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慈禧一口气拨13万两白银到景德镇,置办1万件瓷器,只为儿子大婚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14:17: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慈禧一口气拨13万两白银到景德镇,置办1万件瓷器,只为儿子大婚

仁仁阅 2018-07-12 09:56:43
在景德镇郊区的田地里,散落着各朝各代的古瓷片。虽然它们年代久远,但是由于太过普通,没有多少价值,所以当地老百姓熟视无睹,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却视若珍物。
在涂睿明看来,这些捡来的瓷片,尽管不太值钱,却充满历史的印记,都是现成的第一手资料,拼凑起来,就是一部别样的景德镇制瓷史——那么,这本书就叫《捡来的瓷器史》吧。
看上去,这只是一块不太白的白瓷残片,这种瓷器在陶瓷史上,学名被唤作青白瓷,微微透出淡淡的青绿色调。
这种淡淡的青色,在后世得到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影青
疏影横斜,月来弄影,多么相称的名字呀!青白瓷的本名,倒是很少有人提起。
景德镇的千年辉煌,便由此而始。
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这一年是宋真宗赵恒在位的第七个年头。也就是在这一年,趁着秋高马肥之际,北方的辽国大举南侵。
36岁的赵恒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于是御驾亲征,结果宋军士气大振,大破入侵者,并射杀其主将萧挞凛。
孤军深入的契丹人,自知灭宋无望,于是在第二年,与宋朝签订“澶渊之盟”
辽国在签订条约时,还有一个附加要求:他们希望宋朝皇帝赠送他们一批产自昌南镇的瓷器。
昌南镇在哪里呢?就是现在的景德镇。因为这座城市坐落于长江之南,所以以此命名——据说China一词,就是昌南的音译。
那时候,昌南镇的陶瓷烧制水平,已经非常高超,所生产的青白瓷,颜色近乎玉石,人称“假玉器”
不仅寻常百姓非常喜欢,连贵为天子的赵恒,也倾心不已,乃至获得敌对的辽国皇帝的青睐。
赵恒细细赏玩进贡的昌南青白瓷,在兴奋之余,就把自己“景德”的年号,赐予给这个原本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江南小镇。
皇帝的认可,民间的喜爱,外国的欢迎,无不彰显着景德镇窑的青白瓷,在宋代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
但那时的景德镇,还远远没有达到一统天下的地步。

不说南青瓷、北白瓷的格局已经形成,就拿磁州窑强烈的黑白对比、钧窑的绚烂色彩,稍作比较,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时景德镇生产的青白瓷,尚无取而代之的能力。
而到了南宋,景德镇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宋代的制瓷业,无论什么地方的窑口,首先依赖于本地的瓷土资源。没有优质的瓷土,想要烧制出赏心悦目的瓷器,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为重要的是,此时制瓷所用的,都是单一的瓷土材料,既无从选择,更难以改善。
景德镇也难以幸免。青白瓷的辉煌,便是依赖于本地优质的资源。随着优质的瓷土资源渐渐消耗殆尽,景德镇瓷器的质地渐渐变差。
这个问题的解决,要等到一百多年之后的元代。
到了元代,随着高岭土的发现和使用,困扰景德镇人一百多年的优质瓷土稀缺的问题,终于被解决。
高岭如今仍然是景德镇东北部一个安静的小山村,但这个小山村生产的高岭土,却彻底改变了景德镇的命运。
高岭土并不能单独用来烧制瓷器。它的绝妙之处在于——通过加入原有的瓷土材料,经过混合后,可以极大提高瓷器的硬度和白度,其品质甚至超过了最优质的瓷土材料。
景德镇的老一辈人,对于瓷土与高岭土的混合,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高岭土是骨,瓷土是肉。只有骨肉均匀,才能烧制出最好的瓷器。
在元代,景德镇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
我们看到,在这块瓷片上,画着一个孩子,形象生动洒脱,能够想象当时画师运笔如飞的情景。更重要的是,画面的颜色是蓝色的。
虽然放在蓝色的色谱中,它并不显眼,甚至有些糟糕,但却开启了世界陶瓷史一个全新的时代,它所创造的全新品类,后来几乎成为了瓷器的代名词。
这种有着蓝色绘画的瓷器,叫做青花瓷。而烧成于元代的景德镇青花瓷,被称为元青花。

