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北这块“黑色大地”移民史:从清朝龙兴禁地到“闯关东”热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0:28: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历史这条大鱼 2017-08-08 21:23

清代以前,东北人口主要是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比例占多数,汉族人口几乎没有。清代山东人闯关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拨民“
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二十日,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从盛京(今辽宁沈阳)起驾,迁都北京,王公贵胄、八旗兵丁等等,络绎不绝,绵延一千多里。辽沈地区人口大多“从龙入关”,留住东北地区的人口约40万人。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如果移民开垦,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财源。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清廷下令:“民人愿出关垦地者,山海道造册报部,分地居住。”山东的百姓大多迁至了大连和丹东,而其他省份的百姓大都迁至了辽西和辽北地区。许多东北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原本就地广人稀的东北,在满清入关后更加荒芜,除盛京和锦州有少量部队驻守,东北基本上是田里无农民,路上无商人。

清廷为了恢复战争创伤,发展辽东农业生产,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开始,实行移民奖励政策,拨内地各省人民来此开垦。先后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的人,源源不断来到东北大地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廷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凡移住之农民,每月供给食粮一斗,每垧垦地给种子六升,垦民每百人贷与耕牛二十头,其中食粮、种子于秋收后,如数归偿”“凡招来新民,归部遣官偕同县官,城中每丁给地基二绳, 约三丈(二日)于野,每丁给地五绳(二十五亩),永为民业”。顺治十五年还规定“还依开垦面积之多寡,决定地方官的升迁,或赐匾额,高悬门第,以示褒奖”。政策十分优惠,许多地方整村屯迁来,有的地方官率领而来,推动了屯垦,这就是著 中的顺治年间拨民事件。、

然而,开发与限制政策并行,清廷紧接着开始修建著名的柳条边,即两边密密植下柳树的壕沟。边外是满族渔猎区和蒙古族游牧区,禁止汉族入内垦荒。与此同时,清廷还划出诸多由皇室独占的禁地,有山林、河川、牧场、围场、官荒、皇室陵寝、出于保护皇家风水而封禁的山脉,如长白山在1677年定为“发祥圣地”。朝廷的这般矛盾心理一直伴随其整个统治时期,直到民国建立。

二、1668至1860年,“柳条边 ”挡不住的人口迁徙
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也叫满洲长城(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称“新边”。以柳条边为界,长期对东北实行封锁政策。因此,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康熙年间只是限制移民,乾隆年间则禁止移民,乃清朝封禁东北最严厉的阶段。
1668至1860年,为维护东北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这期间,关内和关外的移民,以及文化交流骤然停止,其实也是清政府闭关自守的一种体现。当时,沿山海关一带遍植柳树墙,中间用绳索相连,满洲兵驻扎在那里严密地看守着关口,不允许汉人出关。

至于辽东招民开垦令,早已在1668年(康熙七年)被废除。1740年,朝廷颁布对奉天地区的封禁令,第二年封禁吉林地区,第三年封禁黑龙江地区。其中,吉林地区是封禁重点,以山东、山西人为主的群体,每年春季有超过一万人去长白山采人参和蚌珠、伐木、淘金,候鸟般的他们在严冬来临前回故乡。乾隆年代的东北封禁政策,在随后的嘉庆、道光、咸丰时代被沿用。不过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打了很多折扣,尤其值关内饥荒年。事实上,清廷从未绝对封禁过东北,毕竟当时统治手段有限,因此移民私入东北从不间断,只是增幅小。
但这种政策并没能阻止山东闯关的移民,此时移民“担担提篮,扶老携幼,或东出榆关,或东渡渤海,蜂拥蚁聚”,一时间山东人的足迹踏遍了辽阔的关东大地。

三、1861至1911年,"闯"入关东
闯关东的历史由来已久,据初步考证,明代末期即有此记录,清代逐渐掀起高潮,清代的中晚期至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逐渐形成闯关东的浪潮。据初步统计,至新中国成立前,闯关东的人数已达三千万左右。其中,山东人占绝大多数。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地冒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直至咸丰十年后,前往关东谋生,不仅不违禁,而且成为合法的了。但“闯关东”一词却早已被广泛应用,并已约定俗成。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关东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关东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时代来临,强大的外力打开了中国国门,也改变了东北的移民史。1858年《瑷珲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后,俄国对中国领土的贪欲并未停止。清廷终于意识到多年的封禁政策导致东北劳动力奇缺,造成发展落后、国防虚弱的不利局面。若再不移民东北,祖宗之地要尽入他人之手。

