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康活到68岁,竟如此艰难!很多老人每天都在受着病痛的折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3:05: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玉立 于 2017-11-15 13:06 编辑

中国家庭报 2017-11-08 16:15

近日,《健康活到68岁,你就领先了一半中国人》的网文引起关注,文中引用民政部《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中数据: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亿,成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2年,中国男性在出生时的健康期望寿命为67岁,女性为69岁(健康期望寿命是指一个人在某个年龄不受疾病、死亡和技能障碍的影响,有望在健康状态下生活的年数)。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群体需被照护的比例将增长至59.7%。这意味着,68岁仍保持健康这个似乎不太过分的要求,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奢望。
在加速老龄化的过程中,如何保证老年人充分享受健康权,这需要个体、社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对此,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方案,试图通过自身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之路。
疾病毁掉的是人生幸福
65岁的李大爷在湖南独自生活,老伴儿去世已8年,儿子在北京工作。他说:“自己一个人随便点儿,孩子在北京打拼也不易,房子也小,不给他添麻烦了。”
对于父亲,李文星很内疚。他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成了家,如今还有个1岁的儿子。房贷、养娃、工作等等,都给李文星造成很大压力。每年只有春节时,他才有一次机会回老家看望父亲。
几个月前,李大爷不慎摔伤,瘫痪在床,却没告诉李文星,独自忍受病痛的折磨。
和李大爷相比,陈玉玲的境遇更让人难过。
陈玉玲是河北人,今年刚满60岁,儿子在外地工作。几年前,丈夫因病去世,此后她的生活就变成了每天整理丈夫留下的遗物,经常一天也不说一句话。
“没有了丈夫,日子变得非常难过,我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她说。她经常在夜里一个人哭着醒来,家中所有陈列依然是丈夫去世时的模样。
对陈玉玲来说,最难过的是一个又一个节日。中秋节、国庆节,让她揪心难过,而春节更难面对。陈玉玲说:“丈夫走后,我就不过春节了。”
1.5亿人在忍受着慢性病的折磨
前不久,又一位老人“走失”,这是一次故意走失。老人名叫戴金秀,60岁,江西南昌人。老人育有二子一女,分别在江西、上海和温州工作。
老人原本性格开朗,喜欢唱黄梅戏、跳交谊舞。今年4月,她身体不舒服,瞒着子女到医院检查,发现已经是肺癌晚期。医生预计,如不用抗癌的靶向药,她的生命只剩3到6个月。
小儿子得知母亲的病情后,把母亲接到上海治疗。8月时,戴金秀坚决回到生活多年的温州,和女儿住在一起。2个月后,老人携带安眠药悄悄出走,引发温州市民全城搜索。但最后还是噩耗传来:老人躺在山间的草丛里,已无生命体征。
在给女儿的诀别书中,戴金秀写道:“我一直在你面前装得若无其事,但我实在坚持不了了……世界很大,我不想让儿女奔波……不要找,不要报警,就让我默默走。这是我多年的心愿。”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副司长蔡菲介绍,截至2016年底,我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居民健康预期寿命只有68岁,也就是人均有8年是带病生存的,很多老年人患病还不止一种。
据统计,我国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占比超65%,总数近1.5亿人。他们的痛,常被人们忽略。

因为病痛,他们走上自杀之路
彭敏的外公住在湖南邵阳农村,去年因喝农药自杀,年仅65岁。彭敏因此向单位请了4天假,回乡下给外公送葬。他说:“我小时候外公挺疼我,我想送外公最后一程。”
彭敏说,在他有记忆时,外公的眼睛就失明了,居然摸索着养了很多年牛。后来生病了,没人照顾,在床上躺了两年。不知怎么,老人能找到农药。在农村,有句俗话流传: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这三个儿子最可靠。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70岁以上老年人自杀率达51.5例/10万人,在174个受访国家中排名24位,而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远高于平均水平。有专家表示:“难以忍受病痛折磨,是老人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
病了最怕找不到护工
朱先生的母亲今年65岁,因中风坐上轮椅,属于半自理老人。
朱先生说:“我要上班,没办法时刻陪在母亲身边,想找护工照顾她,但找好的护工太难了,好不容易看中一个有资质、好评多的护理员,但家政公司负责人说,该护理员早被人提前预订了。”
安徽人张姐在北京从事老年护理工作8年,但她最近有点不想做了。她说,看老人比看婴儿都累。“人老了就爱挑剔,怎么做都不行。吃喝拉撒,我都得管,作息时间根本不能保证;家里缺东西就怀疑是我拿了。这些我都不会和老人计较,最受不了的是老人总无缘无故地骂人”。
前一阵,张姐照顾一位半失能老人,因老人长期独居,脾气古怪,张姐被骂哭了好几次。
一方面是护理员极度紧缺,另一方面是优秀护理员想退出,这更凸显了养老困境。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护工需求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而愿意从事该行业的人数却持续减少。更多的保姆愿意从事育婴、月嫂工作,而不愿意照料老人。
业内预计,“十三五”(即2016——2020年)期间,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需求是1000万人,而现在在岗的仅有70多万人,且经专业培训的护理员多集中于养老机构,家庭养老护理员稀缺。在上海等地的养老机构中,专业护理人员与在院老人的比例为1:5,而在四川,则为1:36。
“只有真得病了,才明白好护工太难找了,可再后悔也晚了。”朱先生说。 文/彭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9 09:56 , Processed in 0.00764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