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府眉山,大美“非遗”!哪个最能代表你家乡?给出你的答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9 23:39: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天府眉山,大美“非遗”!哪个最能代表你家乡?给出你的答案...                                         2018-06-09 17:20                                                   

                  

如果说,自然是地球的赠礼

那么文化就是岁月的沉淀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也就是今天(6月9日)

中国文化遗产日

比如,即将到来的端午节,

就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总是散发着历史的光芒!

你知道我大眉山有多少“非遗”吗?

眉小妹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哪个最能代表你的家乡?

赶紧给出你的答案!

眉山,古称眉州,辖东坡区、彭山区、仁寿、洪雅、丹棱、青神两区四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陆游曾赞曰:“孕奇毓秀当此地,郁然千古诗书城“。眉山是北宋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乡。两宋三百年间,眉山出进士886名。“三苏”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民间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唢呐艺术之乡”。

目前,眉山全市共有非遗资源项目189个,包括:口头文学34项、民俗10项、传统美学14项、传统音乐22项、民间舞蹈21项,还有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医药......看不见的眉山文化,充满了传奇色彩,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东坡非遗宣传视频

东坡区
东坡酒传统酿造技艺

苏东坡酒传统酿造技艺原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著《东坡酒经》,他亲自酿造 “桂酒”、“天门冬酒”和“松醪”把酿法和心得撰写成《东坡酒经》。后于1901年,由眉山太和镇章芳年先生根据“东坡酒经”记载的酿法和心德创办 “德利元酒坊”而问世。始产太和小曲酒。


1942年,章芳年先生之孙章荣江接手德利元酒坊,成为太和小曲酒传统酿法第一代掌门人。1956年公私合营后,德利元酒坊更名为“太和供销社酒厂”,掌握传统酿造技艺最为精湛的章荣江先生掌门弟子德利元酒坊老员工张伯勋先生成为第二代传人并执掌酒厂。上世纪70年代末期,经张伯勋先生推荐大徒弟管绍绿执掌生产技艺,成为第三代传人,推出了“三苏”系列曲酒。1990年初,管绍绿先生大弟子王树安被指定为第四代传人。2007年王树安退休,指定其弟子王伟为第五代传人,推出了系列苏东坡酒,并实施了商标保护。

苏东坡酒由优质高粱、小麦、糯米、大米、玉米,选用岷江眉山段玻璃江边(岷江中的一段,从太和镇到眉山县城之间,由于水势平缓,透明似玻璃,故惯称玻璃江)德利元百年古井提取的优质井水,入百年泥窖酿造而成。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古井一口、泥窖二十口、老作坊一间,均为光绪年间之造物,由四川省文物局直接上报国家文物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传统技法主要有:蒸糠、剥窖、滴窖提取黄水、出窖、看糟配料、润料拌合、上甑蒸馏(上甑、摘酒)、出甑打量水、降温拌曲,入窖踩窖、封窖、窖池管理等。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操作。

东坡肘子制作技艺

东坡肘子是眉山市家喻户晓的传统名菜。该技法源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撰《猪肉颂》之“净洗铛(锅),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的记述。其主要技法是:选猪前膀(肘子)一块,煮成八分熟,弃原汤,入笼蒸熟蒸火巴,选上等豆瓣辣酱,加蒜、姜、椒、葱、糖、醋、盐、芫荽、红油、经炒料、调汁淋于肘上即成。


东坡肘子制作技艺在眉山地区广为流传,今已成为眉山市的公共文化品牌,在其核心技法的掌握和传承上又以眉山东坡区曹氏和邓氏家族承习的惠通东坡肘子和蜀州东坡肘子制作技艺为主。

东坡肘子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之遥。从最初苏东坡先生的文字记载演化出现实中的普通菜品,又从单一的菜品技法演化成规模空前的民间食俗,这不仅是一部“食俗史”,而且从深层次揭示了国人食俗文化的流变与演进,并从另一个视角记录了一个普通菜品升华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独特魅力,它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食俗文化信息资源,同时更因东坡居士之渲染而使其文化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一个普通菜品的局限而辉煌至各个领域,这对研究我国宋代猪前肘烹制技法的进步演化,以及对猪前肘的食俗文化现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表现价值。

