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迅为何被尊为文坛霸主,看看他跟梁实秋与陈西滢的两场论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7:08: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鲁迅为何被尊为文坛霸主,看看他跟梁实秋与陈西滢的两场论战                                                         2019-04-17 02:03                    



  鲁迅先生被称为民主战士,战士自然要拿起笔同敌人做斗争,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撕逼(不对,是论战!)
1.鲁迅VS梁实秋


现代文学论争史上,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旷日持久,以1930年为中心,长达8年,产生了40多万言100多篇文字,内容涉及教育、文学、翻译、批评、政论等诸多方面,包含人性、阶级性、普罗文学、翻译理念、文艺政策等诸多论题。这场大论争高潮迭起,基调是严肃的,但也不乏恶骂甚至人身攻击。在这场论争中,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个著名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称谓了。
鲁迅与梁实秋陆战的焦点在于文学是否有阶级性,梁实秋以为文学没有阶级的界限,“文学史从人心中最深处发出来的声音”。而“把文学的题材限于一个阶级的生活现象的范围之内,实在是把文学看的太肤浅太狭隘了”。鲁迅坚持认为,文学是有阶级的。鲁梁论争之初,鲁迅无论在论述方式还是论述姿态方面都留下了较多的商榷空间,但是冯乃超的半路杀出将两人的“论战”引向了“论骂
冯乃超和鲁迅一样,极其反感梁实秋的一些主张。1930年2月,他在《拓荒者》第二期上发表《阶级社会的艺术》一文,批驳梁实秋的某些观点,其中说:“无产阶级既然从其斗争经验中已经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存在,更进一步意识其历史的使命。然而,梁实秋却来说教……对于这样的说教人,我们要送‘资本家的走狗’这样的称号的。”
梁实秋看到《拓荒者》上冯乃超关于称他为“资本家的走狗”的文字后,做了《“资本家的走狗”》一文,发表在《新月》杂志上以示答复。文章先据冯乃超一文中所引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定义,“觉得我自己便有点像是无产阶级里的一个”后,又就“走狗”定义道:“大凡做走狗的都是想讨主子的欢心因而得到一点恩惠”,并质疑道:“《拓荒者》说我是资本家的走狗,是那一个资本家,还是所有的资本家?我还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谁,我若知道,我一定要带着几份杂志去到主子面前表功,或者还许得到几个金镑或卢布的赏赉呢……我只知道不断的劳动下去,便可以赚到钱来维持生计,至于如何可以做走狗,如何可以到资本家的账房去领金镑,如何可以到××党去领卢布,这一套本领,我可怎么能知道呢?”
冯乃超给梁实秋扣上“资本家的走狗”这顶帽子后,鲁梁论战开始悄悄发生微妙的变化,意气的成分加重了,鲁迅在《新月》上看了梁的文章后,愉快地说:“有趣!还没有怎样打中了他的命脉就这么叫了起来,可见是一只没有什么用的走狗。”当然,鲁迅对冯的文章也未必满意,因此,决定自己“来写它一点”。“这一点”就是现代文学论战名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在梁实秋的原题上,新添了两个定语“丧家的”和“乏。鲁迅辛辣挖苦梁实秋:“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梁先生既然自叙他怎样辛苦,好像‘无产阶级’(即梁先生先前之所谓‘劣败者’),又不知道‘主子是谁’,那是属于后一类的了,为确当计,还得添几个字,称为‘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在鲁迅看来,梁实秋既然自己都不知道主子是谁,不是丧家是什么?
梁实秋后来在《答鲁迅先生》和《“资本家的走狗”》两文中写出了暗指“左联”和鲁迅的三件事:电杆上写“武装保护苏联”;敲碎报馆玻璃到××党去领卢布。梁实秋说:“革命我是不敢乱来的,在电灯杆子上写‘武装保护苏联’我是不干的,到报馆门前敲碎一两块值五六百元的大块玻璃我也是不干的,现时我只能看看书写写文章。
在白色恐怖时代,“捕房正在捉得非常起劲”的时候,鲁迅认为梁实秋这种借刀杀人的影射“比起刽子手来更下贱”。鲁迅说:“将自己的论敌指为‘拥护苏联’或‘××党’,自然也就髦得合时,或者还许会得到主子的‘一点恩惠’了。”
鲁梁论争以对梁实秋贴上充满阶级斗争火药味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标签而结束,在论战的过程中,鲁迅与梁实秋相互之间的感情事实上都受到了伤害,以至于在以后出版的鲁迅画册中凡是关于有鲁迅和梁实秋的合影中梁实秋都“消失”了。
2.鲁迅VS陈西滢


