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8|回复: 0

北京城老来求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9-5-27 10:15:5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乙 于 2019-5-27 10:17 编辑

北京城老来求伴

2019-05-25 19:05 来源:澎湃新闻 湃客                                                                                                                                                                       

菖蒲河公园在位置上接近城市的中心,但这里却是最孤独的地方。老人们聚集在这里,渴望另一半,他们谈论性与爱很直接,因为时间不多了。
撰文丨袁琳 摄影丨吴家翔 编辑丨金赫
出品丨谷雨工作室
公园里的优先级
“我看你长得不错,挺喜欢你的,你看我合适吗?”北京菖蒲河公园,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正在搭讪一位女士,话说得很直接。女士看起来比他年轻不少,戴着大墨镜,高跟皮靴过膝。
“你什么条件?有房吗?有车吗?退休金多少?”女士反问。
这是个常用的开场白。10月13日,周六上午10点半,菖蒲河公园迎来人声最鼎沸时段。围绕着小亭子,聚集了大概200位老人:年纪大腿脚不利落的,早早到公园占座,长时间坐在长廊和亭子的木凳上,朝四周张望,发现目标才站起来。身体好和精心打扮过的,更喜欢把自己“陈列”在路边,有机会让来来往往的人观赏到。
大多数都是常客。他们每次都来,无论刮风下雨,待得时间最长的超过十年。久了,多半都彼此认识,对对方的背景略知一二。
菖蒲河公园位于天安门往东200米。公园小而狭长,总面积不过4公顷。不相亲的日子,墙外喧嚣热闹,是日复一日的拥堵。墙内孤零寂静,活动的只有被风吹动的叶、觅食的鸟,和走错路四处张望的游客。但一到周二和周六,这里又是另外一幅景象。
一位来这五年的老人说:菖蒲河相亲人数最多时一千五六,交谈的人背贴背,得把双手合上,放在脑袋前一边扒开人群一边喊“借过借过”,才能挪动位置。
来的人五花八门,年龄从四五十到七八十,有大学教授、退休的政府官员,也有工人、保姆。共同的对另一半的需求,将他们粘在一起,自身背景的不同,又将他们无形地分隔开。

两个老人在看一张征友启事
在菖蒲河公园,一切都有惯例可寻。那些可以互相试探的温柔时间,对老人们来说过于奢侈,他们需要简单直接。交换“条件”是菖蒲河老人们开启攀谈的第一步,在相亲指标里排在首位。包括但不限于:户口、房产、退休金、医保、子女。北京本地人有明显优势。对于男性来说,北京户口是基本条件,即便是在北京有多套住房、资产雄厚的富豪,没有户口,也显得吃力。
赵普不到50岁,自认是菖蒲河最年轻男人。他是外地人,在北京工作二十几年,单位分有一套二环里的住房,到菖蒲河晃荡两年,一个愿意跟他深聊的都没有。往往对方听到他户口在老家,就说“我们不合适”。
王健自认是菖蒲河最时尚男人,他总是穿着西服套装,带一点根儿的皮鞋擦得雪亮,很时髦。早年第一次结婚,他就选择了新潮的境外旅行。他的外表很吸引人。但到菖蒲河四年多,他渐渐觉得已经没有找到另一半的可能。他有北京户口,但是没房,也没退休金。
退休金是另一个重要指标,被分成三档:多数退休金在5000元以下,为普通档;5000元至8000元,中档;8000元以上是高档。
久等无果的男人说,菖蒲河的女性七成以上是外地人,这部分人想靠再次婚姻完成户籍修改。而为数不多的北京女身价奇高。一位穿着大红缎子旗袍、一头黄卷短发的胖女人刚结束与一位大爷的谈话,翻着白眼走回到朋友身边,毫不避讳地大声说:“我给他说,给我500万马上嫁给他。我可是北京人!也不看看他自己什么条件?”
朋友附和她:“外地男的就别聊了,跟我们不是一个圈子的。”
在菖蒲河,一些标准在部分老人中流传:外地女想找北京男,条件稍好的北京男也想找北京女,稍差的才退而求其次接受外地女。而北京女,要找北京的,还要有钱的。
这里有明确的优先级:有医保的比没医保的优先,健康的比患过病的优先,丧偶的比离异的优先,子女已成家的比未成家的优先。
其他的评判条件包括:孩子是儿子还是女儿。菖蒲河的老人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老头看上一个比自己小不少的外地女人,两情相悦,条件谈妥,结果女人的儿子知道后不同意,把老头打了一顿。
他们谈起这件事,纷纷点头,达成一致:“有儿子的女人也要不得,会被打。”
绕着菖蒲河的“相亲角”走一圈,随处都能听到关于“条件”的对话。在对物质的要求上,老人们比年轻人更直白,几乎到了明码标价的程度,异常果断。一位45岁的女人对一老头说:“我就想找个年纪大的,退休金除了日常开支以外,剩下的全归我。”