东坡泡菜制作技艺

“东坡泡菜制作技艺”源流历史久远,天下第一寿者彭祖之《膳食养生术》载有“饮食,以蔬果为常。饮食有菹,故烹饪之首乃泡”,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载“菹菜也,酸菜也”,对彭祖之“菹”有续释之意,北魏贾思勰之《齐民要术》亦有续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由于喜食泡菜、喜做泡菜,于《东坡杂记》中也聊述了亲身体验蔬果泡技之感受。故“东坡泡菜制作技艺”实则为寿者彭祖源流之“蔬果泡技”及由于大文豪苏东坡之喜爱在眉州当地兴起并承传的一种蔬果食法和文化传统,该技法也随彭、苏皆为眉州﹙今眉山市﹚人和对后世的影响故以地区冠名而俗称为“东坡泡菜”。


“东坡泡菜制作技艺”的传统工序和技法是:一、备泡器:购置土坛子洗净晾干;二、选采蔬果:土产蔬果如豇豆、萝卜、莲花白、藕,嫰姜,木耳、青菜、芹菜等;三、备料:将选采的蔬果搬运、清洗、晾干、抖沙尘、入筐;四、起菹液:将饮用水盛入土坛;五、配味:将适量盐,红糖,桂皮,八角,甘草等按传统配方调味入坛;六、入腌封坛:将所备的蔬果放入有配味菹液的土坛中,盖封坛口,在坛弦加饮用生水成水封状;七、腌泡,即将蔬果物在配味菹液中浸泡受味,并完成乳酸发酵、巴氏杀菌后由生变熟的过程;八、捞取、拌料:用洗净不沾水的竹筷或手入坛中将所泡蔬果取出盛入盘碟中食用,即为素食,也可将取出的蔬果拌上与蔬果泡味不反味的各种味型食用,即为拌料。

该技法早在宋代于四川眉州地区就广为流传,在苏东坡故里眉山市东坡区当地民间尤为盛行,绝大部分群众家中都会此技、都有此品。其中,群众管国如、李国斌、丁文军、曹绍明、刘汉超颇具代表性。

彭山区
三月三朝山会

三月三朝山会是彭山本地民众及成都周边群众自发形成的朝山民俗活动。


三月三朝山会起源于殷商时期,主要内容为祭天求雨、五谷丰登。汉代至唐代,注入了佛教和道教文化,朝山拜佛、求香火(据90年发掘彭祖墓时出土的唐三彩和神像为证)。明清时期,以祭拜彭祖和其三女儿的祭祀活动为主(现彭祖墓出土的光绪年间的碑记为证)。到了民国时期,在祭拜彭祖和三女活动外增加了“抢童子、送童子”等新的内容,(据《彭山县志》载)。

三月三朝山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它源于生活习俗,源于基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朝山会的活动辐射影响眉山、乐山、雅安及成都周边区县。三月三朝山会是彭山人民群众传统民俗节日,是民众情感与信仰的载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习俗代表,是反映盛世太平,社会安居乐业和谐生活的体现,也是人们凝聚中华文明,健康养生、长寿,和谐品质生活的优秀文化现象。

八百寿酒传统酿造技艺

八百寿酒传统酿造技艺产生于四川省彭山县凤鸣镇。清·嘉庆6年(1802年)彭山人曾纪云在彭山县城(今凤鸣镇)东门开设酒坊,取名“曾酒坊”,并采用传统手工酿造技艺酿制曲酒。至清光绪年间,曾富顺的大徒弟钟德旺接手师傅祖传下来的酿酒技艺,并将“曾酒坊”更名为“德旺酒坊”酿造生产“彭山头曲、彭山二曲”。


钟德旺在其师傅原有的生产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至民国时,“德旺酒坊”已名声远扬,成为嘉州(今眉山、乐山、雅安等地)的第一酒坊。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以“德旺酒坊”为基础,合并彭山其它五家酿酒作坊,成立国营彭山酒厂并推出了彭祖系列酒,并实施了商标保护。


