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俗语“兔子不吃窝边草”其实还有下半句,你了解其中含义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06:2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俗语“兔子不吃窝边草”其实还有下半句,你了解其中含义吗?                                                                                2025-04-20 17:00                                        发布于:天津市
   
      在古人们眼中,一个人求取富贵方法有很多。一些违背伦理道德,为了钱财不择手段之人经常会从自己最亲近的亲戚以及朋友身上下手,从他们身上去剥夺一些经济来达到自己富裕的目的。

这一类人即使踩着自己亲人的尸体爬上了高位也不会得到众人的信服,即使他们通过自己身边的人达到了富裕,可在到了富裕的巅峰之后,他们会发现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远离了他。他的人品受到了质疑,即使他拥有较多的钱财,到最后生活过得也不幸福。
古人们常用“兔子不吃窝边草”一句话来教育后人不能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而伤害自己身边的人。这句俗语其实还有着后半句,“门前有青草,何必满山跑”一句,不过大部分人只记住了前者,而未记住后者,你知道此句俗语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吗?后半句俗语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兔子不吃窝边草”
此就俗语的意思是野兔总喜欢把自己的洞穴打在长满青草的地方,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有较多青草长在自己的洞穴门口,即使有猎户从山林之中经过也很难发现兔子洞而将居住在兔子洞中的兔子一家老小抓捕。一只聪明的兔子知道寻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来隐藏自己的身体。
在饥饿之时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将窝前的青草食用干净,它们会跑到离自己较远的地段去食用青草。这句俗语也在告诉着我们无论是在求取富贵,还是在求取爱情之时,都不能对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动手。古代时期,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贬低自己的亲戚朋友,踩着自己亲戚朋友的尸体而跑到富贵的位置上。

这些人虽然已经实现了富贵的目的,可在富贵之后坚持不了多久又走向了衰败。不仅如此,因为自己的人品不好而被亲戚朋友质疑,那么即使后面他再去请求亲戚朋友的原谅,想要再次翻身也是不可能的。

古代时期,一些思想较为腐败的人寻找自己人生中另一半的时候可能会将自己的目标放置在亲戚朋友的妻子上,话说“朋友妻不可欺”,又更何况是亲戚朋友的妻子呢?这一类人将自己的邪恶之手伸向了亲戚朋友的妻子,他的后半生即使得到了他人的妻子与自己共度余生,他的后半生也不会幸福。
这句俗语也告诉了我们,无论生活在哪个朝代,我们都要学会做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去学习做事,对于伤害自己亲戚朋友去达到某些目的的事情不可取。

二、“既然窝边有草,又何必要满山跑”
原本兔子不吃窝边草,后面还有着俗语“既然窝边有草,又何必满山跑”的半句俗语。但大部分人只记住了前半句,而没记住后半句,其原因是前半句有更多的道理可言,而后半句似乎已经违背了伦理道德。俗语“既然窝边有草,又河边满山跑。”来自古代时期的一则小故事,据说古代时期,一个人因为生意上的事情要远走他乡。
临走之前不放心自己的妻儿独自在家中,于是便交代自己的朋友时常来帮助自己的妻子完成一些家务事或者较重的活。此人一心在远走他乡之前只想着找一个人来照顾自己的妻儿,并未考虑到自己的妻子会与朋友发生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

据说朋友在同意照顾自己妻儿的时候,为了让远走他乡的朋友放心还说出了一句“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俗语,可在朋友离开之际,此人竟然对朋友的妻子打起了主意。二人行了苟且之事,并且成功挖了朋友的墙角,后来世人们也依据此故事又编造出了后半句俗语“既然窝边有草,又何必满山跑”。
虽然此句俗语听上去比较顺口,但是因为违背了伦理道德,对朋友不易之事不能做。因此前半句俗语被人们认可,而后半句俗语就渐渐被人们遗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要先学会做人,所谓“朋友妻不可欺”。在受他人之托,顾及他人妻子时,不应该对他人的妻子产生歹念。

总结:
俗语“兔子不吃窝边草,既然窝边有草,又何必要满山跑”前半句无论放在古代还是现代,其中的道理都值得被人们使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而后半句俗语违背了伦理道德,人们只需要简单进行了解即可,切勿抓错了俗语中的重点,而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被他人耻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03:35 , Processed in 0.00781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