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词只是爱好救国才是主业,如今家喻户晓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5:34: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宋第一“古惑仔”,写词只是爱好救国才是主业,如今家喻户晓                                                 

        2019-08-09 18:40                    

                          如今的文人墨客都是写长文,而古代的文人墨客则是写短诗,背过唐诗三百首首的我们,应该从小对于古代诗人的印象,应该衣着寒酸,双手后背,眉头紧皱,仰天呼出那一首首经典诗句,亦或者是独自饮酒,长舒胸臆的才对。
但是,在南宋时却有一个诗人活成了一个“古惑仔”一般的模样,爱好写词,更爱救国,千百年后的今天他更是家喻户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人又是谁?

首先简要的介绍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出身在官员之家,却恰逢当时金人入侵,父辈被迫为金人官员,因此他自小便在文学以及武学两个方面被寄予厚望,他的父辈想让他成为人才,将来兴复祖国,因此她自小既是饱读诗书,又是耍枪弄棍,年轻时虽是诗人,却也活活像个“古惑仔”一般的“横”。
他便是大名鼎鼎的辛弃疾。他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是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是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美称。与苏轼合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
在靖康之难后,中原的大部分地区全都被金人所占领。而辛弃疾的祖父则是为族人所累,因此未能随宋室南下,只能出仕于金。

而后,辛弃疾便因为父亲早亡,幼年就随着祖父辛赞读书。但爱国的辛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时不刻不忘祖国,这次每逢闲暇之余,就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之下,使得辛弃疾从小,便产生了浓烈的爱国思想,并为其日后的作为打下基础。
由于在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因此他的祖父辛赞虽是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只无奈身边仍有牵挂。因此,他便把希望寄托在辛弃疾身上。
而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而由于日后并非是将领出身,也无严格的军纪的他,看起来却更像是个爱国的“古惑仔”。

下面便讲述一下辛弃疾的“古惑仔”事例。
在金帝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一些长期受奴役和压迫的汉人终于是忍无可忍,扛起了反金大旗。而其中声势最浩大的一支队伍,是山东境内揭竿起义的一支队伍,领头的人物耿京是一位农民出身的济南人。
于是,爱国的辛弃疾响应义军的反金义举,时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拉起了两千人的队伍投奔耿京,加入拯救国家的队伍。
当初和辛弃疾一块儿来投奔义军的还有一个和尚。他本身就是个守不了清规戒律的花和尚,他本身也是一小股义军的首领,是后来被辛弃疾说服一起投奔耿京帐下的。

而在义军中,这和尚因为受不了在义军里当差的苦头,竟偷偷的盗走了经由辛弃疾保管的帅印,准备去金营里邀功。而耿京盛怒之下,只得拿辛弃疾问罪。辛弃疾自知理屈词穷,交友不慎,顿时羞愧难当,于是当场向耿京立下了军令状,追回帅印。
当晚,辛弃疾便带了一小队人马埋伏在了去往金营必经的路上,果然,真等到了那和尚真的骑马来到。于是辛弃疾不由分说,一刀便将他砍下马来。
那人见是辛弃疾,吓得魂飞魄散,当即跪地求饶说:“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头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将来定有大造化。您饶了我的小命吧!”然而,面对这样贪生怕死的变节份子,嫉恶如仇的辛弃疾哪里肯听,只见他手起刀落,那和尚便身首异处。

这哪里是一般的诗人能有的气魄,因此说辛弃疾是个具有“古惑仔”气息的诗人。
但是,即便辛弃疾能文能武,却没遭重用。陈亮称他是: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不知须鬓之既斑,庶几胆力无恐。呼而来,麾而去,无所逃天地之间;挠弗浊,澄弗清,岂自为将相之种。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为天宠也。
陆游也称他: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可惜了这爱写词的“古惑仔”诗人,竟得不到建功立业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019-08-09 18:40                    

                          如今的文人墨客都是写长文,而古代的文人墨客则是写短诗,背过唐诗三百首首的我们,应该从小对于古代诗人的印象,应该衣着寒酸,双手后背,眉头紧皱,仰天呼出那一首首经典诗句,亦或者是独自饮酒,长舒胸臆的才对。
但是,在南宋时却有一个诗人活成了一个“古惑仔”一般的模样,爱好写词,更爱救国,千百年后的今天他更是家喻户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人又是谁?

首先简要的介绍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出身在官员之家,却恰逢当时金人入侵,父辈被迫为金人官员,因此他自小便在文学以及武学两个方面被寄予厚望,他的父辈想让他成为人才,将来兴复祖国,因此她自小既是饱读诗书,又是耍枪弄棍,年轻时虽是诗人,却也活活像个“古惑仔”一般的“横”。
他便是大名鼎鼎的辛弃疾。他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是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是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美称。与苏轼合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
在靖康之难后,中原的大部分地区全都被金人所占领。而辛弃疾的祖父则是为族人所累,因此未能随宋室南下,只能出仕于金。

而后,辛弃疾便因为父亲早亡,幼年就随着祖父辛赞读书。但爱国的辛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时不刻不忘祖国,这次每逢闲暇之余,就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之下,使得辛弃疾从小,便产生了浓烈的爱国思想,并为其日后的作为打下基础。
由于在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因此他的祖父辛赞虽是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只无奈身边仍有牵挂。因此,他便把希望寄托在辛弃疾身上。
而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而由于日后并非是将领出身,也无严格的军纪的他,看起来却更像是个爱国的“古惑仔”。

下面便讲述一下辛弃疾的“古惑仔”事例。
在金帝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一些长期受奴役和压迫的汉人终于是忍无可忍,扛起了反金大旗。而其中声势最浩大的一支队伍,是山东境内揭竿起义的一支队伍,领头的人物耿京是一位农民出身的济南人。
于是,爱国的辛弃疾响应义军的反金义举,时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拉起了两千人的队伍投奔耿京,加入拯救国家的队伍。
当初和辛弃疾一块儿来投奔义军的还有一个和尚。他本身就是个守不了清规戒律的花和尚,他本身也是一小股义军的首领,是后来被辛弃疾说服一起投奔耿京帐下的。

而在义军中,这和尚因为受不了在义军里当差的苦头,竟偷偷的盗走了经由辛弃疾保管的帅印,准备去金营里邀功。而耿京盛怒之下,只得拿辛弃疾问罪。辛弃疾自知理屈词穷,交友不慎,顿时羞愧难当,于是当场向耿京立下了军令状,追回帅印。
当晚,辛弃疾便带了一小队人马埋伏在了去往金营必经的路上,果然,真等到了那和尚真的骑马来到。于是辛弃疾不由分说,一刀便将他砍下马来。
那人见是辛弃疾,吓得魂飞魄散,当即跪地求饶说:“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头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将来定有大造化。您饶了我的小命吧!”然而,面对这样贪生怕死的变节份子,嫉恶如仇的辛弃疾哪里肯听,只见他手起刀落,那和尚便身首异处。

这哪里是一般的诗人能有的气魄,因此说辛弃疾是个具有“古惑仔”气息的诗人。
但是,即便辛弃疾能文能武,却没遭重用。陈亮称他是: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不知须鬓之既斑,庶几胆力无恐。呼而来,麾而去,无所逃天地之间;挠弗浊,澄弗清,岂自为将相之种。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为天宠也。
陆游也称他: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可惜了这爱写词的“古惑仔”诗人,竟得不到建功立业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7 07:57 , Processed in 0.0082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