彭祖酒均选用优质高梁、小麦、糯米、大米、玉米、和百年古井提取优质井水,入百年老窖酿造而成。出至于清嘉庆年间的百年泥窖二十余口于2010年被眉山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传统酿造技法有 “选料、制曲、开窖(起窖)、润粮、拌料、上甑、蒸馏、(蒸粮、量质摘酒)、出甑、摊凉(撒曲)、踩窖、封窖发酵、清蒸谷壳”等环节,工序完全采用传统手工操作。

竹琴
竹琴又叫道琴,源于商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历经数代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传承至今。

竹琴由发音体和共鸣体两部分组成,发音体用坚硬而干燥的南茨竹制成(南茨竹去节掏空),竹琴的另一端用羊皮或猪油皮绷成鼓面状,竹琴呈长圆型,长1.1米左右,直径约6—8厘米左右。

竹琴表演主要以坐唱为主,表演者使用二个简板和响铃辅助伴奏,表演者自打自唱,由声腔唱词来表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竹琴的表演形式大多数为单唱,以一人表演多个角色。唱腔有“禅门调”、“映门调”等。表现手法、形式、节拍变化灵活多样,唱腔优美动听。竹琴表演者一般在茶馆、客栈、赶集场头、院坝表演,是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现竹琴表演地主要在彭山县谢家镇。

竹琴表演大多以一人为主,也可多人表演,竹琴在表演中主要以说唱为主,其节拍变化灵活,唱腔优美动听,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现仅有夏福寿老人能表演,该民间艺人94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录播,95年四川电视台“金土地”栏目录制节目,97年中央第八套节目录播, 2009年6月,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走遍中国”栏目组在彭山录播。

仁寿县
仁寿抬工号子

仁寿抬工号子是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和产生的民间艺术,劳动者利用力学原理,通过工具,将所抬物体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到每个人肩上,创造出特定暗语,以歌唱的形式协调劳动者的步伐节奏,这种歌唱形式逐步发展成一种独具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民间艺术形式。


抬工队伍以物体重量来定人数,最多的有128人,以8或12人为最普遍。有的师徒传承,有的父传子,子传孙,成为名播乡里的抬工世家。抬工号子内容丰富,一般以弘扬伦理道德、民风民俗为主,也有评论时局,叙事抒情的;有通俗文雅的严肃号子,也有打趣调情的花花号子。号子句式整齐,音韵协调,铿锵上口,诙谐幽默,寓意深刻,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劳动者把反映时令、农事、爱情、婚丧嫁娶等风俗,创造性地运用到号子中,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抬工文化。


仁寿抬工号子现广泛流传于民间并经收集整理的号子有128首。抬工工具主要有霸王绳、榴枢、抬杠、龙杠、打杵、肩子、汗胡子等。表演技巧有“莲花吐蕊”、“铁扇关门”、“青蛙晒肚”、“倒挂金钩”等。


裕泰乾马氏芝麻糕制作技艺

裕泰乾马氏芝麻糕是闻名海内外的眉山特产。它糕质细嫩,柔和化渣,甜而不腻,纯洁爽口。它历史悠久,初见于明而盛于清,曾作为古陵州特产入选清代皇室贡品。裕泰乾马氏芝麻糕是眉山芝麻糕的代表作之一,已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裕泰乾马氏芝麻糕的制作历史可以上溯到清光绪年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光第老先生创建“马氏裕泰乾糖果厂”于四川仁寿禾加镇。创业伊始,便因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远近闻名,在糖果行业树起了“马氏裕泰乾”的金字招牌。到解放前夕,“马氏裕泰乾”糖果厂成为了仁寿县境内最大的糖果糕点厂家。解放后,第二代传人马昌明先生(马光第之子)继承“马氏裕泰乾”糖果厂业务,成为当地知名企业。进入九十年代,第三代传人马自生(马昌明之子)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低糖、低脂的健康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