陈西滢为笔名,原名陈源。他与鲁迅论战的背景,主要是围绕“女师大风潮”、“五卅运动”和“八一三惨案”。“女师大学潮”由1924年底校长杨荫渝开除学生引发。1925年5月,学校风潮再起,校园内出现打手,殴伤学生。鲁迅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执笔写下《对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在5月27日《京报》发表。
5月30日,陈源即以“西滢”为笔名,在《现代评论》发表《闲话.粉刷毛(茅)厕》,摘录如下:这是很可惜的,我们自然还是不信我们平时很尊敬的人会暗中挑剔风潮,但是这篇宣言一出,免不了流言传播得更加厉害。 文中影射鲁迅“暗中挑剔风潮”。
鲁迅当天即写下《并非闲话》一文发表于6月1日《京报副刊》作为回应。6月2日,鲁迅再写下《我的“籍”和“系”》,发于6月5日《莽原》周刊。论战序幕由此拉开。
1926年3月28日,北京各界群众在天安门集会,抗议日本联合美、英、法等国侵犯中国主权,并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命卫队开枪弹压,制造了死伤达200余人的“八一三惨案”。针对这件事,陈西滢在3月27日《现代评论》发表《闲话.三月二十八日血案的真相》,在谴责执政府枪杀无辜者之外,谈了自己的感想,“劝告女士们,以后少加入群众运动”。
鲁迅遂于4月10日《国民新报》副刊发表杂文《空谈》,慨叹:这并非吝惜生命,仍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在战士不多的地方,这生命就愈宝贵。
鲁迅痛恨左联“四条汉子”!
本来对于“左联”,鲁迅是关心的,努力做他认为应当做的工作。然而,无论怎样拼命地干,周扬等人还是不满意,背后说他“懒”,“不做事”,“不写文章”等等,后来甚至散布一种空气, 说他“破坏统一战线”。

1935年这一年间,鲁迅在书信中便不断出现“鞭子”的意象,称周扬一伙为“英雄”、“工头”、“奴隶总管”、“元帅”,而自称为“苦工”和 “奴隶”。
2.鲁迅终于反击了周扬
鲁迅对周扬的批评,始于周扬主编《文学月报》时期。杂志有一首诗《汉奸的供状》,鲁迅认为,这是一种流氓式文字,不能不批评,于是写了一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文章。鲁迅说,“自然,中国历来的文坛上,常见的是诬陷,造谣,恐吓,辱骂,翻一翻大部的历史,......我们的作者倘不竭力的抛弃了它,也是会成为‘一丘之貉’的。”

左联先后由冯乃超、冯雪峰、阳翰笙、丁玲、周扬任党团书记,鲁迅对“左联”曾表示过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对周扬表示严重不满。1935年底“左联”自行解散,鲁迅称之为 “溃散”。
3.周扬娶了大户人家的女儿
早年丧父的周扬,在湖南益阳时无意娶得大家闺秀吴淑媛,周扬晚年对儿子周迈克说:“我那个时候在上海生活全靠你妈。你妈靠什么呢?靠你外婆给的首饰,金首饰一大包,就放在抽屉里,也不锁,没钱用了便取一件去换钱。”他也曾痛哭流涕对儿子周艾若说,“我对不起你们的妈妈”。1980年,周扬回湖南益阳时,因为天下雨,竟不敢去看前妻吴淑媛的墓。

吴家是靠爷爷吴家榜在清朝参加湘军而发家,吴家榜剿灭太平军于江阴,被皇帝赐号“敢勇巴图鲁”,最终升任长江水师提督,记入《清史稿》。吴家榜早年外去闯世界时曾夸下海口,说是“不讨八个老婆不回来”。发迹后回乡,传说果然带了八个老婆回家。
4.七坛甘草杏
吴淑媛不仅拿出娘家钱支援周扬,连益阳有两个女共/党,因逃避追捕到上海寻求周扬保护,周扬与她们扮做夫妻和兄妹在一起另租房子住了20多天。吴淑媛知道了以后,欣然同意。所以晚年周扬对儿子说”你妈妈真是善良啊!“,但到1934年,周扬把待产的吴淑媛以及两个孩子送回益阳乡下。据说回到上海,周扬已经不再穿西装,而是着一件白绸长衫,戴一顶白色礼帽,身边有了另一个女人。吴淑媛则在乡下一边照料孩子,一边为周扬做他最喜欢吃的甘草梅子,但年复一年,甘草杏做了七坛,周扬始终没有回来,流言蜚语开始有了不少。

