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即将消失?三年后,这3种婚恋模式,将流行全国! 2025-02-09 08:01
发布于:河南省
从上个世纪60年代确立一夫一妻制以来,这个观念在大多数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可以说是刻在DNA中的传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革,年轻一代的婚恋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婚姻观,不同人群在成长环境中形成了差异性的婚恋观念。 ![]()
对于80后,90后以及95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婚姻不仅是个人生活的里程碑,更是一种责任。 但对于00后这一代跳跃人群来说,不恋爱和“早婚”的人占比一半一半,相关部门调研数据中显示,00后,特别是00后男生,更倾向于“早婚”。 ![]()
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认为24岁是结婚的最佳时期,更有一部分期望在大学一毕业就立即步入婚姻殿堂,更有一些人希望在大学期间就完成结婚。 不过也不得不说,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对婚姻持有恐惧感,恐婚、晚婚的现象,仍旧有,他们认为:爱情不是儿戏。 ![]() 上演年度催婚大戏“30岁还不结婚,都成老光棍,老姑娘了。” “相亲、谈恋爱可以,但结婚不行,恐婚!” “婚后还得抚养孩子,我还是孩子。” “结婚有什么好处?说一说。” ![]()
相信,春节家庭聚会,很多没有结婚的人,就不说这些,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单身狗”,而长期单身就等于成为“剩男剩女”,而这也成为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 ![]() 空巢青年近年来,中国的单身人口数持续增长,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未婚比例较高,数据显示:27岁的人群中有52.4%未婚,而29岁的人群这一比例高达34%。 这种趋势足以证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延迟结婚甚至不结婚。 ![]()
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统计,中国目前有两亿四千万的单身汉,而到2024年,这个数字有望达到三亿,也就是说,中国有四分之一的男性都是单身汉。 在现在这个时代,选择单身、独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都是其中一位。 ![]()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居生活,他们还自称:空巢青年。 早在2018年时,我国“空巢青年”的数量已经超过7700万人,现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超过9200万。 ![]()
至于这些“空巢青年”的原因,除了自身很多缺点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成年后受到影响,还有离异家庭,不正常家庭环境中对于很多孩子性格有一定的影响。 ![]()
很多年轻人宁愿选择不婚不育,主要希望将这种伤害停留在这一代。 高压力环境下的习得性无助,也是很多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的原因,无论是娶媳妇还是嫁女儿,结婚都是一笔不小花销。 “空巢”两个字看着有点悲惨,事实上,有一些年轻人不觉得自己悲惨,反而十分享受。 ![]() 只谈恋爱不结婚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找不到合适理想的结婚对象的情况下,会选择单身。 还有一些新时代女性追求个性,她们只谈恋爱不结婚,虽说有点渣女。 再加上社会环境对女性并不够友好,很多女性因为结婚生育的问题上会遭遇到歧视,很多人都用有色眼光看问题。 ![]()
至于这个原因,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虽说我们经常说一句,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在很多女性看来,婚姻从来都不是人生的必选项,但恋爱却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从某种程度来看,让一个女人到一定年龄就被强硬拉着去结婚,然后没有几年的功夫生子,这样看来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
正是因为有这种或者那样的问题,对于很多新时代女性来说,婚姻只不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 如果结婚并不合适,不走进婚姻的殿堂,对于他人和社会也算是另外一种负责。 ![]() 婚后独立,不做谁的傀儡很多家庭现在都是这样状态,男主内女主外,大男子主义也好,女性照顾家庭,不愿意出去工作,或者是为了家庭,但不得不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向往着“婚后独立模式”。 拒绝“恋爱脑”、拒绝“大男子主义”,同样拒绝依附着别人生活,夫妻应该携手共进,重大决策一起商量,小事要自己做主。 ![]()
现在很多人一边追求着自由,一边又渴望依赖,最终变成“丧偶式婚姻”,AA制生活、分房睡,或者是一方出去工作,一年到头来两人也见不到两年。 这种“丧偶式婚姻”让人感觉到难受,婚姻里的自己,应该更加独立,而不是硬生生地被磨平棱角去迎合对方,配合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