裕泰乾马氏芝麻糕选料精良,精工细作,在选料,制作等各个环节均有独到之处。在选料上,精选优质饱满无污染芝麻、糯米、核桃为原料。在制作上,将芝麻、糯米分别筛选去砂、去杂,用高温炒制,用小磨磨制芝麻酱后用无菌桶密封以保持芝麻原香。糯米粉用高温炒熟,磨细密封备用。选云南、雅安优质核桃,去壳后高温烘烤杀菌。将芝麻酱、糯米粉、核桃仁按祖传技艺配制成糕。

仁寿陶艺

仁寿陶艺历史悠久,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其制作工序包括:陶土选择、陶泥炼制、手工拉坯、模具成型、手工刻花、窑炉建造、素胎上釉、入窑烧制、釉上加彩等环节。

仁寿陶艺主要分布在天峨乡、汪洋镇。仁寿陶艺分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其主要特征:一是造型多样。有古朴的文物造型,也有创新的现代器型。二是器型大小差异大。有大到一人多高的花瓶,也有小到酒杯的器物。三是色彩丰富。有素坯器,呈现陶土的本色,也有各种釉色,还有华丽色彩的现代图案。

仁寿陶艺集中体现了无数陶艺前辈的智慧和创造力,它贯穿着民族性格,民族感情,体现了民族审美意识的共同特性,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实质。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东方文化的典范。

洪雅县
五月台会

五月台会起源于“娱神自娱”的“酬神赛会”民俗。是从原始古老的“地会”和“灯会”发展演变而来的。洪雅建县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其时民间灯会、地会风俗已相当盛行。

据洪雅民间记载,明代著名工匠王光斗设计出一个既是灯又是戏的、能够移动的小戏台造型,找个娃娃来扮演剧中角色,按剧情需要来布置灯景,然后抬着游街,便于群众观赏,艺人群起响应。此法既方便又简单,不需花很多钱,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台会”应天顺人地兴盛起来。“届时商贾辐奏、货物云集,台会每日傍晚出巡,自一日至十日方罢。”不仅促进了地方文化、经济的发展,而且增进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进程。世代传承,形成了浓厚的地方民俗文化。

明清以后,每逢城隍会(五月台会),各场镇竞相奉献自己最拿手的台会节目。“五月二十七,传城隍神诞,皆演剧,极为繁嚣”。

洪雅师道戏

洪雅师道戏是洪雅县师公(端公)和道士(羽士)演唱的戏剧,民间俗称“打傩傩”,“做道场”。 洪雅师道戏分为文坛和武坛, 文坛称道士戏主要为祀神斋醮,送死掉亡、续命祈福。武坛称师公戏,侧重于驱邪除疫、替死还生。洪雅师道戏,源于地方“巫社”,传承于张陵入洪雅瓦屋山创始“五斗米道”,戏文脱胎于《微经》,宋代以后师承转向了本土神仙真人,洪雅师道戏在宋代师承洪雅“金釜山得禅观妙李真人”。

宋亡后至明清以来,全真道将民间演师道戏者收编为“龙门派”弟子,立了“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从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40代道辈排行。清道光庚子(1840年)后,洪雅做道场的高师曹太星,与县内师道戏艺友商量达成共识,合并打傩傩和做道场同时习艺,教弟子会打傩傩又会做道场。曹太星的第5代传人何代清(法名何教亭)、聂政华,打傩傩做道场已成为县内高手。

洪雅师道戏积淀着大量的原始戏剧因素,有着广阔的现实空间与纵深的历史维度。它涉及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并有戏剧扮演的原始基因、音乐舞蹈的悠远血缘,幽邃玄冥的符号体系,古朴神奇的面具艺术。随着时代变迁,有的老艺人去世无法传承,洪雅师道戏现只存五坛。即灵宝坛、通真坛、守玄坛、玄静坛,清虚坛。

高庙白酒酿造技艺

高庙白酒是以原“高庙古镇酒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汇聚“花溪源”、“瓦山春”、“雅源”等多家酒业而成立酒业协会后的酒名。以酒业生产百年窖藏所在地“高庙镇”命名。


