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齐白石学生的花鸟比齐白石画得还好?原来他有独门秘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17:08: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幅“墨池春满”是王雪涛雪夜访友酒醉后法明代大画家陈淳的性情之作,深得陈淳精髓;通篇一气呵成,笔墨运用自然到位,十分精彩!怪不得连半丁老人也为之“老眼一明”,感叹题跋中的辛甫仁兄“墨缘不浅”!

墨池春满
取长补短是临摹的至高境界。通过长时间的学习,王雪涛不仅对各家笔墨优势熟烂于心,更对诸家之不足有独到见解。
他临徐渭的笔墨,却指出他的石榴造作;他研究任伯年,说其用色舒服,讲究结构,却行笔单调,缺乏变化;他学周之冕画竹,却指出其中锋画竹虽有力量,但缺乏气氛。他说王一清的“双鹰”画的好,笔笔对临,却在最后将分散画面的两个鹰头调整成更合适的角度。
日子在这样反复的琢磨、推敲、临习下一天天过去,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无论顺境逆境,王雪涛三十年如一日,自顾自的画着他的画,看着他的花。王氏独特的花鸟风格终在这份专注和沉静中成形,独步画坛。
下面是福利时间!我们深入研究了王雪涛后,总结出他的独门花鸟秘笈:
1、重视写生,不画没见过的东西
王雪涛很重视写生,从不画没见过的东西,因为他相信花鸟画的源泉不是想象,不是他人的笔墨,而是生动的自然。这点绝对是受恩师齐白石的影响,就像他笔下常有雍容的锦鸡,却从没有同样代表华贵的凤凰一样。

2、速写是必备,默记更重要
王雪涛一生速写数量之多为同时代画家所不及;他强调速写前,要对所画事物进行仔细而全面的观察,对习性和生长规律也要极为熟识。以牡丹为例,他要求学生不仅要观察它盛开时的状态,还要看枝干、发芽、长叶,以及开花各个时期的状态。

但这还不够,善默写、默记才是要道。何为默写、默记?简单说就是凭眼看、用脑记,将事物形、神牢牢印在心里,再默写(画)下来。
速写再快,也还是会局限在一时一面。如王雪涛所说“飞鸟掠目而过,纵然摄影高手也为之嗟叹,何况人的肉眼!画家若不发挥观察、记忆、默写之能动性,哪能用笔捕捉住生动的形象!”

3、只有没画完的画,没有画坏了的画
王雪涛是构图高手,据说与别人合作时,没有什么构图是他不能解决的。他常对学生说,只有没画完的画,没有画坏了的画。任何作品,哪里画错了,不要想着立刻扔掉,而是想着怎么救,这样会学到更多。
他指出草虫在画里的妙用可以是笔画的延伸,是颜色的补充,更经常是作品的情趣所在。

蜻蜓延伸枝干伸向右上角,填补了画面右半部的空白,形成稳定的三角构图

赭色的蚂蚱使画面颜色不再单一,多了些韵律

公鸡与飞虫的互动,使画面更加生动,引人联想

蝴蝶点缀了左半部的空白,让画面有了生气

借鉴西方用色理论
丰富画面色彩效果
看过王雪涛作品的人都对他的用色印象深刻,从早期的清雅甜美,到中晚期的赋色丰富,对比强烈,都堪称精妙。他认为好的用色,是在保持中国画传统用色的基础上,旁参西洋绘画中的颜色规律,在和谐统一又丰富的色调中求对比。

以冷色为主要基调,配以温暖的桃红,使得画面梦幻而甜美

冷红配墨绿,受西方冷暖色理论启发,巧妙避免了红配绿的传统尴尬

橙色配宝蓝,巧用补色对比营造画面整体的明丽感

孔雀羽毛晕染由深至浅,由暗至明,给人视觉上的立体感。画面用色丰富,多而不乱。
晚年的王雪涛经历了文革,被孤立被批斗,迫于时代和大众的需要,他的绘画主题有所调整,颜色趋于浓艳,甚至有些流俗。即便在这样的逆境之中,他的画仍然能给人以希望。

文革期间多以红梅为绘画主题

文革结束,王雪涛画百花齐放图以表达心中的喜悦
很多人画画是为了表达自己,把爱恨情仇都画出来才痛快。在王雪涛的画里,你却看不到他自己,看到的是除了他以外的万物众生。再大的烦恼面对蓬勃的生命力都会变得渺小,王雪涛像一座桥梁,用他的画带我们走进这生命力,徘徊在花鸟间。最后忘了自己,变得强大。
最后我们要重新推一次这个大福利,近四百年的荣宝斋联合王雪涛的家属一起办了一个大型的王雪涛作品展览,这个展览可以说是近年来质量最高的王雪涛展览了。王老这样甜美清新的作品,在这个初夏,一定会让你看完后的心情像吃了冰淇淋般愉快!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5 15:01 , Processed in 0.01977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