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崇祯皇帝召大臣办事,到了饭点儿,给大家吃什么工作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07:51: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崇祯皇帝召大臣办事,到了饭点儿,给大家吃什么工作餐

于左 2018-08-18 16:56:47
明朝不是一个富裕的朝代,明朝人的生活,要比我们今天节俭得多。
比如,明朝的人们把烧鹅当成很贵重的美食,为了杜绝腐败的发生,明代有一个很著名的禁律,就是“御史不许食鹅”。

晚明文学家王世贞的父亲做过御史,王世贞曾经提到,父亲在家里请官员吃饭的时候,很注意节俭,饭桌上的荤菜、素菜一共不超过十道,有时候会额外添加几份干鲜水果,或者添几样海鲜。
这种场合之下,饭桌上轻易不会摆上鹅菜,如果款待的客人实在很重要,非得端上一只烧鹅,以显示对客人的敬重,也有一个巧妙的应对办法,就是去掉鹅头和鹅尾,换上鸡头和鸡尾,形式上变成了一盘烧鸡。
王御史顾忌的,就是那个“御史无食鹅例”。虽然有一些走形式的意思,但禁忌的存在,其实本身总是有一些力量的。

到了崇祯年代,国家的财政越来越艰难,而且崇祯皇帝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节俭的皇帝,不但自己节俭,对臣下也一样严格要求。
《玉堂荟记》记载,早年间,崇祯皇帝召见大臣到宫中议事,如果赶上了吃饭的时间,只会赐下一些简单的瓜果,让大家略略充饥。
到了崇祯后期,他变得大方一些,到了吃饭的时间,会由内膳房供给食物。每人一份工作餐,包括两盒菜,一盆粳米饭,连一碗汤都不给,内容实实在在,一点儿不铺张。
《玉堂荟记》一书的作者杨士聪是崇祯年间的进士,曾经多次参加经筵,充当展书官。杨士聪在他的书中提到,有一次的经筵日正好是一个大雪天,大家冒着大雪进宫,在文华殿外面一直等到午后,结果里面传出来消息,皇上今天不来了,原本摆在午门外面的饭菜也都撤下了。大伙儿白白在雪地里等了大半天,连一顿饭都没混上,饿着肚皮回家,很是失望。

崇祯十一年二月的一次经筵,崇祯皇帝和二十多位大臣在一起,讨论人材选拔的问题,中间又谈到了辽东的形势和军饷问题,话题越来越沉重。崇祯皇帝默然良久,也没说什么,起身让大家到午门外吃饭。
其实,恐怕没有哪一个皇帝能像崇祯皇帝一样渴望人材。崇祯皇帝曾经下诏,让大臣们举荐将才,统兵消除外患。
有人举荐一个名叫张凤翥的人,崇祯皇帝准备在文华殿召见。到了约定的这一天,张凤翥辰时就早早进宫,等了半天却不见皇帝出来。张凤翥等得无聊,就喝酒吃东西,打发时光。
太阳西斜,崇祯皇帝终于出来了。但此时的张凤翥已经大醉,众人不敢让他进去见皇上。张凤翥大怒,叫道:“皇帝老官召我,何人敢阻!”

崇祯皇帝在殿中听到外面吵嚷,故意问张凤翥在哪里。众人谎称他在郊外射箭,因为饮酒过量,不敢进宫。崇祯皇帝冷笑说:“想是酒醉发狂。”
按照崇祯皇帝的脾气,张凤翥如此一闹,自然不会得到重用,连举荐他的人也要受连累。
于左 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30 09:24 , Processed in 0.00858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