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菲特给儿女的5句忠告:为什么真正聪明的人,都活得像一只乌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8 05:29: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巴菲特给儿女的5句忠告:为什么真正聪明的人,都活得像一只乌龟?                                                                                2025-05-18 02:39                                        发布于:湖南省
   
                                    

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149:巴菲特给儿女的5句忠告:为什么真正聪明的人,都活得像一只乌龟?

原创 郭红丽 静夜思乡 2025年05月14日 06:02 河南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课本里的古文解析,也不是作文技巧,而是一位智慧长者——巴菲特留给儿女的忠告里的五句话。

这些话看似简单,却藏着人生最朴素的真理。作为你们的语文老师,我深知高中三年是人生关键的“分水岭”,而这几句话,或许能帮你们少走许多弯路。

第一句话:重视学习,在学校的成绩好,是做一个学生应该的。乌龟最终战胜兔子,是持续努力的结果。

我们总羡慕“天才”,觉得他们轻轻松松就能考高分、拿竞赛奖。可真相是:真正的“天才”往往比普通人更努力。爱因斯坦说:“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对问题保持更长久的好奇心。”

对我们语文学习的启示就是,每天坚持读30分钟古文,三年后你就能轻松读懂《史记》;每周写一篇随笔,高考作文自然信手拈来。

记住:“持续性”比“爆发力”更重要,笨功夫才是真聪明

第二句话:学习的本质是自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句话让我想起一个现象:同样的老师教,为什么有人考140分,有人不及格?

巴菲特点破了关键:知识不是“喂”进去的,而是“想”明白的。老师能教你“之乎者也”的语法,但能否融会贯通,取决于你是否主动思考。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每次课后都会把课堂笔记重新整理成思维导图,标注自己的疑问。三年后,她成了全校语文单科状元。

对我们的建议就是,每节课后主动问自己三个问题:今天学了什么?哪里没懂?如何弄懂?我们要学会把“被动听课”变成“主动追问”。

第三句:学习就是“把不会的弄会”,错题是你的黄金机会。

这句话特别适合高三学生。考试的本质是什么?不是“展示你会什么”,而是“暴露你不会什么”。

巴菲特用商业思维看学习:“错误是成本,修正错误就是利润。”每次订正错题,都是在为高考“存分”。

这句话带给我们的语文提分秘诀就是要建立“错题本”,不只要记正确答案,更要写清“当时为什么错”。比如古诗鉴赏总丢分?不是“没读懂”,而是“没抓住关键词”。

第四句:学习有滞后效应,无论你努力还是懈怠,一学期下来肯定见分晓。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条。很多同学抱怨:“我努力了一个月,为什么成绩没提高?”

同学们,学习就像种庄稼,春耕秋收,急不得。你背的每一个单词、整理的每一篇作文素材,都会在未来某个考场突然“复活”。

上届毕业的小孟,高一高二时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评论版。高三时,她的作文总是引经据典,最后高考语文132分。她说:“那些当初觉得‘没用’的积累,后来全用上了。”

第五句:不要在等待中,浪费了你的时间和机会,很多东西是一去就不会再来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遇到困难咬咬牙扛过去,将来才能笑对生活。

平时我们总说:“等放假再复习”“等高三再努力”。但巴菲特提醒:机会像公交车,错过这一班,下一班会更挤。

根据我的观察,那些高考逆袭的黑马,从来不是“突然开窍”,而是早早在别人观望时就开始行动。

比如想练作文?今天就开始写第一篇。古文差?现在就翻出

《古文观止》读第一篇。

记住:“完成”比“完美”重要,先做起来,你就赢了80%的人。

同学们,为什么巴菲特的话特别值得听?

这位90多岁的老人,用一生证明了这些道理的普适性:他靠“持续学习”成为投资大师;他通过“自学”看懂复杂财报;他把“错误”转化为财富(如早期失败后调整策略);他坚信“长期主义”,持有可口可乐股票30年;他从不拖延,曾说:“如果你不想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

同学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今天的你,可能像一只缓慢爬行的乌龟,但只要方向正确、脚步不停,终会抵达兔子永远看不到的风景。

愿你们在书山学海中,以勤为径,以苦作舟,因为真正的自由,从来都属于那些提前努力的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6:09 , Processed in 0.00752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