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伊秉绶的隶书为什么会有新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12:45: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伊秉绶的隶书为什么会有新意?                                    

            

        2019-07-14 14:54                    

                          话说一个住在岭南的穷书生有一年要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我们都知道,对于古代的男子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唯一可以出人头地的机会。很多人都梦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很多人其实连出去赶考的路费都很难凑齐,所以这位书生能不能赶到广州都是个问题。

该怎么办呢?恰巧有一天,他经过惠州的时候,听说这里的地方官古朴热心,爱贤惜才,对于贫寒家庭的普通人多有帮助。于是就决定向他求助。惠州县令知道后,立刻答应帮助他,但是有一个条件。

原来这位县太爷是个风雅文人,喜欢考验年轻人的才学,因此他对年轻人说:
  “知君高才,若能五步成联,联中嵌东南西北四字,即为君治装”。
书生听了以后略微一加思索就挥笔写道:“南岭古人瞻北斗,东坡今日住西湖”。
县令不由得大为赞叹,于是就帮助了这位书生。那么这个县令是谁呢?实际上这个人就是扬州四大贤人之一的伊秉绶。

一生坎坷,廉吏善政 伊秉绶,字祖似,号墨卿,他是清朝时期的书法家。因为他是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所以也被人们称之为“伊汀州”。在乾隆四十四年为举人,十年以后成为进士,在嘉庆四年的时候任惠州知府,因其与自己的上司发生争执,所以被贬戍军台,在平反以后又升职为扬州知府。在他54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按照朝廷的安排奉棺回乡,许多扬州人民不舍得伊秉绶,就在路上挥泪送别。在其62病逝以后,扬州人民为表达对伊秉绶的仰慕之情,于是就在当地的“三贤祠”(三贤分别是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中加入伊秉绶,改称之为“四贤祠”,由此可见,伊秉绶影响之大。

在任职期间,伊秉绶以他的“廉吏善政”闻名,他还喜欢绘画、诗集、尤其精篆隶,因为其书法的独特,大放异彩,有评者誉其书法:
  “中锋行笔,藏头护尾,法度森然”、“笔画粗细大致均匀,圆润率直,古趣盎然”、“笔力雄健,秀挺清劲”、“精壮古拙,横平竖直”、“仪态敦厚,骨气洞达”。
而我们考察伊秉绶的书法就会发现,他书法中带有很多清朝后期文人所不具有的文人气质。

我们知道乾隆以及嘉庆时期,清朝统治虽然稳固,但是整个社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近代研究清史的学者将这一时期称之为盛世下的虚伪繁华在这不到一百年之后,西方的列强就会用坚船利炮打开清廷大门,屈辱的近代史就拉开了序幕。
所以这一时期虽然看起来很稳定,却暗藏危险。很多文人沉溺在盛世的幻象里,整天饮酒作乐而失去了斗志,各级官员上下传统搜刮民脂民膏。以至于道光时期的进士张集馨了一本揭露清朝官员贪污的书,也就是《道咸宦海见闻录》,在这本书里,整个帝国已经乌烟瘴气,乱作一团了。
但是伊秉绶绝对是那个时代的另类,他以廉洁爱民、勤于政务而著称,所以他的书法与他的为人有很大关系,表现出了强烈的文人担当。

少年成才,初露头角 1754年,伊秉绶出生于宁化的一个书香世家中,受家庭环境影响,伊秉绶从小就聪明好学,喜欢读书,在名师的指导下学习宋儒理学。史书称:
  "通程朱理学,幼秉庭训,从师阴承方,讲求立心行己之学。"
再后来受到大学士朱珪的赏识与纪晓岚的器重,伊秉绶就拜纪晓岚为师,后来学习书法,又拜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刘墉为师。他的传书丰富,其中《隶书五言联》这一本书写于嘉庆二十年,属于隶书,现在收藏在首都博物馆。
在伊秉绶16岁那年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后来在阴承方的教导之下学习宋儒理学。30岁那年进京赶考,举中正榜,便留在北京,因为他被朱珪和纪晓岚所器重,所以他可以自由出入太子傅的府邸。。

