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是指文化,指高雅的典籍,也指读书人的书卷气息和文化氤氲。“书香”后来成为笃好读书家风和崇尚文风的含义,如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诗礼传家”、“耕读世家”,这是指由读书取得功名禄位的官宦人家或虽未入仕但仍不弃读书之志的布衣处士们对文化的崇尚向往,这一书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他们一往情深都以此装点门楣,标榜自己是读书人家,以书香门第为荣耀。从这一浓郁的书香氛围中可以看到我们古人崇尚文化,以读书为美的优良传统。
书香到底是哪来的?
“书香”之典出于芸草之香,芸草也叫香草、芸香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秆细,花金黄色,叶为倒卵形、圆形或匙形,表面带白霜,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芸香树。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我国,现在芸草大多产于川、甘、陕、贵、滇等地。
古人为了防止蛀虫咬食书籍,便把芸草放置书中,使书不被虫咬。书中清香之气,日久不散,打开书后,香气袭人,故此草深受读书人和藏书家的钟爱,对高雅的典籍赋予“书香”的美称,由此世代流传,指代笃好读书和崇尚文化。
比如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诗礼传家”、“耕读世家”等等,都是指代读书人的书卷气和文化氤氲。我国著名的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享有“无蛀书”的美誉,皆因该藏书楼每书都夹有芸香草之故,如今省市级以上的图书馆大多仍用芸草来保护珍贵的典籍。
“书香”之典后来被广泛引申,除“芸人”指农人、“芸芸”指众多外,大凡与图书典籍有关的事物都冠以芸草之名,如“芸帙”、“芸帐”、“芸编”,都喻指书卷。“芸签”原指书信,后来也演绎为图书。“芸香吏”则指校书郎,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做过这个官。因书房经常储备芸草以驱虫,故称书斋为“芸窗”,官家藏书的地方则称为芸肩、芸署、兰台。宫廷中的藏书处称“芸扁”,掌管图书的官署秘书省称为“芸阁”、“芸省”等。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