13世纪,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几乎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将波斯生产的、上好的青花料“苏麻离青”,带到了景德镇,为元青花的诞生,提供了最重要的材料。
制作一件青花瓷器,首先要将加工好的泥土材料,和上少量的水,以便于塑造形状。接着把它放在轮车上,进行拉坯成型。
半干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精细的处理,比如把坯的表面修理平整,等它完全阴干之后,就可以进行青花的彩绘了。青花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有氧化钴。
不过,画好的青花坯体还不能直接放入窑中,还要在外面附上一层泥浆状态的釉。
上釉之后,画面被完全覆盖。烧成之后,才变得透明,让青花的纹饰得以完成透出来,才算大功告成。
可见一件青花瓷的烧制,是极其费时费力费心思的。
我们不妨把青花瓷比作一位古代女子——如果瓷是肌骨,那么釉便是衣服,青花则算是文身。
马未都先生说:“元青花一诞生就是巨人。”
但这个巨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却被元朝中央政府冷落了,在统治者的日常器具中,很难见到青花瓷的身影。
而青花瓷在民间的情况也很不乐观,因为优质的青花料获取极其困难,而且青花瓷的烧制,在当时简直就是高科技,成本极高,产出很低,老百姓自然望而却步。
到了明朝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才真正大放光彩,为世人所推崇。
这块青花瓷片诞生于青花瓷最辉煌的时代,由于风格和年代太过接近,而且永乐皇帝的御用瓷器大多不书写年款日期,所以我们很难准确判断它,到底是永乐皇帝,还是宣德皇帝统治时期生产的。
尽管瓷片上的青花色调很漂亮,但所画的花卉,却并不清晰,像是水滴在宣纸上缓缓晕开,模模糊糊的。这样的瓷器,让人怀疑是在烧制过程中出了问题,却受到了文人士大夫们的高度推崇。

因为这种瓷器青花的晕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另外的一种传统艺术:国画,特别是写意的水墨画,可谓妙趣天成,别有一番风韵!
既然,这种烧制有问题的青花瓷都受到文人们的青睐,那么,那些上好的青花瓷的受欢迎程度,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为什么青花瓷会从明代开始,突然扬眉吐气了呢?
这都要归功于景德镇制陶技术的进步和官窑的兴盛。
我们重点来说一下官窑。
什么是官窑呢?就是指的官方的窑场,大多官窑都专门为皇帝烧制瓷器。
到了明代,官窑的管理制度开始建立,并延续至清朝。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还有专门为毛主席设计和烧制瓷器的地方,被称为“红色官窑”。
官窑最广为人知的一项制度,就是——烧制的陶瓷稍有瑕疵,就会被当场砸碎,就地掩埋,不得流入民间。
成化皇帝以后,这项制度不再执行。而到了清代,皇帝还会将这些落选的次品,赏赐给大臣们。
在严格的质量标准下,运送到宫里的瓷器,无疑具有高超的品质,推动着陶瓷技术的发展。
官窑的另一项制度,就是皇帝本人会亲自参与设计,或者指派宫廷画师来完成。这对于陶瓷的发展,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随着皇帝的重视和技术的进步,青花瓷作为一种手工产品,居然可以被批量生产。
比如在宣德八年,皇帝一次性下达的烧瓷任务,就高达443500件。老百姓拥有一件乃至数件青花瓷,也不再是痴人说梦的事了。
青花瓷,不仅安放“王谢堂前”,而且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但体现永乐和宣德时期瓷器烧制最高水平的,却并非青花瓷,而是 “釉里红”