在1789年,他参加了会试,进士及第,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从此他就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活,伊秉绶从政廉洁,深得群众支持。
爱民如子,勤于业务 在嘉庆四年的时候升任刑部郎中。没过多久,伊秉绶就被任命为广东惠州知府。他在惠州期间清正廉洁,勤于政务,注重文化教育,重用人才。
在1805年的时候,扬州因为水灾严重,两江总督就推荐伊秉绶前去看望灾区。不久之后,伊秉绶就成为了扬州知府,他事事亲力亲为,带领人们参与到救灾当中,并且深入民间,"饥咽脱粟饭,渴饮浊流水",他与百姓们在一起,设置粥厂,安置灾民。另一方面他还动员富商们捐资捐粮,慢慢的稳定了灾区的动乱局势,当时有的灾民当时想杀掉耕牛充饥,于是伊秉绶把牛估值以后,拨发贷款给灾民,然后自己雇人专门放牧。等来年以后可以让灾民赎回,保证春耕的正常进行,灾民们无不感激伊秉绶,在《清史稿》上记载在天灾中的扬州居民“民虽饥困,安堵无惶惑。”

晚年时期,德满天下 在1807年的时候,伊秉绶调任河库道,在这不久之后,他又调任为两淮盐运史。在任职之后刚满两个月,其父病逝,于是便奉棺回乡,回家料理父亲后事,按照当时习俗,丁忧三年。也许是他对仕途感到厌倦,于是在宁化呆了五年。
在这期间,他为当地的父老乡亲做了许多事,其中有一年宁化的城墙倒塌,他出巨资进行修缮,在嘉庆十六年的时候,他又再一次来到了惠州。惠州的百姓听到他来访的消息以后,争相出门迎接,由此可见,伊秉绶受人们爱戴之深。

1815年夏天,在友人的不断催促下,伊秉绶离开了宁化,启程赴京。途中经过扬州,旧时好友留他小住一段时间,当住到九月的时候,天气渐凉。伊秉绶不慎染上秋寒,忽得肺炎,于是一病不起,于9月11日在扬州病逝。
伊秉绶病逝以后,扬州人民就决定把他也请进三贤祠里,和历史上三名有名的太守欧阳修、苏东坡、王士祯并祀。虽然伊秉绶把扬州治理的井井有,但是他从不居功自傲,他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商富聚集的“休园”,搬到当时百姓所居住的旧城"黄氏园"当中。在生活上他从不铺张浪费,“每食必具蔬,藉以清吾心耳”。他也经常说到:“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无少回邪,行则正。”正是因为伊秉绶的清正廉洁,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所以人们在《芜城怀旧录》中称赞他:
  “扬州太守代有名贤,清乾嘉时,汀州伊墨卿太守为最著,风流文采,惠政及民,与欧阳永叔、苏东坡先后媲美,乡人士称道不衰,奉祀之贤祠载酒堂”。
   书如其人,落笔不凡 世人对于伊秉绶为官清廉有着很高的评价,那么对于他的书法又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在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中记载:
  
   "余初识宁化伊墨卿太守秉绶于袁浦。墨卿,刘诸城之弟子也。因曾问诸城法,太守曰:'吾师授法曰:指不死则画不活。其法置管于大指、食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与食指作圆圈,即古龙精之法也。其以大指斜对食指者,则形成凤眼,其法不能死指,非真传也。"  

伊秉绶生前最喜欢书法,所以慢慢的伊秉绶就创出了自己的风格,他的笔画平而直,分布的十分均匀,写的字是方方正正的,有强烈的装饰美术的意趣,没有晚期汉隶的"蚕头燕尾"的习气。他将篆隶的厚重熔铸于行草书的灵动之中,显示出强烈的动势,风格新奇典雅,活泼生动。

伊秉绶作为清朝少有的廉政书画家,其书法带有魏晋时期书法家的神韵,清秀淳朴,自然天真,没有馆阁体那种谄上媚下的俗气、也没有后来碑学革新家的激进,他的书法真正继承了魏晋书法的源流,在乱象丛生的清朝中后期成为一朵与众不同的艺术奇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4 12:51 , Processed in 0.00818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