下乡,则跟西方外债有不小关系。
随着中美关系破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放开了对我国的经济与技术封锁,我国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与设备。
紧随而来的,就是外债问题。
为了解决这第三次经济危机,解决城市就业压力,才有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知青下乡。

其实,动员知青下乡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再教育”,同样也是当时国情下的大势所趋。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城市粮食不够吃,只能向高产的一些省市去要,但长此以往必将打击这些省市的产粮积极性。
就以当时浙江省的23个高产县为例,这23个县担负了全省增购量总数的74%,苏州专区6个县征购了12亿斤。
各大城市吃粮主要就靠这些高产区,可如果这些高产区自己留不下粮食,未来肯定会逐步变得低产,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更不用说,长期以往下去还会出现“人与牲口争粮,牲口大量死亡”的恶性循环,这也是个问题。
总的来说,当时的情况是工业不能挤农业,城市不能挤农村,让大批知青下乡,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知青选择在农村结婚呢?

四 知青与农民知青之所以会选择在农村结婚,原因无非三类。
一则是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萌发了真实的情感,就像我们上文所提到的那些例子一样。
二则是没有想过“返城”,一开始下乡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做好了一辈子无法返城的准备的。
三则是为了避免被分配去太远的地方。
下乡知青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分配的,而部分知青不想被分配的离家太远,就和附近农村的人结婚了。
其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那些知青,也是后来抛下农村家庭比例最高的一类人,酿成了不少悲剧。

当然,知青上山下乡虽然能短暂的缓解城市人口就业问题,但不是长远之策,因此最后这项运动就被停止了。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绝大多数知青们,最后也都返回了城市。
他们吃了不少苦,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农民的生活才是更苦的,这也算是实现了“再教育”的初衷。
就像史铁生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所回忆的那样,在史铁生生病的时候,当地农民们对他非常照顾。
不仅换来精细的粮食,照顾他的身体,跟他一起放牛的老汉为了让他多睡会,还时常半夜起来却给牛添草料。

后来,史铁生回到了北京,双腿逐渐萎缩,又是老乡们不远千里给他捎来了粮食。昔日跟他一起喂牛的那位农家老汉,还托人给他送来了10斤的粮票,上面浸满油污,却让史铁生攥着泪流不止。
在上山下乡运动的那段岁月里,知青和农民都过得十分辛苦,做出了不小的牺牲。
不过也正是这种牺牲保护了中国的工业基础。
在工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减少工业附带人口负担,以农业反哺工业。
最终逐步完善齐全了工业门类,实现了工人队伍的精英化。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之所以会兴起,核心原因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产粮不足和就业困难;后来这项运动之所以会被停止,也是因为这两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中国付出极大代价造出的工业化基础,得到了为世界提供产品的通行证,大量港资和台资愿意进入大陆市场。
这一切的一切,使得中国工业体系逐步走向正轨,中国工业品逐渐走向世界。
这时候,中国所蕴藏的巨大工业潜力也就逐渐爆发了。
光是返城的知青还不够,后来还取消户籍限制,让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了。

回顾那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充斥的独特时代韵味。如今之所以会留下那么多经典的“知青故事”,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特殊性所造就的。
比如杜满尹与古小梅,以及杜满尹与女儿,他们之间的温情,不就是知青下乡时代的遗留吗?
由此可见,面对那个独特的时代,我们应该抱以客观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从知青的“再教育”中有所收获,了解农民阶层的付出与牺牲,了解农民经历的真实与辛劳。
这才是我们应该从这段故事中领略的最大收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8 09:53 , Processed in 0.00845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