高庙镇地处北纬30°地球奥区的峨眉后山七里坪处。风景宜人,水土均适宜酒业生产,以花溪河源“鱼洞泉”、“观音泉”等从大山涌出的泉水酿造。早在清光绪前,即以“花溪源酒”闻名于世。据考证:“花溪源酒窖池位于高庙古镇禹王宫内,占地面积1417.34平方米。窖池建于清末民初(1912),为民国初年李锡焕在高庙禹王宫的窖酒作坊。1955年移交高庙供销合作社”。证明高庙白酒在清光绪年间为李锡焕始创“花溪源酒”,成为了第一代酿酒传人。

经过百年传承,第四代传人张邦中、第五代传人戴健勇将高庙白酿酒技艺发扬光大,百年的窖龄和传统的工艺酿造出了“花溪源”、“瓦山春”、“雅源”等系列品牌,清冽甘爽、回味悠长的高庙白酒荣获眉山市知名商标,评为县内十大特色旅游商品。

丹棱县
丹棱唢呐

唢呐,原名苏奈尔,清初从我国西部传入,俗名撒喇子,又名哩尔喇。唢呐原为达官显贵、富家豪绅所独据,后与川剧锣鼓、胡琴合乐,逐渐进入平常百姓家,成为独具风格的民间艺术。


清代和民国初期,在丹棱广大农村,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春分、端午、中秋、春节等时令节气皆请唢呐艺人吹奏唢呐,以寄托喜怒哀乐之情。建国以后,唢呐逐渐从乡村进入城市,大凡节日庆祝、工商业开业庆典、社会事业活动、省市大型文化活动亦请唢呐吹奏手组团参加巡游表演或登台演出,成为城乡群众钟爱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祖传孙、父传子,夫妻、兄妹、父子、祖孙三代同台演出屡见不鲜。一个唢呐吹奏手每年利用农闲参加演出,少则收入四五千元,多则收入万余元。唢呐集文化性、艺术性、趣味性、经济性为一体,雅俗共赏,既是文化遗产,又是新兴的文化产业。



丹棱民间唢呐历经100多年的传承,现存曲牌《将军令》、《望娘调》、《步步高》、《小开门》等20余首古曲。

丹棱冻粑制作技艺

丹棱冻粑是丹棱的一道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其制作技艺起源于唐朝。《食说》(佚名)载:“唐时,古邑丹棱,时至腊月,民逮天寒,以米磨浆,入缸存之,数日,蒸而食之,名曰冻粑。食法众,其法简,蒸煎炸烤,烤为胜,色金黄,酥而甜,脆而香”。


据《丹棱县志.稿本》(民国三十七年)记载:“岁末,各家燃香烛供猪头冻粑,以酒撒地祀祖宗”。“正月初二,花灯起。新妇回门,置腊肉冻粑,引郎官逐一拜之”。可见在民国期间,人们已将冻粑作为主要礼品。解放后,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制作冻粑已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


丹棱冻粑由优质籼米、糯米、大豆等原料精制而成,用白糖、红糖等调整味形,有花生、芝麻、红糖、白糖、玉米、核桃、玫瑰、豆沙等十多种不同口味。其制作工序是选粑叶、泡米、洗缸、磨浆、发酵、搅拌、加味、蒸粑、晾粑等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

丹棱牛儿灯

相传丹棱牛儿灯起源于唐,是伴随着花灯、龙灯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较为流行,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牛儿灯表演逐渐减少,“文革”期间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民间老艺人又把牛儿灯表演开展起来,一直延续至今。


丹棱牛儿灯是一种民间灯舞表演形式,通常由8—10人表演,表演时,两人披上用黑布、撮箕等材料制作的牛皮道具扮作耕牛,一人扮作农夫耕田,一人扮作放牛幺姑放牛,一人扮作偷牛贼小丑,四人敲打鼓、钹、锣、铛伴奏,在农夫和幺姑对唱情歌时还会有唢呐、笛子、二胡等乐器伴奏。整个表演过程幽默、诙谐,向观众讲述了一段耕牛辛勤耕耘、农夫勇斗偷牛贼以及幺姑和农夫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农耕时代人们对耕牛的崇拜、爱护及感激之情。

