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访黄叶村:曹雪芹晚年生活和著书红楼之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22:49: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寻访黄叶村:曹雪芹晚年生活和著书红楼之地 原创 少读红楼 2018-08-01 23:15:44
若不是因为《红楼梦》,也许曹雪芹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籍籍无名,早被滚滚的历史洪流淹没,所以关于曹雪芹的身世,我们知道的并不多,有限的也多不确切,比如他的生卒年月,比如他的晚年生活,比如他著书红楼的历程。
现今的红学界,多认为曹雪芹晚年生活和著书红楼的地方,在北京的黄叶村,即今天的北京植物园内,持此论点者,有几个比较有力的证据。
其一,曹雪芹生前好友敦诚,在赠曹雪芹的诗中,最后四句是“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这首《寄怀曹雪芹》的诗里,明确提到了黄叶村,可见曹雪芹的晚年是很穷困潦倒的,但关于黄叶村所在地,有多种说法,有说在河南的,有说在天津的,有说在北京的,莫衷一是,似乎曹雪芹晚年的行踪又出现了争议。
根据现今所知的曹雪芹生存的年代,以及他的家世背景,这个黄叶村更可能是北京西山的黄叶村,这就带出了第二个证据。
其二,1971年,在香山地区正白旗三十九号院的一座老式民居里,发现了几组题壁诗,经专家考证,这里极有可能就是曹雪芹晚年著书的“黄叶村”。
不仅如此,据说红楼梦里贾宝玉所说的“西方有石名黛”中的黛石也出自这里,就连女娲补天弃于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原型也是这里的元宝遗石,这是曹雪芹创作红楼的生活原型。
当然,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考证曹雪芹身世,据我们目前已知的一些零星资料,也许很难准确考证出曹雪芹的生平了。甚至随着红学研究的深入,竟然开始有人怀疑曹雪芹并非红楼梦的作者,而是另有其人。
红楼梦里黛玉说“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不管这个黄叶村是否曹雪芹著书红楼梦的地方,这都不妨碍我们借此追怀这位两百多年前的文坛巨匠。
下面跟着我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诞生巨著红楼梦的黄叶村吧。
黄叶村坐落在今天的北京植物园内,植物园离市区挺远,坐完了地铁还要乘坐专门的有轨电车“西郊线”才能到达,出站便是植物园,门票很便宜,成人只要5元。

从植物园东南门进,500米处就是曹雪芹纪念馆,也就是历史上曹公著书的黄叶村。我去的当天,天气阴沉沉的,落了点雨,原本怀着崇敬的心情,更增添了几分凝重。

从人山人海的天安门广场来到植物园,来到曹公曾经生活的黄叶村草庵前,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由繁华热闹到冷清寥落,甚至可以说空无一人。谁能想到,红楼梦正是在这样人烟稀少的小村子里写出来的

黄叶村院落前,有三棵参天古槐,准确地说,这三棵古槐,是歪脖树,并不笔直,但很粗壮,一看就有上百年的树龄,不知道当年它们是否见证了曹公著书红楼,与好友敦诚、敦敏、张宜泉等人往来诗酒唱和的情形?

门外一旁的石头上刻有红学家周汝昌老先生写的敦诚寄怀曹雪芹的诗句的最后四句,即前面所说“不如著书黄叶村”四句,这四句话,令人想起红楼梦里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脂砚斋的四句批语: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

进了园子,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写有曹雪芹纪念馆的一块大石,题字的人是启功,雍正帝的第九世孙,对红楼颇有研究,尤精书法,独创“启功体”。

纪念馆石的左后方,设置一本厚厚的“大书”,上面写的是红楼梦里林黛玉所作的桃花行。

从正门进去,进入右边的一个小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曹雪芹的铜像,有些惆怅地坐在这里,面前放着一杯酒,也许这时候他正在构思石头记。

这个院子里一共有两个参观点,都在室内,根据曹雪芹生卒年月,展示了其生平事迹,并辅之以87版红楼影像。这个图片里展示的是关于曹雪芹的一些研究论著。

北京以国槐多而出名,曹雪芹晚年生活的这座院落里,也有不少国槐,因为几乎没有游客到这里来(至少我去的时候,是没有几个人来参观的),所以槐花落了一地,也无人问津。不知道当年因家庭巨变而落魄的曹雪芹,有没有用这磐石蹍磨过米粮?

离纪念馆不远的地方,有一口枯井,据说当年的曹雪芹和黄叶村里的村民,都是利用这口井吃水。这口井,让晚年的曹雪芹得以果腹,得以用茶水招待友人,而这也是他创作红楼梦的源泉。

这两枚大炮,据说是当年曹雪芹高祖曹振彦,曾参与铸造,正因如此,才有后来曹家的从龙入关和发迹后的富贵荣华。

这是当年发现的题壁诗的照片,如今已经看不到真迹,不知道是保存了起来还是已经毁坏不存。这组题壁诗是一首菱形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真不错。这幅对联是曹雪芹好友鹗比所赠,以此也佐证了这里正是曹雪芹著书红楼梦的黄叶村。

这是曹雪芹纪念馆的外墙,因为这里很少来人,加上树木植物很多,所以很多地方都生了苍苔,更显得冷清寂寥。也许正是这样清幽的环境,为落魄后的曹雪芹,提供了写作红楼的灵感和良好的环境。

这是纪念馆周围的石刻,上面刻的是敦诚赠曹雪芹的诗,从诗里我们可以得出曹公晚年的生活,很是落魄困窘,常常要赊酒赊肉,受人白眼……这样的石刻,周边还有很多,从这些友人的题赠中,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当年的生活现状。

这是纪念馆正门,门前的两棵古槐,枝干交接掩映,更显得环境清幽古朴。我去的时间正是北京暑期旅游的旺季,故宫、国家博物馆、鸟巢、八达岭长城到处都是人,排队常常要好几个小时,而这里却空无一人,一个人可以很自由地到处参观停留,仿佛整个黄叶村都属我所有。
北京植物园很大,曹雪芹纪念馆只是众多景点中的一个,但却最令人怀念,尤其对喜爱红楼的读者来说,曹雪芹纪念馆更是必去之地。多余的煽情话不想说,这样的地方,用心去感受,用灵魂去体会,也会你会与大师不期而遇。
参观完纪念馆,最大的感受就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的一开篇说的几句话: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从富贵繁华到穷困落寞,从王孙公子到平头百姓,曹雪芹在经历家族巨变和巨大的心理落差之后,著书红楼,以此缅怀过去,警醒世人,让无数人为红楼一哭三叹,痴迷者有,顿悟者有,反思者有……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财富。
​谨以此文,缅怀永远的文学大师——曹雪芹。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22 02:00 , Processed in 0.0084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