明确条件的“找伴启事”
对年轻的活力着迷
菖蒲河公园的男人看女人,喜欢用“条儿”来形容。“这女的条儿顺,我去勾搭一下。”一个老人说。
菖蒲河的女人们自然清楚这一点。岁月不仅给了她们皱纹,还给了她们阅历和经验。年龄的增长让老人们身体机能下降,但时尚的渴望未减半分,越年长的人越对年轻的活力着迷。每每上菖蒲河公园,女人们总是穿上最打眼的服饰,彰显年轻、身材和气质。
墨镜是最频繁出现的时尚单品,几乎人手一只。天气渐凉后,女人们穿上好看的皮靴,高跟的多过平跟的,穿裙子的多过穿裤子的。每个人身上至少有一件是亮眼的红色,围巾、毛衣、或是外套。帽子随处可见,有显可爱的报童帽、显时尚的贝雷帽、显青春的编织草帽。
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被人搀着,头上戴着蓝色编织帽,上面两朵一红一蓝的大花。冬天未到,有人就把最贵的上万貂皮大衣穿上身,LV、CHANEL的包包也不是稀罕物。
男人们四处寻觅。一位54岁的东北女人刚进菖蒲河公园,就被三五个男人包住。她穿大红色风衣,蓝色连衣裙,头发被打理得向上蓬松地隆起,站着的时候右脚八字向前伸,抬头挺胸,颇有艺术气质。

“一看你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个大美女,瞧这大眼睛,樱桃嘴儿。”60多岁的大爷站在身边点评,夸得她哈哈大笑。更多的人围过来。
“确实漂亮,”一个男人指指点点。她在人群中高昂着头,高兴得像一只天鹅。
“你这脚是37码吧?”一位高个男人插进来搭话。我观察了他半晌,他每次跟女性搭讪都用这一招。
新来的女人是菖蒲河的稀罕物,王健形容每次有新人加入,大家伙儿都“像饿狼一样盯着看”:打量身段儿、脸蛋儿。
王姐第一次到菖蒲河公园,她身穿棕色的短裙套装,同色系皮靴,她自称53岁,皮肤白而光滑,看着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她是随朋友来看看,半小时内,就有五六波男人上前攀谈。
“你真漂亮,想找什么样的,你看我行吗?”王健抖抖西装,看搭讪王姐的人走开,赶紧靠上去问。在菖蒲河待了两年以上的男人,搭讪都会变得直接了当。
王健自我介绍了一番。王姐不怎么答话,身子直往一边躲闪。他碰了壁,悻悻地撤回来,一边撤一边念叨:“她连帽子都舍不得摘。”
对年轻活力的热爱充斥在一些老人的眼神里。碰见误入园子站在一旁看热闹的25岁少女,也有人凑上去问:“妹妹来找对象吗?看大哥怎么样?”
“我不是来找对象的,我才20多呢。”妹子哭笑不得。
老人伸手拍她的肩膀,开玩笑说:“要不要跟大哥去吃个饭?”
年轻代表生命力,代表他们身上日益失去的可能性。他们像讨厌孤独一样,讨厌斑驳的皮肤、沟壑般的皱纹。一个在菖蒲河混迹两年多的老人总结说:“这里无论男的女的,都喜欢年轻的。”

号称懂中医会看手相的中年男子
帮其他人看身体哪里不好,命运如何
在王健的回忆中,有个62岁的老太看上了她,偷摸摸坐到旁边问:“你看我合适吗?”王健说,年纪不太合适。老太沉默半天说:“这样行吗,我每个月给你2000块,你跟我谈吧。”
追逐年轻是需要代价的。身体健康需要经受考验。有的人情投意合,万事谈妥,同居后却发现身体能力欠佳,最终闹掰,这种故事在菖蒲河数不胜数。
但上了年纪后,老人们反倒坦荡赤城,不像年轻时扭捏,毫不掩饰对这类话题的兴趣。一个老头径直上去拉一个老太的手:“走,跳舞去。”
老太对着人群大尺度发话:“大炮二炮和子弹,我们都得试试看!”
穿运动服的大爷背着蓝色书包,肩带上用黑笔写着“爱你不是错”,他自称出自医学世家,精通中医,正给一位老头子把脉:“哟,大哥,您这脉象强劲有力,肾力好!身体真不错。”
旁边路过的,听到这字眼儿收脚凑过头,把手臂往人缝里挤:“给我瞧瞧,我肾还行不行?”
真爱渺茫
在一些老人眼中,喜欢年轻一点的,有时会栽跟头。王健总念叨:世道变了,有些来这儿相亲的人目的不纯。
他讲了一个故事。六十多岁的陈大爷曾经是干部,退休工资有七八千,他看上一位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外地女人,追求时直接亮出身份证、户口本、银行卡,显得十分真诚,同居两三个月觉得腻了,要故伎重演跟对方分手,反被要去两万块,菖蒲河人都夸女人聪明,让老头吃了次亏。
周卫国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他说,一个湖南的女朋友,挺漂亮,两人子女也见了,家里也看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他就给了五千见面礼。女朋友挺高兴,走了,一走就是一年,电话也不接。
朋友都说他遇见“钓鱼的”了。
这样的事情听多了,男人们变得越来越谨慎。他们揣着寻找真爱的目的来,又带着一肚子怀疑回去,彼此很难真正地信任,看谁都像别有企图。
王健估算,他在菖蒲河四年,见过真正走到结婚这一步的,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周卫国最近找到一个满意的女朋友,一心想结婚。但他嫌她脾气暴躁,没文化,愿意为她花钱买东西,但坚决不同意领证,两人因此吵过无数次。
同居可以,但结婚很谨慎。这是很多菖蒲河男人的想法。他们在感情上空虚无依,在物质面前精打细算:女人想靠年龄差换得余生的保障,男人想用最小的代价换女人的陪伴。毕竟多一个人进入户口本,就意味着多一个人来分家财,儿女可能与自己断绝关系。
在物质博弈中,他们都怕自己吃亏。

