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举制状元答卷曝光,目前为止仅存这一份,字迹令如今书法家汗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4 13:38: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科举制状元答卷曝光,目前为止仅存这一份,字迹令如今书法家汗颜                                                         2019-03-23 22:55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明朝。科举制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其中“状元”是最让人关注的,正可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最好的写照。史书记载,从唐朝武德五年(622年)至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史上,有名有姓的文状元654人、武状元有185名。
与如今的高考状元不同,古代考中状元可是困难重重,要经过下面几个阶段: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几个阶段,其中殿试是皇帝的关注下进行的。一旦中了状元,则是天翻地覆地变化,笔者曾看过这样一副对联来形容学子中状元前后的变化。

“旧岁饥荒,柴米无依。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戚外亲,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今科侥幸,衣禄有望。夺得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也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都来锦上添花。”状元、榜眼、探花,这三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都是钦定,这时考生的字迹也是非常重要的。用现在的话来说,考生的字迹直接影响卷面分,而古代学子作答全是毛笔字,字迹的重要性更是成倍增加。

由于状元答卷都是纸质的,一旦中了状元后,这份答卷又会被很多人传阅,这意味着这份状元答卷是很难保存下来的。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份状元卷,它是目前仅存的状元卷,收藏于青州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的赵秉忠状元卷。赵秉忠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状元,年仅25岁时就参加了殿试,被明神宗朱翊钧定为状元。

这份状元卷非常珍贵,通长3.2米,分为23个折册页,共有2460个字。由于都是用1厘米见方的小楷书写,一眼看上去就跟印刷版的一模一样。仔细阅读这份状元卷的答题内容,赵秉忠使用八股文文体对君主治国的理念、治国办法以及历朝历代帝王的治国得失教训,都有很深的见解。可能是赵秉忠的答卷深得万历皇帝的赏识,他被钦点为“第一甲第一名”。

据说,看过赵秉忠这份状元答卷的人,都会被其震撼,不少人认为单从字迹上来看如今很多书法家都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
参考资料:《古代最伟大的发明—科举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19 22:27 , Processed in 0.00849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