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东坡错过的旷世宗师:有人问我蓬莱路 云在青山月在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06:31: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东坡错过的旷世宗师:有人问我蓬莱路 云在青山月在天

        2018年10月18日 00:56:59
                   来源:大唐星沙日记






苏东坡喜好交游,朋友遍及天下,陆诜(shēn)是他的前辈,东坡二十六岁时,在京师和陆诜相识,三年后又在陕西相聚,作为上司,陆诜还举荐过东坡,嗣后不久,陆诜就升职去了桂林,两人关系说不上多深,却让苏东坡惦记了好一阵子。


熙宁二年,陆诜以龙图阁直学士任官成都,东坡已经离川北上,第二年八月,陆诜就在成都去世了,两人再无机会见面,东坡在挽词中写道:


“尘埃辇寺三年别,樽俎岐阳一梦新。”


说的就是这匆匆两面的交情。


另外一位前辈叫马默,字处厚,比苏东坡大十七岁。元祐元年,马默升职司农少卿的诏书还是苏东坡草拟的,但两人大概一直没见过面。


苏东坡钟情道家,自创过养生法,因此被海南籍道士白玉蟾引为同宗,称之为“坡仙”,但他不会知道,陆诜和马默两位前辈身边,就曾隐藏着一位旷世宗师,他也由此错过一场莫大机缘。


这位大宗师,就是紫阳真人张伯端。


苏东坡生平文字极多,一辈子做了什么,去了哪些地方,甚至可以精确到月份,相比之下,张伯端的记录模糊得多,我们只能从吉光片羽里,推断他隐秘而伟大的一生。





传统的说法,张伯端生于宋太宗年间,卒于神宗元丰五年,活了九十九岁(一说九十五岁),九九归真,这个数字在道家文化中,更接近于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张伯端少年好学,学问极为庞杂,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无所不究,从现存的诗文来看,张伯端学养深厚,参合儒释道三家,早年的苦功并非虚言。


因为没有考上进士,张伯端转去做了一名府吏,有宋一代,官和吏之间的待遇有如天壤之别,吏员补官,最高也只能做到从八品,但吏员大多在本乡本土有根基,假如操作得当,也能成为“及时雨”宋江一流的地头蛇。张伯端愿意沉潜刀笔吏生涯,大概是出于生活稳定的考虑。


很偶然的一顿午餐,改写了张伯端的安稳人生。张自幼生长在滨海地区,很爱吃鱼,家中婢女有天给他送餐,旁人开玩笑将鱼藏了起来,张伯端以为鱼被偷吃,回家将婢女鞭挞了一顿,婢女想不开,上吊自杀。真相大白之后,张伯端深为忏悔,因此弃世入道,还写了一首很有深意的诗:


刀笔随身四十年,是是非非万万千。
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自悠然。
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


宋诗喜欢讲理,如文火煲浓汤,篇首一两句大白话,清汤寡水,接下来填材加料,内涵和美感呈螺旋形上升趋势,最后升华成特别耐咀嚼的格言,读来满嘴都是胶原蛋白。这首诗也是如此,“云在青山月在天”一句,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证道之语。


联想到多年积攒的公文里,不无冤枉好人的罪孽,张伯端慨然将这些文件焚毁一尽,因此触犯“火焚文书律”,遣戍岭南兵藉。我特意查了一下《刑法统》,按北宋法律,罪名大概是故意损毁公文,刑罚可轻可重,张伯端居然被流放,已经是满格处罚了。


遣戍岭南兵藉,就是《水浒传》里说的做了“贼配军”,参考武松、林冲流放的过程,可知这条路并不轻松,运气稍微差点,能不能活着回乡还是两说。


幸运的是,张伯端在南国遇上同乡陆诜,依靠早年积攒下来的从业经验,他留在陆诜身边帮忙处理公务,其后跟随陆诜辗转延安、石家庄、真定等地,直到成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从古到今,谁都希望活得长久一点,帝王将相如此,黔首黎民也如此,在缺医少药的时代,健康靠什么?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免疫力和百分之一的运气,人们无比期盼有一种终极药物,能解决所有的疾病,延年益寿,最好还可以长生不老。