以“相亲”为目的的聚会围绕皇城边儿展开
理由是:地标明显,位于城市的中心
只有一个故事在菖蒲河公园飘荡,让大家还愿意去相信真爱存在,尽管希望渺茫。这个故事来自几位老人的讲述:有一女的,外地的,比老头小将近20岁,伺候老头。老头90多岁成植物人,差点死了。老太太天天唱歌给他听,时间久了,大家都感动了。结果愣把老头给唱醒了,老头92,回家了,一激动把房给她了。
“这就是真爱,不是骗子,不离不弃。”一个老人进行了点评。
无奈中透着忍耐
下午五点,光线暗下来,菖蒲河公园吹起了凉风。相亲的老人们在昏黄的日光下开始躁动起来,借着天色将暗讲起段子,老太太们被逗得手舞足蹈。这个时段儿,大家都明显感觉到饿了。老年人节俭,不管家里有多少套房,早上在家都吃得饱饱的,带上面包、烙饼和水,一直混到太阳落山。
王健说,他看那些巴巴望着别人的老头,总觉得他们“饥渴中透着无奈,无奈中透着忍耐”。那些总也找不到对象的女人,脸上蒙着一层洋灰似的,透着寂寞的底色,一看就没有受滋润。
人群渐渐散去,只剩稀稀疏疏的小团体还站在那儿聊天,一边笑一边抱着双臂抖脚。那代表有戏,在做进一步交流。另一部分看对眼的偷偷走过菖蒲河上的桥,到河对岸的长椅上坐着单独聊。
没戏的男人女人们有时也聚成小团队,到周边的馆子吃顿饭,鱼香肉丝、京酱肉丝、宫保鸡丁上桌,喝一杯小酒,AA下来每人二三十,兴致来了再去KTV唱半宿歌。身边的朋友渐渐变成了菖蒲河公园的朋友,许多单身群在大家中间建立起来,成了一个小社会。
几年过去,他们在菖蒲河公园没找到另一半,心里就清楚起来,几率与零越来越靠近。但他们仍铁打不动,每周两次来这里看看。他们谈起来,语气中透着无奈。
“总会发生点什么吧。”一个老人说。对于这些孤独的老人,菖蒲河就像一块磁铁。

每周二周六都会来公园“转圈”的一位老人
每位老人身后都背负了太多:子女、财产、病痛、福利保障,谁也不愿意放下这些东西,与他人共享。但他们又想摆脱生活中巨大的孤独,找到生理和心理的陪伴。没有哪一位单身老人是不孤单的。
几年前,老伴走后,周卫国颓废过很长一段时间,他不愿意回家。家里空荡荡的,东西乱七八糟,摆得到处都是,再也没有人来收拾,看见妻子熟悉的物件他总是掉眼泪。后来,是菖蒲河公园的相亲角给了他慰藉,帮他从悲痛中走出来。
这些老人知道,在人生这个阶段想要一段婚姻,需要考虑的太多,他们似乎已经失去再次拥有婚姻的权利。有的索性放弃,有的加入一种新的相处模式——北京话称为“傍家儿”。
他们对此的解释是:你找不着我也找不着,但咱俩挺谈得来,互相先混着,陪伴着,谁也不干扰谁,哪一方找到对象了,随时可以走。很多人就这样,一直陪到生命尽头。
每期不落的老头突然不来菖蒲河公园了,这样的事超过三次,大家就知道,老头的路走完了,转头奔八宝山了。
“每个人都要去那儿,他先过去等我们了。”活着的人说。
对老人们来说,菖蒲河公园不仅是相亲角,也是另一个“家”,有的人不去那儿,也不知道该到哪儿打发时间。哪怕下雪下雨,老人们淋着躲在树下,也要按时去那儿看看。
“哪怕找个异性聊会,也是一种心理的满足。”一个老人说。
有一年春节,大年三十,王健从菖蒲河公园路过,突然想进去看看那有没有人。去了一看,真有四五个老头老太太“相亲”去了,裹着厚厚的衣服,冻得直跺脚。
“这几个老家伙是真的没地方去了。”他心里咯噔一下,眼泪花儿涌了上来。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3-29 03:31 , Processed in 0.00941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