釉里红,顾名思义,就是通体呈现红宝石色泽的瓷器,这在之前,都是绝无仅有的。
釉里红烧制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要呈现出完美的红色,需要对烧成温度和气氛进行精确控制。所以釉里红,也被叫做高温红釉
所谓烧成的气氛,就是指对窑内氧气一氧化碳浓度的控制。简单地来说,在氧气氛围中烧制,叫氧化焰;而在一氧化碳环境中烧制,则被称为还原焰
釉里红就需要在1300°的高温下,以还原焰才能烧成。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对温度和氛围的控制,都是极其困难的。
到了永乐和宣德时,这个技术难题,随着统治者对官窑的重视,而被彻底攻克,于是,烧制出全世界第一件釉里红。
精美绝伦的釉里红,终于从梦幻之物,变成了皇家手中握着的实实在在的瓷器。
但釉里红的成功烧制,不过昙花一现。宣德之后,在此后的两百多年间,官窑再没有烧制出如此令人惊叹的高温红釉——恐怕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到了康熙时期,沉寂两个世纪的高温红釉终于复苏,各种高温红釉粉墨登场,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郎窑红
关于郎窑红,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民谣:要想穷,烧郎红
意思就是郎窑红的烧制难度特别大,导致很多窑场在经过一次次失败后,以破产收场。
到了康熙时,随着烧制技术的进步,郎窑红的烧制成功率终于大幅度提高,深受皇帝的喜爱。
郎窑红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它的口沿部分往往没有红釉,所以呈白色,也就是胎体的颜色。
这是什么原因呢?
郎窑红口沿没有颜色的原因,并不是窑工故意要弄成这样的效果,而是郎红釉特别容易向下流动,所以郎窑红口沿的部分釉很薄,露出了洁白的胎体。

郎窑红另外一个特点是,色调特别动人,如凝血,像晚霞;不但极其鲜艳,而且层次非常丰富、变化多端。真是光彩照人,动人心魄。
看着这块瓷片满满的黄色,我们很容易猜到这是皇帝专属的瓷器。在“黄地”的衬托下,喜鹊落在梅花枝上——这在传统的装饰纹样里,叫喜上梅梢
所以,这样的装饰,连起来就叫:黄地喜上梅梢
看来,皇帝好像是有什么喜事。待我为您细细道来。
乾隆以后,由于皇帝们对瓷器的痴迷与热情减弱,此时的景德镇,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与荣光。
由于瓷器价值不菲,宫女和太监们在摆放时,都特别小心谨慎,损耗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所以宫廷日用的瓷器,常常数年才会有一次烧造的任务。
而咸丰皇帝即位不久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持续时间长达十几年,景德镇在战火中,遭受到极大破坏,窑工纷纷逃散。
等到了1866年,这时战乱已经平息,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掌握着中国的实权。她开始筹备宝贝儿子同治皇帝的婚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的婚礼,当然要办得隆重,比如说婚礼上的餐具。
于是,慈禧一口气拨了十三万两白银到景德镇,用于重建官窑,为儿子六年后的婚礼,筹备餐具。
在中国历史上,为皇帝的婚礼,专门设计和烧造成套的瓷器,这还是第一次。
由于时局已稳,窑工们陆陆续续返回,景德镇很快恢复元气,官窑很快重建起来了,用心用力地为皇帝烧造结婚用的瓷器。
皇帝大婚定在同治十一年,也就是1872年,农历九月份,而这批瓷器刚好赶在这一年的正月份全部完成,一共10072件。
这些瓷器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大婚庆典时的宴请,一部分则供皇帝结婚后日常使用。
此时,满汉全席已经完备,所需要的餐具自然丰富复杂、数量众多。

餐具一共有14个系列的设计。每一个系列,又有碗七种,盘三种,碟三种,每一样都配40件。
此外,还有茶盅、茶缸和酒盅等各种餐具。
而生活用具就简单多了,除了各种粉盒、胭脂盒,就是花盆。
为同治皇帝大婚烧造的瓷器,给整体衰败的制瓷业打上了一针强心剂,并持续了很多年。
然而,这只是回光返照——“无可奈何花落去”,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官窑也成为了历史。
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太多,景德镇已经没有往日那么繁盛。这个在数百年时间里,为全世界提供最优质瓷器的江南小镇,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仍然在勉强烧制的窑口,仅剩八座。
如今,景德镇依然享有“瓷都”的美誉,拥有着全世界最为完整的手工制瓷体系,拥有着一大批身怀绝技的制瓷匠人,大街小巷充斥着琳琅满目的瓷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12 19:04 , Processed in 0.00941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