但贤惠的吴淑媛仍旧不信,她嘱咐儿子们不要听人瞎说,‘你爹爹不是那号人。’但她不知道更不相信苏灵杨的存在,不知道苏灵杨在上海已成为周扬的革命伴侣,与他共患难,甚至同住楼梯下阁楼受苦。图为《人间正道是沧桑》,剧中国共两党人斗争纷纭,家人亦历经沧桑变故。
5.周扬说不会对不起家人
周扬离开家乡四年,从来没有回过家乡,只与家人通信往来,周扬的母亲写信责问儿子:是不是老婆孩子都不要了?是不是把家里的人都忘了?周扬立即给母亲复信。信的大意是:我现在在肤施(延安)当教育厅长,我不会做对不起家人的事。但1941年,益阳家乡到处在传阅一张报纸,桂林的《救亡日报》刊登了周扬给郭沫若的一封信,周扬在信上谈了解放区的一些情况,信的末尾附了一句:‘苏已进抗大,小孩已进幼儿园。’这张报纸给了吴致命的打击,本来已经贫病交加的吴淑媛身上突然长出了大大小小的淋巴结,从此卧床不起,半年以后就去世了。吴淑媛临死前叮嘱家人说‘我死后,一定要给我的寿衣袖子上加上白条,我走在长辈的前面,是我的不孝。’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图为郭沫若和妻子于立群等人,郭沫若当年为了回国参加抗日,也离开日本妻子安娜和小孩,在国内与于立群结婚。
6.周扬坐了八年牢
周扬在“文革”当中的处境是悲惨的,无数次被抄家、批斗、辱骂和殴打,然后是8年的冤狱。1975年7月,当他从秦城监狱出来的时候,满头白发,不过精神却没有垮掉,而且他也没怨恨毛主席。直到1983年后,他才因为发表了一篇关于反思“异化”的演讲,而重新受到了“待遇”,不过王震还很高兴,他问周扬“我还有一个问题想向你请教,你说的‘异化’,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周扬不断念叨着“主席、少奇、总理、陈老总,他们都走了,还有梅兰芳、郭老、茅盾、老舍、田汉、立波、赵树理……”但毛泽东与周扬、周扬与丁玲其实都是湖南老乡。
7.周扬对丁玲发起了攻击
1955年周扬开始攻击丁玲,列举出她一系列的“反党”行为,打成“反党集团”,两年之后的1957年,她又被打成“右派”。丁玲后来回忆说,有一次江青找她去吃饭,结果去中南海,和毛主席一起吃午饭。主席中午不休息,叫了一条船,在中南海上游着,同她聊天,丁玲没想到聊到了周扬,丁玲指出他的缺点令毛泽东不愉快。毛主席突然说“周扬总还是有些优点吧?!”但丁玲最气恼的,是周扬在作协党组扩大会上的态度,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周扬那么凶狠,简直要置她于死地,多年一起共事,并无深仇大恨,怎么下得了手呢!什么“反中央,反政策,两面派,破坏团结,文艺界的高饶等罪名”。许多年以后,虽然周扬痛苦流涕忏悔,丁玲至死也没有原谅周扬。

周扬与吴淑媛的儿子长大后在北戴河边见到丁玲,向她问好,问当年写的小说是不是有周家小孩子的影子,丁玲没有回答。毛泽东曾特意为初到延安的丁玲赋诗一首,“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8.谁把你关起来?
周扬从秦城监狱里出来以后,话都说不利索了,见到人就不停流泪。几天以后,他慢慢能够说一些话了,他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是说:“搭帮毛主席……”这是益阳土话,就是多亏毛主席的意思,大儿子周艾若立刻反问他: “那是谁把你关起来的?”他没有回答。

1979年丁玲见到周扬复出,她说在“电视中见到周,依然昂头看天,不可一世,神气活现。谣传将出任部长”。2月27日,“读着周的大文,仍然是空话大道理连篇”。
9.四条汉子
鲁迅去世前一年,在对徐懋庸的信中写了他对左联的反感,“去年的有一天,一位名人(即夏衍)约我谈话了,到得那里,却见驶来了一辆汽车,从中跳出四条汉子:田汉、周起应(即周扬,作者),还有另外两个,一律洋服,态度轩昂,说是特来通知我:胡风乃是内奸,官方派来的。让我目瞪口呆......”鲁迅认为凭据不够,双方不欢而散,四条汉子的称呼不胫而走。因为胡风曾在孙中山长子孙科所办的文化教育馆,做教育工作,胡风又嫉恶如仇,于是与胡风有隙的人,当众都对胡风说:“你老兄不错,又拿共产/党的钱,又拿国民党的钱。”

鲁迅对胡风的才华和为人都很信任,茅盾去告诉鲁迅“胡风形踪可疑,与国民党有关系”,鲁迅听后脸色一变,“从此之后再不与茅盾深谈”。但文革中“四条汉子”又成为周扬等人的罪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27 11:14 , Processed in 0.0079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