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马,不一样的马,徐悲鸿你了解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13 01:06: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爱马,不一样的马,徐悲鸿你了解吗!                                                         2019-08-12 16:03                    

                          

本文由福羲国际曾小姐(aanny_123)撰写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 宜兴市 屺亭镇人。中国 现代画家 、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 北平大学 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 中央美术学院 院长。擅长 人物 、 走兽 、 花鸟 ,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 画坛 影响甚大,与 张书旗 、 柳子谷 三人被称为画坛的“ 金陵三杰 ”。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6岁时跟着父亲读 四书五经 ,后来又学绘画)。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的徐悲鸿,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 吴友如 的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 还能为乡里人写“时和世泰,人寿年丰”等春联。

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 油画 、 素描 ,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 西方美术 。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24岁的徐悲鸿到法国学习绘画。徐悲鸿每日乐此不疲地进行西洋画的基本功训练,上午在巴黎美术学校学习,下午去叙里昂研究所画模特儿,有时还抽空去观摩各种展览会。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著名画家 柯罗 的弟子艺术大师达仰,每星期日携画到达仰画室求教。达仰“勿慕时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画的艺术思想对他影响较大,使得他没有追随当时法国日渐兴盛的现代派画风,而是踏踏实实地钻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在继承 古典艺术 严谨完美的造型特点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长达8年的旅欧生涯,塑就了他此后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

徐悲鸿因经常画马,对马便有一种特殊感情,听着马蹄得儿得儿,看着马迎风奔驰,他感到心旷神怡。马车夫是一位和善的老人,他很爱惜自己的马,马奔驰了一程身冒热汗后,他便勒紧缰绳吆喝着马放慢步子缓缓而行,但不久后马又自动奔驰起来了!于是,他摇动着满头白发回过头来说:“我这匹马呀,虽然老了,但跟人一样,还很好强呐。”

徐悲鸿愉快地接腔说:“老大爷,你这匹马养得真不错呀!”

老人说:“养马,你必须爱它。不要光看它是畜牲,其实它什么都懂,有时候,比人还明白呐。比如说,今天我拉上了你们,有了生意,它比我还快活,我就靠这匹老马过日子,它也靠我过日子,我们俩谁也离不开谁。唉!我什么都卖了,就是没卖这匹马。有时候,我自己挨饿,也要喂饱它。我自己冻着,也不能让它受冻。它要是歪着脑袋,我就知道它不高兴,我就什么也不让它做,我自己用肩膀去扛活……”

徐悲鸿大师被老人这番深情的肺腑之言深深感动了,动情地说:“老大爷,你说得对,说得好。我就喜欢你这样待马好的人,马是既勤劳又忠实的。”

老人受到称赞,话更多了,他把萍水相逢的大师当成了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没完没了地说起了他的家庭,说起了战争的灾难,说起了物价的飞涨,说起了生活的艰难……

徐悲鸿大师一直耐心地倾听着老人的诉说,并不时地插话,这等于是鼓励着老人不断地说下去,而他自己也从老人们的谈话中了解了社会,理解了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几十公里的路程迅速地结束了,徐悲鸿愉快地付了车钱,又伸手抚摸着马的背脊像对一位亲切的朋友似的说:“谢谢你。”临别,他把一幅昨晚上才画好准备在归途中送到裱画店装裱的《奔马》,送给了老人。老人打开看了画,那双混浊的眼睛陡然就亮起来,深深的皱纹里堆满了微笑。廖静文担心老人不识此画的价值,便提醒和叮嘱说:“老大爷,这张画的价钱比你这趟车钱多得多啦,你可千万不要随便给人呀!知道吗?”

“晓得了,晓得了。我遇到好人了!”老人一面说一面用袖口擦去了已经流到面颊的泪水。徐悲鸿紧握着老人那双粗糙得像石头一样的双手,连声动情地说:“再见,再见。”才依依与老人惜别。

“先生,您为什么突然要给一位不相识的赶马老人一幅画呢?何况他也不知道你是谁。您是否有点过分慷慨了?”廖静文带着惊异和不解地问。

“因为我爱马,也爱善待马的人。你没见他既能非常熟练地驾驭,又能视马如亲人。他对马的爱打动了我的心,使我受到感动,何况他的生活很艰难呢!”徐悲鸿动情的回答也使廖静文深为感动了……

徐悲鸿大师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而胜于他自己的人。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大师逝世后,廖静文女士把他的一千多幅作品、毕生珍藏的历代珍贵书画一千余件以及图书、图片、碑帖等万余件,全部捐献给了祖国——这恐怕也正是徐悲鸿大师的心愿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6 00:38 , Processed in 0.00743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