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典数字诗,一首一个名句,让人拍案叫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02:49: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典数字诗,一首一个名句,让人拍案叫绝      

2024-03-13 08:25                                                    

发布于:广东省
                                    

一二三四五六七,看似简单平常,
如果写入诗词,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高明的诗人将数字入诗,有的使情感更加深厚,有的使描写更加细致,有的使音律更和谐……
今天给大家推荐30首经典而有趣的数字诗,一起体会古人将数字与文字结合的奇妙。
更多古诗词:www.shici66.com


《懊侬歌》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此诗巧用数字,构成“减法”算术。
后三句“三千三”减去“一千三”还有“二千”。
这是行路人计算行程的心理。
这就把一个出门在外的男子那种归心似箭、祈盼早与女友相会的心情很好地表现出来。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
“三春三月忆三巴”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
末两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宫词二首·其二》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
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其中,让人潸然泪下。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是知名的苦吟诗人,为了一个字而绞尽脑汁,这首诗的前两句利用数字形象的写出了贾岛苦吟的情况: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贾岛的一生坎坷,他的家庭情况并不是特别富裕,自小便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
贾岛曾经立志要考取功名,想要功成名就光耀门楣,借此改变自己的贫苦生活。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参加过很多次科举考试都没有中第。
当时又恰逢安史之乱,朝政颠簸,百姓流离,久久求不得功名,贾岛为了生活出家做了和尚。
原本就性格内向,又有此番人生遭遇,贾岛性格更加孤僻,诗词多是抒发凄苦悲凉的情感,爱好一个人坐屋里推敲诗词,被人们称为“诗囚”。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年)。
说一天会像三个月,三个季节,甚至三年那样长,这当然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区别所在。
用这种有悖常理的写法,无非是为了极言其思念之切,之深而已。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最经典最有趣的数字诗。
诗人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邵雍是北宋哲学家、易学家,能把数字用的这么有趣有景也不奇怪,他本身就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专心研读易经三十年,感悟天地自然运行规律后,自创了著名的卜术梅花易数,因为算卦奇准,被当时不少人敬为仙人。


《咏竹》

清·郑燮

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一两支竹子,四五片绿叶,自然疏疏淡淡就很好,何必要重重叠叠的呢?诗人巧用数字形容竹子清淡的形象和高华的品质。
郑燮就是大名鼎鼎的书画文学家郑板桥,他一生极其爱画竹子,他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
用笔畅达遒劲,构图布局可谓“乱而不乱”,“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干湿并举”,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风格,时称“郑竹”,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诗中接连重复三次“一杯”,采用词语的重复,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那痛饮狂歌的情景,仿佛浮现在读者眼前。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突出了草场的宽阔无垠。


《渔父》
南唐·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这首词短而不丽,工而不奢,四个“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取“一”与“万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对偶工整,“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
全诗对仗精工,四句诗宛然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宋·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诗人仿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将诗人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展示在读者面前。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此曲采用作者惯用的重词叠字手法,善用数词人曲,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纵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细细品味,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


《京中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此诗开头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读起来简直有点开玩笑,但仔细一想,却表明他是一日一日地数,一天一天地算。
写出了他羁驻异地,实在痛苦难熬;给人以度日如年之感。


《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将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倾泄而出,这两句,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


《梅花》
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春风惜梅,每年春天,春风都如约至,准时归来,吹指着梅花。
诗人连用三个“一”字,将春风对梅花的怜惜写得深情无比。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


《画堂春》
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词的上片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脱口而出,犹如一位女子,没有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但因为有天姿的底蕴,耐得住人们去品味。
下片诗人柔化了表达手法,之所以柔化是因为下片句句用典,在情感表达上不似上片直截了当。
《画堂春》一改纳兰顽艳之色,上片直白如话,下片句句用典,表达了纳兰性德对卢氏的思悼之情。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一年三百六十日”则以时间来表现日子之长,以示其征战不息、意志不泯。这句以口语入诗,显得平易自然。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一更”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风、铺天暴雪,杂错交替扑打着帐篷的情况。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
诗人用数字“七八”、“两三”将星之寥落、雨之轻微写得十分形象。


《感弄猴人赐朱绂》
唐·罗隐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十二三年就试期”,说他十多年来一直应进士举,辛辛苦苦远离家乡,进京赶考,但一次也没有考中,一个官职也没有得到。
罗隐小时候便在乡里以才学出名。他的诗和文章都为世人所推崇,与另外两个同族才子被合称为“三罗”,即罗隐、罗虬、罗邺。
和许多人一样,罗隐也想借助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一展宏志。
可惜他考了十多次都没考上,最后只得放弃这条路,隐居池州,后来投靠杭州刺史钱镠这才得以器重,也算是仕途坎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8 06:08 , Processed in 0.0091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