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此诗意境极美,然而很多人却容易想歪,只因为其中有这两个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21 00:07: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此诗意境极美,然而很多人却容易想歪,只因为其中有这两个字                                    

            

        2019-08-20 22:41                    

  
中国人常说大俗就是大雅,所以秉承着这样一个道理,有些网友为了吸引眼球就在网上大肆恶搞古典诗词,还美其名曰“创造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但实际上了,却将一些原本意境十分唯美的诗词理解地“面目全非”,甚至有些恶俗。
就比如李白最有名的《静夜思》被网友恶搞成“床前明月光,李白想喝汤。喝了一碗汤,尿了一裤裆。”那首脍炙人口的《赠汪伦》也给改成了“李白乘舟不给钱,船夫一脚踢下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被恶搞的古诗词还从网络传入了小学校园,成为孩子之间产生矛盾时互相攻击谩骂的工具,而原版的古诗词孩子们反倒忘记了,真是令人担忧。对此,也有网友指出,除了故意恶搞之外,汉字的谐音与多义也是造成人们误解的一个主要原因
例如接下来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诗,苏轼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意境其实极其唯美,却因为诗中的两个字,很容易就被人们想歪了。为什么呢?咱们来看看这首诗。全诗如下: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众所周知,“乌台诗案”的发生犹如惊涛骇浪,在苏轼的一生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它给予苏轼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颠覆性的,彻底性的,就像洪水一样,把苏轼的过往都淹没了。而诗人写这首诗时,来黄州也已经两年了。

此时,“乌台诗案”虽然已成为往事,但是当灾祸突降时,他和家人朋友所遭受的一切磨难与艰辛在他心里仍然隐隐作痛。皇权的翻云覆雨反复无常将苏轼彻底击醒了。他虽然依旧乐观豁达,但是心中曾有的致仕热情却也消减大半。
正如沙粒渗入河蚌被孕育成璀璨的珍珠一样,这首诗就是苏轼在遭受了巨大的磨难之后所结出的珍珠。其中的三四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最是动人。然而,因为诗句中的“春梦”两个字,这两句原本很唯美的诗句,却被很多网友误解成了描写男欢女爱的词句。

整首诗真正的意思是在讲什么呢?它的大意是说:春天已经来了,可诗人却一点感觉都没有。于是,渴望春天的诗人就主动到郊外去寻春。然而紧接着,他却没有写寻春所感,而是转开笔墨,写出了传诵千古的警句。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天上的鸿雁南来北往,地上的世人忙忙碌碌,鸿雁和世人似乎都在信守着什么,从不懈努力,不知道疲惫。然而在这茫茫宇宙中,尘世间的一切不过都是一场春梦,转瞬即逝,了无痕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此诗并不是要写什男欢女爱,而是在写自已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对人生的一种感慨。此时的诗人已经把人生进取、政治抱负都看得淡漠了。所以,既然人生的“春天”还没到,他索性自己主动出郊寻春。
而后四句是写诗人在黄州的生活乐趣。什么乐趣呢?与三两好友出郊寻春,徜徉在山水之间,推杯换盏,畅谈欢笑,日子过得很好很平静。所以诗句最后说,他在黄州过得很好,和朋友们约定每年春天都会到郊外寻春游赏,你们不必为我的处境担忧,也不必为朝廷是否还会召我还京操心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其实是在努力的想把过往的一切在心里融化掉。他想要让自己受伤的心灵得到安顿,恢复宁静。他要使自己,亲人,朋友都得到安慰。他要生活得愉快一些,他要尽快度过一切灾难,重新变回那个乐观积极的苏轼。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对于一些网友恶搞古典诗词,您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传播中国古典诗词之美,需要你我的参与。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3 10:54 , Processed in 0.0076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