“唯地方辽阔,稽查难周,且向无居民,易起凯觑,尤宜豫为之计,是前因招垦恐与防务有碍,今因防务不能不亟筹招垦者也。”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在1860年上书朝廷,“与其拘泥照前封禁有用之地,抛弃如遗,而仍不免偷种,莫若据实陈明,招民试种,得一分租赋,即可裕一分度支。且旷地既有居民预防俄人窥伺,并可借资抵御,亦免临时周章。”增加移民以垦荒,既能充实国库,又能增强国防,清廷很快同意,随后颁布《呼兰放荒章程》,翌年将呼兰的200多万垧(旧时东北地区1垧相当于10或15亩)荒地放垦,算是启动东北移民的标志性动作。移民们从关内蜂拥而至,至1870年,呼兰地区已有10万户汉人,1880年则超过20万户。
1870年代末,清廷取消所有禁止汉人移民东北的法令,更是在1878年解除禁止汉族妇女移居东北的禁令,这得以使关内人以家庭为单位移民,大大增加了定居下来的可能性。黑龙江1887年人口为40.8万人,1895年就增长到150万人。《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财政空前窘迫,更迫切需要开发东北以放荒筹饷;不久,日俄战争爆发,面对两列强为争夺东北而火拼,清廷危机感加重。1904年,清廷宣告全面放垦东北土地,公布放荒、免税、补助等法令。黑龙江省在1904年全面开放垦荒,标志着历时200多年的东北封禁政策终结。同年10月,黑龙江省荒政由“旗领民佃”改为“旗民兼放”,不论旗人汉人,交6吊300文就能换来1垧荒地。

宣统年间,时任奉天盐运使的熊希龄递交《东三省移民开垦意见书》,陈述12条措施:设立屯垦总局、择驻冲要地方、参用屯田兵制、兴办官商轮船、建置水路邮站、预备各种场校、注重开浚水利、组织兴业银行、奖设殖民会社、招集林矿公司、筹划移民种类、预算屯垦经费。这些建议大体指明了政府应该如何鼓励垦殖东北,只是颟顸、羸弱的清廷即将进入历史,民国政府将继续东北开发大业。

山东人是众所公认的开垦“南大荒”(辽河流域)和“北大荒”(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主力军。“平度村”、“惠民队”、“莱阳庄”之类的村落名称,出现在茫茫关东大地上。   省份“闯关东”人数比例  山东省 742000 71%  河北省 176000 17 %  河南省 116000 11 %  其他地区10000 1%
民国时代掀起移民高潮
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
1912年3月,辛亥革命元老黄兴、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拓殖协会,黄兴任会长,该组织的宗旨是“开发边土、增产兴业、筹备军饷、杜绝帝国觊觎、减轻内地人满之患”。农商总长张謇在1913年制定《国有荒地承垦条例》,规定:“凡国有荒地,除政府认为有特别使用目的之外,均准人们按照本条例承垦。”从此,开垦之规定和承领之程序,在国家法律层面上有规可循。东北和西北等地纷纷成立垦殖机构,黑龙江率先在1914年成立垦殖局,负责测量和调查省内可耕土地,在农事上协助新来移民。

张作霖自1918年统一东北后,关外在奉系军阀统治下显得秩序安稳,直到“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没有大规模战争,只有个别骚乱和剿匪行动。两相对比,加速了华北民众扶老携幼、络绎不绝移民关外。奉系军阀统治东北时期,超过500万国人移民到这片黑土地上。1925年,张作霖在天津设立移民局,帮助有意移民关外者。1928年,东北当局成立屯垦委员会,开始研究东北的垦殖方案和计划,1930年公布《辽宁移民垦荒大纲》。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大约占全部闯关东人口(3700万)的一半。全国解放后,统计的闯关东后留下的山东人达到700多万,约占当时东北总人口(4000万)17%,而当时全国人口为5.4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所以说闯关东"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关东大多数汉族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河北、山西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虽然解放后,开发北大荒,很多南方的建设者也移居到东北,参与东北的开发,但这不属于闯关东的范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8 06:43 , Processed in 0.0083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