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为何能够千古流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8 03:52: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为何能够千古流传?                                                         2024-02-06 10:26                                          

  发布于:天津市
   
        《醉翁亭记》是一篇宋代经典散文,由欧阳修创作。这篇文章一问世,即在北宋文坛引起轰动。然而,欧阳修的学生苏轼却对这篇文章提出质疑,认为其辞藻虽华丽却缺乏奇特之处。这种评价在当时并非孤立,王安石也认为王元之的《竹楼记》明显胜过《醉翁亭记》。但随着时间推移,《醉翁亭记》在元明时期却突然获得了“平反”,清朝更是将其尊为古代游记中的“绝品”。为了理解为何欧阳修的这篇散文能够成为“千古名篇”,让我们从历代文学评论家的观点中寻找原因。

一、《醉翁亭记》“坏”在哪里?

初问世时,《醉翁亭记》就引起了有关体裁问题的争论,究竟是“记”还是“赋”?在古代,“记”主要是记叙事,但欧阳修的文章却充斥着议论,还使用了“赋”的专属用词,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它更像是一篇“赋”。因此,北宋诗人陈师道认为欧阳修故意模仿杜牧的《阿房宫赋》,写了一篇“游戏”的文章,导致失去了佳评的资格。此外,全文使用了二十个“也”字,有人觉得这显得刻意而造作。

然而,也有人反对这种批评。黄庭坚认为《醉翁亭记》的“也”字数更多,但与苏轼的《酒经》相比,欧阳修运用得更为巧妙,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激昂情绪。这种巧妙的运用让《醉翁亭记》在感情表达上具有更高的艺术水平。

二、《醉翁亭记》好在何处?

在元代之前,文坛对《醉翁亭记》的评价逐渐发生转变。宋末的陈鹄认为,文章在体制上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金朝的文评家王若虚认为文章风格虽滑稽,但仍是佳作。为了理解为何这篇文章被视为“千古名篇”,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优点。

首先,这篇文章是欧阳修发自肺腑的作品,是流丽自然的典范。它打破了传统的文体界限,具有独创性。欧阳修创造性地将“记”和“赋”融合,引发了文学体制上的创新,这一点是其他文章无法比拟的。

其次,欧阳修“自我为法”的作品在当时是一种天才的创新。他将记事文章引入议论的领域,使得“记”不再只是叙述事实,而开始具有赋的表达手法。这种自我违法的创新让《醉翁亭记》在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第三,这篇文章并非游戏之作,而是欧阳修匠心独运的杰作。尽管看起来随意,但它彰显了个性,提倡了“灵性”学说,深受明代文人推崇。
第四,文章中“乱中有序”,思想立意高远。欧阳修将自己被贬官解读为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尤其,“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句更是耐人寻味,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总体而言,《醉翁亭记》在抒情、独创和思想性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尽管在宋代受到质疑,但在元明清三代,它逐渐获得了肯定和赞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8 15:32 , Processed in 0.00923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