丹棱牛儿灯主要分布在张场镇、丹棱镇、双桥镇。每年正月初二,这些乡镇都有牛儿灯表演。

青神县
青神竹编工艺

青神竹编伴随着桑蚕文化而发展起来,其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蜀王蚕丛氏教民农桑起,青神先民就用竹编“箕”养蚕。县境内汉墓中出土的“执箕俑”就是很好的佐证;到唐代,张武率县民编竹篓填石拦“鸿化堰”提水灌溉农田。旧县志载:“竹石垒者几多丈”,民间普遍使用竹编篼、筐、篮,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岩寺摩崖造像及题刻中就有唐代咸通元年(860年)的“提篮观音”;明代,县人余承勋进京考进士后任翰林院修撰,所用的竹丝书箱、膳食盒非常精美,朝野为之称道,现藏于“中国竹艺城”;清代,青神精美的竹编宫扇,被列为朝庭贡品;民国时县人将写有 “抗战到底”的细竹丝斗笠用以慰劳抗日将士;新中国建立后,青神竹编工艺不断发展创新,名人字画、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精美竹编艺术品几可乱真,受到人们广泛喜爱。

青神竹编工艺是我国几千年农耕桑蚕文化的见证,至今在广大农村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县从事竹编工艺生产的从业人员近3万名,其中传承代表人物有殷超、陈云华、宋美湖等。目前,青神竹编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2亿多元,成为青神县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眉山市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瑞丰端午龙舟节
瑞峰端午龙舟节又称瑞峰大端阳,是以划龙舟表演为主要内容,每年农历5月15日在青神瑞峰镇举办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

瑞峰端午龙舟节起源于北宋。相传,苏东坡与王弗在中岩寺“唤鱼”联姻定下亲事后,婚期订在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农历5月15日。东坡喜迎新娘王弗,途径岷江,船欲靠岸之时,鼓乐齐鸣,人声鼎沸,万千鸭子放逐江中,沿江民众如蛟龙入海,跃入江中,奋力争抢。

为纪念苏东坡与王弗的爱情,瑞峰镇便在每年的农历大端阳举办龙舟比赛和抢鸭子活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自然灾害和政治原因停办,自1984年恢复以来,瑞峰龙舟节在继续传统的基础上焕发了时代风采。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增加了鸡公车迎娶新娘,牛灯、舞狮、耍龙、拉旱船、踩高跷、放河灯、放烟火、坝坝电影等活动项目。

瑞峰镇政府共举办端午龙舟节28届,瑞峰端午龙舟节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全国很少见。

青神传统杆秤制作技艺

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青神传统杆秤制作技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是鲁班发明。其主要技法是:选取秤杆木材、制秤杆、定叨位、测距、安装、上卡子、安秤钩、装秤盘、安妥三个叨子、定号面(校秤)、定星、秤杆染色、包铜皮、休整、抛光、组合、调试等,全部工序纯手工操作。


该技法主要分布在青神县汉阳镇。上世纪80年代前,汉阳镇因河运码头而繁荣,此技法在本地尤为盛行,镇上手工制秤商镇就有十几家且具有一定规模,80年代后,随着电子秤,磅秤的出现,手工杆秤制作逐步淡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在当地按照传统杆秤制作传承至今的仅为汉阳镇陈氏家族。从传承人陈燕其家谱中可以上溯至曾祖父陈德顺,陈德顺1900年传儿陈青和,陈青和1950年传儿陈明方,陈明方1973年传儿陈燕。陈燕于1975年执掌汉阳杆秤商铺至今。

青神传统杆秤制作技艺,历经几千年,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在各个时期以活态方式传承至今,其中集中体现了东方人重直观和崇尚简洁实用的高度智慧,大量凝结了精巧的工艺技术,蕴藏着丰富的专门知识,在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领域显示了特殊的科学工艺,历史人文和文学艺术价值。

当然,说了这么多,

还有好多好多没有谈到的,

你觉得哪项最能代表你的家乡?

欢迎留言告诉眉小妹儿,告诉大家!

也让大家都能够了解

“非遗”在你家乡,

那些充满传奇的故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1 06:57 , Processed in 0.01048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