这种传说中的终极药物,就是金丹。


金丹怎么来?秦汉时代传说可以从海外仙岛上引进,后世慢慢改为实验室自主研发,这些研发出来的产品风险极大,唐代好几位皇帝都把命给吃没了。炼丹师们开始意识到,拿矿物质炼丹成本太高,还容易出人命,想办法提升人体机能才是正经,这就是“内丹”学说。


内丹学说认为,人体本来就具备修炼的潜质,根据脉络运行的特点,勤加修炼,可以成就“金丹”,后世的神魔小说乃至武侠小说,都是基于这一理论进行发挥的。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避免被坏人利用,内丹修炼者大量使用隐语和代号,将修炼过程神秘化,《西游记》里菩提祖师半夜三更秘传孙悟空丹诀,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张伯端修道之后,面对这类密码一样的功法,百思不得其解,以至于“寝食不安、精神疲悴”,直到抵达成都,偶遇机缘,蒙真人授予要诀,道破其中关键,才由此参悟奥妙,领会真筌。


据张伯端自述,整个修炼进展顺利,前后花费了大概一年时间。算起来,在他结束修炼前后,陆诜突然病逝,张伯端失去了一位有背景的资助对象,不得不孤身往来秦陇等地传承功法。


武侠小说中,经常将师徒关系说得特别重要,徒弟要寻找良师,师傅也要选择佳徒,江湖上也不乏为争抢秘笈弑师灭祖的败类,张伯端就亲身经历了这些可怕的事件,他三次寻找传承人失败,自己也三次遇险,所幸被困的时间都不长。这些危险让张伯端意识到,必须找一个合适的人物作为依靠,他选择了马默。


马默虽然是进士出身,但和道家颇有渊源,他留存下来的两首诗歌都与道家相关,据称,张伯端在马默身边呆了一段时间,离别时,将修炼心得写成《悟真篇》赠送给马默,后来马再将这套心得传回陆家,《悟真篇》由此流传开来。


《悟真篇》体裁很新颖,采用九九八十一首律诗,讲述内丹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过程,遗憾的是,张伯端认为自己屡遭磨难,是因为泄露天机的缘故,所以在书中仍然大量使用隐语和暗号,外行人很难从中寻觅到修炼法门。





张伯端晚年归隐故乡天台,直到元丰五年身故,他生前籍籍无名,相关生平文字的记载,大多来源于口耳相传,与严谨编排的历史典籍一对照,往往难以证伪,也难以证实。


比如说张伯端曾经当过太学生,史料记载,宋初国子监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另外在科举开考前举办速成班,按照张伯端的年龄和资历推算,除非他是这类速成班学员,不然很难进入太学。


假如张伯端真的出生在宋太宗年间,则陆诜任职桂林时,他已经是八十来岁的老人,很难想象,陆诜会将这个年龄段的老人留在身边处理机要,至于他“事扶风马处厚于河东”的记载,也不太严谨,因为马默从神宗熙宁初年直到元丰五年,都在山东一带任职,等到升任河东转运使,已经是宋哲宗元祐年间的事,这时张伯端已经过世了。


无论如何,一位不知名的府吏、流放犯人,凭借真才实学,在主流之外的领域别开生面,实现了思想和学术上的自我超越,身后名远远盖过他曾经服事的陆诜和马默,专业领域地位也远远超过了苏东坡,成就非凡。他还写有一本中医著作《奇经八脉考》,金庸小说中提到了这本书,只是把著作权归属到了“蝶谷医仙”胡青牛名下。
张伯端被后人尊为金丹学派的南宗初祖,世称“紫阳真人”,南宗第五祖、诗人白玉蟾回顾道:“元丰一皂吏,三番遭配隶,留下悟真篇,带些烟霞气。”这种质朴的赞誉,或许是最符合张伯端本来面目的。


假如苏东坡晚一两年离开成都,又或者他和马默有深入交流养生经验的机会,是不是有可能知道张伯端的存在呢?这样的遐想,也只能是遐想了。


篇末来个彩蛋吧,张伯端在《奇经八脉考》中,将任督二脉的中枢,定为阴蹻穴,也就是今天医学上所说的会阴,道家养生,很看重这个穴位,现代医学也发现这个部位的重要性,妇产科医生会告诉产妇做“凯格尔运动”,和道家所说的“长坐阴蹻,转老还童”,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男性也可以勤做这个运动,以养护前列腺,固本培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7 15:15 , Processed in 0.00901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